查看原文
其他

海水里也能产稻米?袁隆平又一次再创奇迹!

2017-05-09 Van 中国科普博览

导读:5月7日,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揭牌仪式在青岛国际院士港举行。袁隆平院士表示,用稻作改良技术改造盐碱地和滩涂,可为我国增加1亿亩良田,每年多增加300亿公斤粮食,相当于多养活八千万人口。


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于2016年成立,牵头制定国家耐盐碱水稻区试标准,目标是在5-10年内利用稻作改良技术改造盐碱地和滩涂,为我国增加1亿亩良田,每年多增加300亿公斤粮食多养活一个大省的人口


听起来感觉

我后半辈子的粮食都有着落了


袁老表示:

“这一亿亩可以解决8000万人口吃饭问题,如果能推广到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的一半左右,每年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活4亿到5亿人口。”


袁大大

请接受我们迷弟迷妹的膜拜


说了这么多

到底什么是海水稻?

海水稻技术能够给我们国家带来什么变化?

到底怎么样才能发展?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i03552ocs0r&width=500&height=375&auto=0

什么是海水稻?

用海水种的海稻?

“海水稻”就是具有耐盐碱性的高产水稻,它可以生长在滩涂和盐碱地,虽然目前的海水稻产量还不高,但经过科学的育种和培养,海水稻的推广价值正在被不断发现。

为什么要发展海水稻?


就水稻来讲,我们现在就是一点,两大目的,一个是提高单产,还有一个途径,要扩大耕地面积。

我国盐碱地分布极为广泛,类型也是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东部滨海盐碱地、黄淮海平原的盐渍土、东北松嫩平原盐碱地、半荒漠内陆盐土、青海新疆极端干旱的漠境盐土等。

据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资料统计,在不包括滨海滩涂的前提下,我国盐渍土面积为3487万公顷,约为5亿亩,可开发利用的面积多达2亿亩,占我国耕地总面积的10%左右。

合理开发利用这些盐碱地资源,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推动海水稻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然而,要想研发出稳定、高产的海水稻,依然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还需要经过一个探索和试验的过程,基因技术等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也为海水稻的研发提供了新的可能。

把昔日滩涂变良田,已经成为袁隆平院士的一个重要目标。80多岁的袁隆平院士依然奔走在田野中,他不仅要让中国的杂交水稻不断刷新高产纪录,而且要探索出高产高质的“海水稻”新品种,让科技成果真正造福国家、惠及百姓。


今年春天,研发中心实验田已播种147份海水稻。其中,619稻已经到了插秧的时节,预计今年下半年第一代海水稻收获,到时候青岛市民可以尝尝鲜了。


报告,我愿意第一个去试吃

新品种啊,想想就好激动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

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科普博览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长按扫码即可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