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神奇了!原来这些银幕双生是这样拍出来的
时隔三年,李安又带着他的新作品“杀”了回来。
和上一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一样,《双子杀手》依然是一部120帧/4K/3D电影。除了一直被影迷拿来津津乐道的120帧,李安这次还让威尔·史密斯“返老还童”了,老年威尔·史密斯和“鲜肉”威尔·史密斯同框打斗,让观众和影迷都感到非常新奇。
其实,银幕“双生”在影视剧中有着很长的历史,从经典电视剧《西游记》、《新白娘子传奇》到近几年的《影》、《白夜追凶》,当同一个人扮演的两个角色同时出现在银幕上时,你是不是都曾惊叹过:“这到底是咋做出来的?”
影视剧“双生”的戏码其实很多年前就出现在了国人的电视银幕中,首当其冲就要提名属于80、90后的童年回忆86版《西游记》!
其中有一章叫“真假美猴王”,两位大圣一起同框时,画面活灵活现,动作神情完全一致,小电君猜小时候看《西游记》的你肯定以为真的有两个孙悟空吧。
“真假美猴王”中另一位大圣的扮演者是一位猴戏演员,名叫丁健,同时他也是六小龄童的替身。
将两位演员的妆发造型打扮得一模一样,再加上丁健本身就拥有灵动细腻的猴戏功底,无需任何特效就能让屏幕前的你真假难辨。
其实在那个年代,电脑特效成本高,技术也未普及,大部分的“一人分饰两角”都是依靠替身、剪辑、妆发、灯光来完成,对演员的演技和多方配合度要求较高。
比如1992年成龙的经典电影《双龙会》,成龙在电影中就一人分饰两角,饰演了一对双胞胎兄弟玩命和马友。
在胶卷时代,让“两个成龙”同框,实在是非常地不容易。
虽然成龙在《双龙会》中也启用了成家班的火星作为替身,但是替身的镜头多是背影,最多就露了一个侧脸。
影片中同框的镜头更多是用了“胶卷重叠”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成龙分开来演两个角色,最后将这两个镜头拼接在一起。
在开拍前,导演会先让成龙和他的替身在固定的位置试一下距离、灯光和镜头,然后在地上做好标记,成龙站在记号上表演,先拍一个角色的戏份。
拍完后摄像机机位、镜头、灯光、布景全部保持不变,成龙再去换装表演另一个角色的部分,最后再通过技术合成到一起。
所以标记的准确度就变得特别重要,如果标记得过近会造成两个角色某个身体部分重叠在一下,像《双龙会》里就出现了这样的穿帮镜头。
虽然《双龙会》在今天看来画面有些粗糙,但是在90年代,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也是非常厉害了。
并且这个方法至今也都在延续使用,张艺谋的电影《影》中,两个“邓超”同框的画面使用的原理和《双龙会》差不多。
邓超在《影》中饰演了两个角色:“肌肉男”境州和“排骨精”子虞,邓超就先和替身演员拍摄了境州的部分,然后在两个月内迅速瘦身40斤,再拍摄子虞的部分。
因为中间隔了两个月,所以《影》在拍摄时对细节上的要求就更加严格了,摄影师需要记录下第一遍拍摄时各种各样复杂的参数,例如摄影机俯仰角、镜头夹角和镜头的焦距、焦点,以便第二遍拍摄时能达到和第一遍一模一样的效果。
在第二遍拍摄时,邓超也要做到和第一遍拍摄时的无缝衔接,像影片中有一个碰酒杯的镜头,前后两次拍摄时就得一丝一毫都不能差。
光是“对号入座”就彻底搞垮了邓超。
所以机智的剧组就发明了一个类似于节拍器的东西,邓超就可以通过提示音判断身体动作交互时间,做出表情及眼神的反应。
然后再进入后期合成部分,比如这段子虞为境州做伤口的桥段,左边是邓超扮演境州时拍摄的, 右边是邓超扮演子虞拍摄的。
通过大量的后期制作,擦掉替身演员,最终达成我们看到的效果。
2017年让潘粤明触底反弹的现象级网剧《白夜追凶》也是一部经典的“双生”形象影视剧作品。
潘粤明在剧中饰演了一对性格迥异的双胞胎兄弟,同样的,潘粤明也分别和替身演员演两次,再由特效合成。
和邓超的节拍器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了精准走位,《白夜追凶》的拍摄现场会有一根小木棍,后期再把木棍P掉即可。
看到这里,你如果觉得这种方法有些麻烦,太费脑力体力的话,那么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CG面部捕捉和数字真人逐渐引领电影工业进入新时代。
CG面部捕捉就是通过特定的传感器实时跟踪运动人体关键位置的三维空间坐标数据,进而捕捉动作的技术。原理有点像你玩的Memoji表情包。
大部分的特效大片都是通过面部捕捉来完成的。
《猩球崛起》面部捕捉前后对比照
比如电影《社交网络》中艾米·汉莫扮演的双胞胎兄弟,大卫·芬奇就是通过表情捕捉把替身演员变成艾米·汉莫的样子。
在《美国队长3》中,“鲜肉版”的小罗伯特·唐尼也出现了一下,同样也是由小唐尼本人饰演,再通过面部捕捉,进行后期调整。
李安的《双子杀手》中老少威尔·史密斯同框就是在这一技术上的再升级,因为李安这次采用了120帧/3D的拍摄方法,就意味着普通电影中一闪而过的细节,观众都可以很清晰完整的看到,“高帧”+“数字人”,是李安的又一次突破,也是电影技术的又一次里程碑。
李安通过“CG+动态捕捉技术”对威尔·史密斯的表演百分百进行视觉捕捉,然后用特效再造一个数字人类。
我们可以看到,《双子杀手》中年轻版的威尔·史密斯不管是皮肤、毛发、肌肉都非常的真实,同时还赋予了他丰富的表情和流畅的动作。
李安说,这个角色的骨架、肌肉,甚至细到人类皮肤的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都需要制作,并且还要考虑人物在做任何表情时会牵动哪根神经。
影片中,老少威尔·史密斯有一段长达4分钟的打戏,仅仅4分钟,后期团队就要一点一点的抠,最终制作了9个月的时间。
为了打造年轻版的威尔·史密斯,李安几乎看遍了威尔·史密斯年轻时的所有作品,充分了解他面部的每一个细节和特点。
李安也曾开玩笑说道:“因为这部电影,我对威尔·史密斯的脸可能比他妈妈还要熟悉,他的妈妈可能都没看过这么久的他。”
就连威尔·史密斯自己第一次看到成片时都觉得“非常诡异。”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严谨,我们才能在镜头上看到堪称“银幕奇观”的老少威尔·史密斯同框的画面。
从最早的替身到后面的混合特效合成,再到李安突破的数字真人,我们能在银幕前看到的影视“双生”越来越精致。
我们从来没有离开过技术,我们的电影也随着技术发展的曲线起起落落,技术除了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观影体验外,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电影的边界,用更清晰的方法打造完美梦境。
/ MORE /
/ HO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