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23456
3
起源 解读 龚
4
1'"
5
冬川豆
6
▂ ⊙ 女
7
妈 分享 回
8
@六镇
9
wechat.com
10
百度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23456
3
起源 解读 龚
4
1'"
5
冬川豆
6
▂ ⊙ 女
7
妈 分享 回
8
@六镇
9
wechat.com
10
百度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观察|官方通报陕西蒲城一职校学生坠亡:事发前与舍友发生口角和肢体冲突 认定该生系高空坠落死亡
桐城一派|倒在“跨年夜”的龚书记,13个字换来免职调查冤不冤?
13岁!史上最严重霸凌案宣判,如何亡羊补牢?
比佟丽娅还恋爱脑,怀孕7次流产4次,目睹丈夫背叛却选择原谅
市管干部“龚书记”免职迷局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靠《活着》活着的余华,录了这档宝藏节目!
Original
1905电影网编辑部
1905电影网
2023-02-06
短视频 | 米亚、喵老师
文 | 米亚
一个是以冷峻笔触写下《活着》的“常销书”作家;
一个是段子信手拈来的互联网新晋“网红”;
究竟哪一面是真正的余华?在近期播出的纪实类读书节目《我在岛屿读书》中,也许你能找到答案。
又或者面对这个身着花裤衩,爱开玩笑,聊起文学却头头是道的余华,产生一种
“喜悦的崩溃”
。
就像另一位嘉宾苏童形容的那样:“你看《活着》是这么一部小说,但余华是这么一个人,会有一种喜悦的崩溃。”
不仅是余华和苏童,《我在岛屿读书》还邀请了十余位写书人、出书人、爱书人前往海南分界洲岛的“岛屿书屋”,共同生活、读书和写作,在老友聚会的同时,也分享着彼此对阅读的体悟。
节目一经播出便收获了不少好评,评分达到9.0分,很多观众评价:
看到了真正的 “读书版向往的生活”。
在“娱乐至上”的当下,这样主动选择“慢下来”、“静下来”的读书类节目多少有些逆潮流而动,却也产生了不少如《一本好书》《朗读者》《但是还有书籍》这样的口碑佳作。
花式展现“读书”的魅力,它们是如何做到的?
治疗观众的精神内耗
《我在岛屿读书》做对了什么?
“岛屿书屋用浪漫的气质和朴素的容貌迎接所有人,请坐下来,请休息一会儿,请阅读一会儿。”
余华这样描述《我在岛屿读书》节目的宗旨,他还特别将书屋命名为“分界书屋”,
寓意踏入之人,便将生活分成了两部分,把嘈杂的物质生活抛诸脑后,投入精神生活之中,这即是一种“分界”的姿态。
将“慢综艺”模式与阅读主题相结合,由一群纯粹的人在纯粹的环境中纯粹地聊读书,这正是《我在岛屿读书》最吸引人的地方。
制片人颜小可在接受采访时也曾提到,首要的要求就是去综艺化、无表演环节,
“这群文学大家本身就是最会讲故事的人,他们的语言才是最有魅力的地方。让他们去做一些任务挑战,一来不是他们擅长的,二来也会偏离主题。”
事实也证明,只要有趣的灵魂聚在一起,做什么都不会无聊。
以前,读者对作者的认知借由作品,但在《我在岛屿读书》中,作家的谈话日常被纪录片式地展现出来,也让观众
得以窥见那些书架上的人物“走下神坛”,回归平凡的真实模样。
比如余华与苏童,他们年纪相仿,本来就是多年好友,一见面自然少不了互相调侃。看着桌上的老照片,余华会骄傲地评价:
我比苏童帅一点。
他还会吐槽苏童在做《钟山》杂志编辑时,约稿信都是同样的话“复制粘贴”,给自己的信上还能看到上一篇写给“铁凝姐”的笔印。
他们也会一起回忆共同的好友,余华就讲起史铁生写给自己的一封信,说他分到了一间四居室的房子,还装了新电话,结尾一句是:
我是这个世界上最幸运的人。
“时刻赞美世界,对生活没有怨言”史铁生的这份乐观感动着余华和苏童,相信也触动了每一位观众。
在后面几期中,《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著名作家叶兆言、祝勇等也相继来到分界书屋,老友之间谈天说地、撸串言欢的景象让我们看到了作家生活中的反差样貌,也品尝到属于文化人的特殊烟火气。
不仅如此,有观众说,这些人坐在一起就是文坛的“半壁江山”。此言不虚,第二集中,大家就从程永新带来的1957年《收获》创刊号聊起,回顾了杂志65年的历史,从巴金、老舍、曹禺到莫言、余华、苏童,《收获》见证着一代又一代作家的成长。
跟随他们的讲述,观众也仿佛亲手碰触到了中国文坛的发展脉络,上了一堂生动的文化史课。
同时,这些作家不仅是写书人,也是读书人和好书人。
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对话中,处处都是名家的宝藏书单,仅一期节目中提到的经典就有10余部之多。在这些作家关于读书的体会中,也在很容易唤起观众对于阅读的兴趣与冲动。
当然,这种“安利”并非说教式的,而是启发式的。
比如,苏童就说,读青春文学也不必羞耻,阅读本身没有贵贱之分,但读经典也许会让你走得更远。
余华也以自身举例,读者与作家的相遇是需要时间的,自己年少时就读不懂鲁迅,直到35岁才真正与鲁迅“相遇”。
制片人颜小可曾在采访中这样总结:
“一个读书类节目,评判它成功与否,就是你看完之后,是否有去翻开几本书读一读的冲动。”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在岛屿读书》似乎已经成功了。它不是正襟危坐的课堂,而是如春风拂面,在潜移默化之中让你感受到文学与作家身上由内而外散发的魅力。
花式散发阅读魅力
这些“读书”节目为何收获高口碑
将读书“综艺化”,《我在岛屿读书》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节目。
《一本好书》《朗读者》《典籍里的中国》《一路书香》《神奇图书馆在哪里》等都在试图用各种形式架起观众与阅读之间的桥梁。
《一本好书》选择“场景化演绎”的手法,通过舞台戏剧、片段朗读等手段,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书中的情节和情感,从而产生阅读的动力和兴趣。
第一季就推荐了《月亮和六便士》《三体》《万历十五年》等11部各种类型的经典书籍,收获了观众好评。
《朗读者》则采用“访谈+朗读+轻解析”的模式
,让嘉宾围绕当期的主题词分享人生故事,并通过朗读一篇散文、一首诗,甚至一段电影剧本,把观众带入情景之中,将经典文字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更容易引发共鸣。
目前,节目三季评分均在8.5分以上,也意外地突破了年龄和圈层,获得了广泛认可。
《神奇图书馆在哪里》
则从图书馆入手,由马伯庸和赵子琪领衔,探秘12座各具特色的图书馆,同时传递背后的文化艺术信息,评分也达到了7.6分。
《朗读者》第二季
不仅是读书类综艺节目,近年来亦有不少“读书类”电视纪录片取得高口碑。
最有代表性的要数胡歌参与配音的《但是还有书籍》,讲述了形形色色的写书人、做书人、爱书人、读书人的故事,既有专业深度,又不乏轻松愉快的网感,把小人物的故事做得活色生香,
第二季4.5万人评分达到9.4分,成为现象级的纪录剧集。
《文学的日常》《文学的故乡》同样口碑不俗,
都是从作家的维度切入,以作家自己的视角看当下的社会生活,或重返故乡寻找作品的根脉,为观众提供了与作家对话的另一种方式。
不可否认,除了零星几部出圈的高分作品外,大多读书类综艺和纪录片都面临着叫好不叫座,曲高和寡的窘境,在广告市场上也并不讨巧,很难拍摄第二季、第三季,成为真正的“长寿节目”,但这并不能折损此类作品的价值。
有人在《我在岛屿读书》的评论区这样写道:
“综艺节目的下限也许很低很低,但总有一些节目在拉高上限。”
的确,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都能享有生存的空间,才是真正的百花齐放。
就像苏童谈起自己录节目的初衷:让每一个人在为生活奔忙的时候,给自己的心灵世界,精神世界留一点空间,这就是全民阅读的意义。
#
24小时大片连播
关注1905电影网APP
365天佳片有约
每天24小时连播不见不散
12月22日推荐
《喜欢你》
《温暖的抱抱》
《火锅英雄》
点此观看
/ MORE /
这些科幻小说也将登银幕!
大鹏新片《保你平安》拯救元旦档?
《阿凡达2》首日票房破1.6亿,他们拼了!
从张艺谋到马伯庸,为什么都爱它?
《阿凡达:水之道》最大的亮点,是它!
贺岁档火爆来袭!这10余部电影排队“想见你”
《无间道》影响了世界影坛!
分享
、
赞与
在看
只要你点,我们就是好朋友
想了解更多新片动态和影节信息
↓↓↓ 关注我们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