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喝下的这口泉水,来自哪个朝代?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科院地质地球所 Author 孔佑兴
你喝下的这口泉水,来自哪个朝代?
当你口渴难耐,来到了一眼泉水边,或者一口水井旁,咕咚咕咚地开怀畅饮时,你是否想过,这沁人心脾的水,来自哪个朝代?
也许是杜甫笔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那场春雨,也许是苏东坡“竹杖芒鞋轻胜马”淋过的那场疾雨,也可能是撑着油纸伞的丁香姑娘漫步在雨巷淋过的那场冷雨。你喝下的这一口泉水,也许经历了多姿多彩的故事。而这一切,要从地表水的下渗开始讲起。
图1:一场春雨过后,农田一片生机勃勃
当一场雨来临,雨水降在大地上,大约有60%-80%会被植物吸收、在日照下蒸发、在地表面流走。剩下的部分,则会渗入地下,往土壤深处开启一场探险之旅。而在地表的水开始向地下渗透的那一刻,就是地下水的诞生的日子。它,零岁了。
图2:大部分雨水在地上被利用,只有少量会渗到地下
我们所知的土壤,是一种充满孔隙的物质。在孔隙中,填充着水和空气。如果孔隙全部被水充满,那么我们则称这种土壤是饱和的,如果孔隙中仍留存有空气,则称其为非饱和的。不同土壤层的含水性也不一样,有的土壤孔隙多,含有大量的水,水在其中也很容易运动,这样的一层土,我们就称之为“含水层”,而有的土壤孔隙又小又少,水的含量不多,进入的水也很难“逃脱”,我们就称这样的一层土为“隔水层”。
而地下水,就是存储在地下岩石和土壤中的水。一般来讲,从地面向下,土壤中的水依次增加。浅层的水,孔隙并没有被水充满,我们称之为“土壤水”;当到达地下水水面,土壤的孔隙开始被水充满,就成为“潜水”;更深处,夹在两个隔水层间的水,因为两侧隔水层的限制而充满压力,被称为“承压水”。
图3:地下含水层示意图[1]
泉水和井水等我们开采利用的地下水,一般来自于饱和带,而水在土壤中一点点运动,到达我们的水井和泉水的旅途,往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想要知道我们喝下的水,来自什么年代,就需要知道地下水的年龄。
测算地下水年龄的方法,被称为地下水定年。在地下水定年中,最常用的是同位素技术。它根据放射性元素衰变速度恒定的特性,选择地下水中特定的放射性元素,分别测量衰变前与衰变后的放射性元素含量,来计算地下水的年龄。对于“年轻”的水,就选择半衰期短的元素,如3H(半衰期12.32年);对于“年老”的水,就选择半衰期长的元素,如14C(半衰期5730年)。不同元素的测年范围,一般是其半衰期的8倍。
图4:不同放射性元素测年范围[2]
知道了不同深度的地下水的年龄,就可以研究地下水入渗的过程。不同于地面的浩浩荡荡、汹涌澎湃,水向地下的运动往往是慢条斯理,不急不徐。研究其运动,需要有一个“标记物”,通过标记物的位置的变化,来得到水运动的过程。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美苏等主要国家进行了大量核试验,核爆炸释放了大量的氚(3H),给那个时代的水打下了鲜明的标记。
图5:氚释放含量变化图[3]
注:TU是氚含量的最小浓度单位,1TU代表在1018个H原子中含有一个3H原子。
通过测量不同深度地下水的氚含量,绘成图像,氚含量突然很高的水,就可以认为是那个时代的水。而用其深度除以时间,就能够得到其入渗的大致速度。
图6:内蒙古乌丹县地下水氚浓度剖面图[4]
上面的图像,是学者们测量的内蒙古乌丹县地下水氚含量剖面图。从图像中可以看到,乌丹县1988年的地下水氚浓度峰值位于大约650cm处,1997年时氚峰位于大约1050cm处,假设1963年这一深度的地下水从地面0 cm处开始下渗,可以计算出它们每年大约可以下渗26~31厘米,平均每天向地下走不到1毫米。这一速度,是不是比大家想象的要慢的多?
不同的地区,根据气候条件、地质条件等不同,地下水的入渗速度也各有区别。但从上述计算可以得知,地下水的运动速度是很慢的。我们开采的地下水,往往来自于数十米的地下,喝下的每一口清澈甘甜的泉水,都可能来自于千百年前,古人所见证的一场雨。它穿越时光,经历了地下漫长的黑暗,只为给我们送来一口清甜。在沁润了我们心脾的那一刻,它也走完了它精彩的一生。
图7:降低污染,留给后代一片绿水青山
如今,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人类的每一点活动,都有可能对地下水造成影响,被记录在地下水中,就如同数十年前的一场场核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古人爱护自然,今天的我们才得以喝上甘甜的泉水。而如今的我们,也该行动起来,留给后人一片绿水青山。
注:未经标注的图片,均来自图虫创意。
[1]张人权等.水文地质学基础[M].北京.地质出版社, 2011
[2]Clark I . Groundwater geochemistry and isotopes. 2015.
[3]Rozanski K, Froehlich K, Mook W G.Environmental isotopes in the hydrological cycle: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J]. 2001
[4]Ruifen Lin,Keqin Wei. Tritium profiles of pore water in the Chinese loess unsaturated zone: Implications for estimation of groundwater recharge[J]. Journal of Hydrology,2005,328(1):
来源:中科院地质地球所(仅供分享交流不作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和原作者出处。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推荐阅读:
《环境工程》创刊于1982年,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教授曲久辉担任主编。《环境工程》入选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核心库)、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ISTIC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等。
因为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环境工程的文章,请记得读完点一下“赞”“在看”,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
人生总会有遗漏,但是不要忘记点“在看”~
环保面前 没有旁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