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O.思维丨不断突破的思维体系
最近谈商务比较多,很多客户问我,M.A.O.到底是做建筑还是做策划的?M.A.O.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公司?M.A.O.为什么总可以做出一些让人出乎意料的项目?M.A.O.到底有什么秘诀?
确实难以一言以蔽之
借这个机会回顾一下M.A.O.的思维发展
第一阶段
【 广义建筑和非定式思维 】
故事要从毛厚德先生的经历说起。作为M.A.O.的创始人,他在日本读书的时候就偏爱哲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求学期间对解构主义的分析和探究之后,启发了他不定式建筑思维的建筑设计理论的确立。由于始终站在“ 人 ”的角度,他始终在以最终客户为目标来进行建筑设计。因此,在M.A.O.看不到“ 奇形怪状 ”的建筑,看不到为了形式而形式的建筑,当然也看不到彰显建筑师个人风格的建筑。M.A.O.所创造的都是意想不到的空间和与“ 当事人 ”直接相关的体验及关联。
▲昆山花桥游站设计理念图
之后,毛厚德先生秉承“ 广义建筑 ”和“ 非定式思维 ”的理念,以强大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带领M.A.O.的团队在建筑业界不断突破极限,创造现象级的建筑作品。更有意思的是,往往这些作品在建筑业界之外的影响力远大于建筑业内。
第二阶段
【 产品思维 】
随着对最终目标客户关注的逐渐强化, M.A.O.的思维体系实际上已经进行了一次升级。“ 产品思维 ”的确立,使建筑设计更加关注最终用户,这也成为M.A.O.在设计前必须明确的设计条件。因为有客户思维的支撑,M.A.O.在设计的初始阶段一定会问自己一个问题,这座建筑为谁而建?有了这个阶段的反思,使得在设计启动之前,设计团队会针对目标客户进行任务书的“ 自审 ”,确定我们的目标是否正确,确定是否需要调整方向。这样的工作流程也直接使得M.A.O.的设计几乎不需要任务书,或者说任务书需要被重新定义。
目标客户怎么确定?
M.A.O.的做法与其他策划公司完全不同。常规策划公司,首先是做市调,了解基本客群状况,分析消费能力,确定一些相对应的产品和服务,并以此为依据建立商业模型,形成策划案。我们称之为“ 自下而上 ”的研究分析过程。基于基础客群的业态选择,虽然保险系数高,不会出错,但仅停留在与周边竞品相近的水平,没任何突破可言。
M.A.O.的策划从宏观战略研究开始,寻找项目的核心资源(广义的资源概念),在此基础上挖掘目标客群。目标客群可能是既有客群,也可能是需要从国外部导入的客群,这是预测。在这个基础上创造符合该目标客群的“ 新物种 ”(由于项目的差异性和非定式思维,我们无法准确地描述设计的目标形式)。结果可能是既有空间和业态的组合,也有独创性的可能。这种策划过程我们称为“ 自上而下 ”的过程。
传统策划公司是在回顾“ 过去 ”,而M.A.O.是在预测“ 未来 ”。
第三阶段
【 文化引擎 】
众所周知的“ 拈花湾 ”诞生后,M.A.O.逐渐走上了文旅项目的风口。这里实际上也产生了思维体系的再次升级——“ 文化引擎 ”被强化了出来。M.A.O.已经从单纯物理空间营造的桎梏中破茧而出。与物理空间相比,文化是个软系统,是一个可变换的弹性系统,同时也是与人关系更密切,可以产生情感联系的系统。M.A.O.从文旅项目中悟出了“ 软系统 ”对客户最终体验的价值。一座精致的建筑,那只是一座建筑而已,但如果我们进行文化故事的挖掘和植入,就会发现这座建筑有了灵魂,它似乎与“ 人 ”发生了更直接的情感关联,这也就成为了激发项目价值的“ 文化设计 ”。
▲无锡灵山拈花湾项目
“ 世界是我的表象 ”,这是“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里的第一句话,外部世界只有通过我们的感觉才能被认识。这种唯心主义哲学的思考方式认为,人们通过“有色眼镜”看社会,这并非不尊重事实和客观规律,只是较唯物主义,更加强化个人意识的重要性,强调“有色眼镜”的存在。
我们提前预判到了这个“有色眼镜”对于空间的价值,我们说,文化就是空间的“有色眼镜”。强化认知的主观属性,实际上就是强化了最终用户的价值,这也正是现代商业理论的核心理念。文化赋予空间体验的价值,文化成为消费升级的手段。
所有这一切,都指向文化作为设计核心变量的重要性。
在毛厚德先生的带领下,
M.A.O.的思维体系不断迭代,
并始终保持着在业界的领先优势。
这也许就是M.A.O.得以成功的秘密所在。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