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 此内容因言论自由合法查看
文章于 2020年2月12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独家 | 清华、北大联合调研995家中小企业,如何穿越3个月的生死火线

朱武祥 刘军 魏炜 中欧商业评论 2020-02-12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受疫情影响,29.58%的企业2020年营业收入下降幅度超过50%,58.05%的企业下降20%以上。同时,85.01%的企业维持不了3个月生存,如何自救?


撰 文 | 朱武祥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刘  军 北京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魏炜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管理学教授

责 编 |  齐 卿


本文对995家中小企业受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影响的情况及诉求进行了问卷调查,包括收入下降幅度、可维持的时间、成本支付压力、自身对策及对政府诉求等8个问题,验证了政府近期出台的支持中小企业的应急政策的必要性和及时性。基于疫情持续时间和影响的假设,提出了政策预案建议。包括:减免债务、设立国家中小企业救助或振兴基金,以及增加重要节日假期天数,弥补疫情期间未实现的消费,拉动经济恢复和持续增长。


01

调查结果


1.行业分布






高科技企业占18.51%,零售服务业占17.1%,餐饮住宿娱乐及文化旅游占15.69%,加工业占14.19%,物流运输批发贸易分别占比8.35%、8.15%。


2.员工人数






63.08%的企业员工人数不超过50人,50-100人、100-500人的企业分别占14.89%、14.19%,员工人数在500人以内的企业占92.16%,员工人数在500-999和超过1000人的企业均为3.92%。


3.2019年营业收入






74.04%的企业2019年营业收入在5000万元以下,10.36%的企业营业收入在5000万元~9999万元,营收1亿元以下的企业合计占比84.4%;营业收入1亿元~5.9亿元的企业占13.38%。说明参与问卷调查的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


4.账上现金余额能维持企业生存的时间






34%的企业只能维持1个月,33.1%的企业可以维持2个月,17.91%的企业可以维持3个月。就是说,67.1%的企业可以维持2个月,85.01%的企业最多维持3个月,只有9.96%的企业能维持6个月以上。


5.预计本次疫情对公司2020年营收影响程度






29.58%的企业估计疫情导致2020年营业收入下降幅度超过50%,28.47%的企业预计营业收入下降20%-50%,合计58.05%的企业2020年营业收入下降20%以上。


6.疫情期间公司面临的主要支出压力?






员工工资和五险一金占62.78%,租金13.68%,两项合计76.46%;说明多数小企业员工薪资和五险一金是成本支出的大头,其次是租金;偿还贷款占13.98%,三项合计占90.44%。


7.如何应对现金流短缺?






为渡过难关,22.43%的企业计划减员降薪,21.23%的企业准备贷款,16.20%的企业选择停产歇业,13.58%的企业股东自己增资,还有10.16%的企业选择民间借贷。当然,企业可能会同时采取多种途径渡过难关。


8.对政府和金融机构的诉求






50.2%的企业希望政府在社保、租金、员工薪资等成本支出方面给予补贴或减免。21.33%的企业希望减免税费,希望提供流动性支持的企业占比12.48%,还有10.16%的企业希望适度延期偿还贷款或豁免部分债务。


02

中小企业疫情时期面临的基本问题与解决思路


遭受的损失能否获得补偿?补偿多少?如何补偿?





不同的行业和企业,损失的内容和程度不同。有些是原材料损失或者半成品损失,有些是产成品损失,销售不出去;有些是应收账款难以收回;还有的是确定的订单不能交货,可能遭遇赔偿;已有的货物遭遇拒收,或订单遭遇退款,经营陷入困境;有的行业和企业甚至经营休克、中断。总体来看,损失很大。除了保险赔付外的损失是否补偿?如何补偿?


如何合理分担各种法定的应付款?





虽然收入受到重大影响,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法定的应付款仍然存在,需要支付。包括租金、社保、员工薪资、债务本息、货款、物流仓储费、预收款退单退款…企业应付款现金流出分配方式有2大类:


一是,企业自己承担,包括当期承担,延期支付。包括员工薪资、租金、社会保险费、税款、货款、贷款本息。例如,餐饮可以将顾客定金转换为储值卡。


二是,转移承担主体,包括政府、金融机构、经销商、用户等利益相关者承担。承担的方式可以细分为两种:


(1)无偿承担应付款现金流出。由利益相关者承担相应类型和数额的应付款,但不给予补偿。包括:企业裁员、减少薪资支付,由员工承担;商业物业主减少商户租金;政府减少税费,要求银行降低利率,甚至减免企业部分债务;或者由政府补贴企业的租金、利息、员工薪资等成本支出。



(2)有偿承担应付款现金流出。利益相关者承担企业的应付款现金流出,但要从企业经营恢复后的收入中补偿。例如,餐饮店把春节期间顾客预订的预收款,以更多优惠转为充值卡。如果利益相关者承担的成本支付数额比较大,可以采用有偿分担方式,例如,作为债务,获得一定的利息;甚至可以采用可转债或者直接折算为股份。


当然,企业还可以采取“无偿承担成本现金流出+有偿承担成本现金流出”组合的方式,减少自身损失。


如何保持现有负债现金流入不中止?





首先是现有承诺的现金流入不中止,例如,贷款不抽贷、断贷和停贷;其次是如何注入新的资金?企业经营过程都沉淀了资金: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疫情及经营恢复期,大多数企业因为遭遇损失、经营循环中止,都会缺钱。


除了金融机构不抽贷、断贷、停贷,金融机构与危机行业及企业还可以通过协商妥协,创新金融工具。历史上,当经济和行业受到重大危机时,往往会出现相应的金融创新。例如,零息票、优先股、收入债券、高收益债券,匹配企业经营恢复的现金流期限结构,满足投资者的风险收益要求。


03

政策验证与补充建议


此次疫情突如其来,属于不可抗力,并非企业自身的经营问题,企业单独难以承担,需要政府号召、动员,媒体宣传,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员工等全社会力量一起行动,共同分担。


调查结果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政府部门近期应急出台的企业扶持政策的必要性和及时性,其他地方政府也需要尽快出台和落实相似政策。包括:


调整税费政策,减免中小企业相关法定税费和服务费





由于中小企业员工工资和五险一金两项合计占成本支出大头,2/3的企业可以维持2个月,超过4/5的企业最多维持3个月的生存。


因此,政府和商业机构有必要及时通过返还、减免、延期等方式,直接减轻中小企业税费、租金、员工薪酬、社保、物流通行等支出。例如,返还社保、失业保险费,允许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与员工协商薪酬。


政府控制和提供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服务收费也可以相应降低和减免。例如,房租。经营恢复期,可以减免水电费和物流企业及个体运输户的高速公路通行费。有实力的商业企业,也应该考虑减免费用。例如,万达、大悦城等500多家商业物业主,已经宣布主动减免商户租金。



由于各地的中小企业行业分布和财政实力不同,需要进一步通过调研,根据企业在疫情时期遭受的损失状况和维持就业能力,提出具体解决办法。例如,如果财政状况比较好,在疫情结束后,延期支付半年的税费;对于餐饮、旅游、科技等行业的企业,如果企业不裁员,政府给予担保公司一定的补偿,鼓励担保公司给企业担保,银行提供一定额度的基准利率下浮的贷款。


如果政府减免补贴能力有限,可以允许企业在疫情期间及经营恢复期的房租、人员薪资等税前抵扣。


加大商业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





《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已颁布了若干支持政策。包括维持信贷供应;“加大对疫情防控相关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和“为受影响较大的地区、行业和企业提供差异化优惠的金融服务;对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运行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到期还款困难的,可予以展期或续贷,通过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中长期贷款等方式,以及降低再担保费用。一些银行也制定了相关信贷支持,关键是如何落实到位。


04

政策预案建议


根据此次疫情防控上海医疗专家组长张文宏教授1月30号的分析,疫情防控的最好情景是2-3个月内全国疫情得到控制,中间情景可能持续半年至一年。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受疫情影响,29.58%的企业2020年营业收入下降幅度超过50%,58.05%的企业下降20%以上。同时,85.01%的企业维持不了3个月生存,当然,政府和银行支持后,一部分企业的维持时间可以超过3个月。


但如果疫情持续半年以上,90%的企业将难以为继,很可能歇业或者破产,依靠减免、返还和延迟缴纳税费,减少员工薪资、延期贷款偿还等政策可能还不够。一些中小企业会因持续半年恢复经营、没有收入而还不了到期债务,需要升级金融支持力度。建议如下:


1、减免债务,创新金融工具





人民银行等几部委的通知没有提到贷款本金是否可以适度免除、列入坏账核销。可以考虑给银行增加坏账计提额度,允许银行适度减免一些中小企业因收入锐减而还不上的到期债务。其次,创新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多处相应妥协,支持企业恢复经营。


中国证监会也需要针对拟上市企业由于疫情导致报告期业绩下降、不满足上市前三年业绩达标的情况,相应放宽条件。


2、设立国家中小企业救助或振兴基金





如果疫情影响持续半年至1年,前述政策很可能还不够。因为一旦大量的中小企业持续半年以上不能恢复经营,企业股东未必愿意增资,民间金融、正规的商业金融机构也会产生畏惧,出现资金全面紧张的局面。即使有融资能力的企业,也会面临借贷无门。



此时,需要进一步升级金融救助方案,政府金融站台、信用背书。可以考虑由财政出资,甚至发行特别国债,成立国家及地方中小企业救助或者振兴基金。


此次疫情,波及面大、持续时间可能比较长,对行业、产业和产业生态影响甚大,只救助单个企业可能难以奏效,需要从产业视角着手。中小企业救助或振兴基金,可以行业龙头企业为核心,从产业链或商业生态角度,充分发掘和利用产业链和商业生态经营主体的融资资源,设计产业或者产业生态层次的金融解决方案,带动产业或细分产业或细分行业更多的企业恢复经营。


此外,疫情防控见效后,政府可以考虑增加五一、端午节、国庆假、元旦等重要节日的假期天数,弥补因疫情失去的部分消费,拉动经济恢复和增长。


【致 谢】


本文调研设计和写作过程中,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侯博先生、中国信达陈义斌先生对问卷调查内容和文章内容提出了宝贵建议,王子阳博士制作了调研小程序,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EDP中心王瑜、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张爱琴女士以及众多企业家、金融家热心推送问卷,995位企业家热情参与了问卷调查,在此一并衷心感谢!


—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