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芮,即使在离开宝洁后,关于单纯正直的印记依然贯穿了此后的职业生涯。 “我目前在新消费领域创业,有些创业公司融资是靠买量刷数据的,但我真的是做不到,宁愿融得慢点,就算心里急,也不能违反底线。”一位11届宝洁人表示。 “我是互联网公司创始人,曾碰到过央行的突击检查,一开始肯定紧张,但我们所有数据都是齐全正规的,查了大半年都没事。”一位97届宝洁人表示。 “我也想迅速发财啊,作为咨询公司的创始人,我见过一些赚快钱方法。但凡我觉得太乱来,过不了心里那道坎的,我就没法做。所以我到现在还这么辛苦,顶多偶尔跟朋友私下吐槽。”一位95届宝洁人表示。 但藏在Integrity与Do right things right背后的命题是:这是个看起来太过空泛的口号。 诚然,所有管理者都希望做到如此,但为何有些组织无论如何宣传引导,始终是职场政治绵延,下属各自为营,灰色地带屡禁不绝?为何对宝洁校友而言,诚实正直,永远以正确的方式做事,没有坏心眼,不搞勾心斗角,能作为小团体共同的骄傲与最深刻印记? 自发性与社会性驱逐 关于Integrity的原因,有些人认为源自外企的处罚措施。在宝洁等大型外企,公司对于收礼的价格区间有严格的规定,例如一旦超过100美金,即被视为受贿,也意味着在该公司职业生涯的彻底终结。 但该理由过于强调“罚”,人们因为畏惧处罚而害怕,并非心甘情愿。无法解释为何离开宝洁后,当不再需要面对公司的规章处罚,为何Integrity依然是整个校友群体的共同骄傲? 一方面,正直源自于卓越的学历背景。“毕竟宝洁人学历都很优秀,优秀也意味着一种骄傲,”一名前宝洁人在访谈中表示,“我相信自己的能力,也不屑于胡来。” 另一方面,则源于宝洁足够优渥的薪酬。“我1997年进入宝洁时,第一个月的税前工资就有7650元,但当年人均月收入只有几百元。在这样的环境里,没人会乱来,我有足够光明的前途,不需要、也不稀罕靠歪门邪道赚脏钱。”Stone表示。 同为97届的麦淘亲子创始人谢震则补充道:“偶尔,宝洁也有品行不端的人,毕竟不可能所有人都100%正派,也会有贪污钱款的事情出现。但这些人是被大家所不耻的,会被我们立刻排除社交圈,大家不带他们玩了。” 这份自发的“社会性驱逐”是宝洁人之间无形的约束,成了保持群体正直性的良性循环——正直的人相互聚合,对团队中的歪门邪道集体排斥,从而不断巩固整个群体的道德底线。 旧时在宝洁时的价值观底线,成了如今小团体的共同红线。 “有些野蛮生长的企业,创始人本身没有资源,说白了就是搏一把,输了顶多回到一无所有的状态。但从宝洁出来的人不一样,”谢震坦诚道,“如果没成功,还有这么多朋友和资源,大家还能继续帮你,但如果触犯了底线,砸了招牌,未来就很难翻身了,还会被其他人视为‘败类’。所以宝洁人底线很高,绝对不能搭上自己的名声。”
机制决定环境
至于如何构建单纯环境,坚持Do right things right,不搞职场内斗或穿小鞋的氛围,97届的摩拜联合创始人王晓峰分析道:“这是机制决定的。当你作为管培生进入宝洁时,同届的都是名牌大学生,你的直线经理就比你大2-3岁,同样风华正茂,年轻有为,整个环境很难产生坏心眼的人,毕竟不是一个大学毕业生搭配40岁职场老油条的模式。” 此外,Promote from within是宝洁始终坚持的原则——公司管理层不靠外部空降,全靠内部提拔。由宝洁亲自给毕业生们培训价值观,并加以发展,规避了社会招聘可能带来的前东家固化价值观,以及背后盘根错节的利益牵扯,这也成了净化职场环境的极佳方案。 “有时候,领导内心是害怕的——怕下属太优秀,锋芒盖过了自己,万一替代自己怎么办?所以会想尽办法打压,职场糟粕就出现了。” 王晓峰说道,“但在宝洁,对管理者的考核50%来自于自身的业绩,还有50%来自对下属的培养。 如果不给下属发展晋升的机会,那你自己也不可能升职,这就倒逼管理者全力以赴培养下属,再加上彼此只差2、3岁,就像在大学里带学弟学妹一样,是机制减少了职场的乌烟瘴气。” 但新的问题又来了。这座“黄埔军校”花大力气把每一代毕业生培养成材,可他们做了几年后,却都陆续跳槽,去了其他公司峥嵘发展。若一味秉持Promote from within,对宝洁而言,是否意味了一种损失? 95届的南孚集团营销副总裁梁红颖对此分析道:“如果都是社会招聘,那一方面员工平均年龄会偏大,另一方面成本会越来越高,但宝洁始终有大学生进来,实现了人才的持续迭代和成本优化。 至于大家走了这件事,企业是需要新陈代谢的,这并非坏事。宝洁给员工赋能,让我们向外走时,能获得市场的高度认可。不是所有人都不走,在公司耗到退休,才是不浪费培训投入,公司需要人员流动,从而维持金字塔结构,这是组织和个人的双赢。” ****** 德鲁克说:组织有价值观,人也有价值观,要取得成效,就要让个人价值观与组织价值观相容。但在更多环境里,个体人微言轻,只能被动迁就环境,除非身为创始人,否则难以撼动整个组织文化。 这也成为职场令人疲惫的重要原因——刚毕业时,人们往往充满热忱,单纯正直,不愿与搬弄是非之流为伍,但这究竟是难融于现实的书生意气,抑或真的能被企业所重视,打造出诚实正直,不乌烟瘴气的环境? 毋庸置疑的是,宝洁不仅做到了这点,还强化了Integrity与Do right things right在个人身上的印记,成为宝洁人共同的骄傲。即使已离开宝洁,四散在各个行业,甚至在访谈时,会感慨“某些企业野蛮生长,正派创业着实不易”,但宝洁校友们依然秉持内心的坚守与红线,这虽然会在短期内走得更难,但长期一定能走得更远。 每个人都有需要穿越的暴风雪,也有属于自己的桃花源。坚持Integrity与Do right things right,则成为了宝洁校友们内心的桃源乡——纵然世事浮沉,起落难免,这群精英们不负初心,一路走来,始终心安理得。 (注:本文中吴力、Stone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