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国样板!

西华大学 2022-06-11


近日
教育部公布第三批

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

工作遴选结果

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将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紧密结合,探索出“党建+X”的工作模式,成功入选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支部成员合照



“教研活动怎么搞?”“主题党日怎么办?”“如何破解教研业务与党建工作脱节的难题?”周三下午,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师李钊上完专业课后没有马上离开学校,因为他与系部教师一样,要参加支部学习,讨论党支部建设。


“建学习型党支部制度”,这只是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在党建工作中的一个小亮点。这个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的党支部,紧紧围绕探索解决教学一线基层党支部工作中容易出现的党建与业务脱节的“两张皮”问题,探索形成了“党建+X”的工作模式,发挥了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育师立德 擦亮党徽

“要让党旗在教学科研一线高高飘扬,建好党支部是关键,发挥党员的主动性是重点。”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王莉说。


这个样板党支部的12名党员,来自于学院文化产业管理和传媒两系中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强科研能力的优秀教师。党员教师占两系教师总数的55%,平均年龄38岁,75%的党员具有博士学位。


如何提升支部战斗力、打造一支优秀队伍?支部在严格认真地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色和教师党员特点,开展了体验式、研讨式、实践式教育与学习活动,并形成常态化机制。经过反复探索,该支部形成了“主题党日+专业考察”“学术讲座+金牌党课”“媒体实践+党建宣传”等工作方法


支部学习日常


支部将主题党日活动与专业调研考察活动结合,先后组织党员前往陈毅故里、战旗村等革命纪念地与红色文化遗址开展党史学习、红色文化资源调研,并同步进行专业考察活动。支部成员李钊结合主题党日开展专业考察,10余篇调研成果在《地方文化辑刊》《蜀学》等发表。

围绕“让党建和学术‘双融合、双促进’”的目标,支部开展了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党课尝试,致力于将党课打造成“金课”。党员们不仅以学术的眼光针对时政热点展开讨论,还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学科研中,以“历史”的手掌重温“党史”的温度,以“传媒”的视野感悟“政治传播”中话语的较量。在这严谨而创新的学习氛围里,支部成员每个人都有所获益。


传媒实践与党建宣传相结合。发挥传媒专业教师特长,支部建立了新媒体宣传阵地,在微信平台上开辟了“党建之窗”专栏,定期策划与推送党建内容,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红色教育如春雨绵绵,润物无声。


以德育人 润物无声

支部利用专业优势,把党建同育人结合起来,将党的理论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把党建阵地融入到学生实践教学之中,把党员教师的模范作用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把党建优势转化为课堂教学优势和科研优势,探索形成了“专业教育+课程思政”“思政主题+实践教学”“指导老师+学生团队”等工作方法


“专业教育一定要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才能调动同学们关注和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主动性。”教师党员徐宁在主讲省级一流课程《中国文化概论》时,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与精神传承等思政元素,通过青年大学生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历史文化叙事方式,生动描述和解析中国传统文化内蕴及对现实的观照。教师党员陈瑶的《传承红色经典》、耿姝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论著导读》等等,都在努力找准思政内容与文化产业、新闻传播、数字媒体等学科内容的结合点,着力打造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理论课堂,同学们表示受益匪浅。


支部成员陈瑶录制省级精品开放课程


“这次以扶贫扶智为主题的社会调研,不仅给山区的孩子们带去了温暖,更给参与实践的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时钟拨回到2020年的夏天,支部党员黄任勇和倪泰乐在完成备课工作后,利用假期时间带领学生团队深入甘孜州巴塘县,开展社会调研。他们脚踩泥泞、风吹日晒,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用镜头记录下西华大学脱贫攻坚的步伐。


甘孜州巴塘县扶贫调研与拍摄纪录片


凉山州布拖县拍摄扶贫纪录片


近年来,支部党员教师主动参与“暑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师生实践团队围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等主题,进行各类影视作品创作。其中,《一个人的毕业典礼》获得了第四届“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全国三等奖。


《一个人的毕业典礼》截图


支部成员拍摄支教学生纪录片


优秀作品总需要无数遍严谨地打磨才能成型,文新学院教工第三支部的老师们以这样的学术态度要求自己,也言传身教给他们的学生。由文新学院承办的2021年四川省大学生新媒体创意大赛启幕前,“主题是什么,怎么展示……”一个个想法被提出,不断地争论与推敲。围绕建党100周年为契机,最终敲定以“百年风华正青春”为主题。主题一敲定,支部老师们便带领学生团队积极筹办、开展活动,并与川内各大主流媒体进行合作,在大学生群体中弘扬正能量,初步形成了省级大学生专业赛事品牌,学生们更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斩获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奖项。


近年来,党支部还建设了一批社会实践精品项目,如郫都区纪委监察委员会微信公众号“清廉鹃城”运营、“wow talk”中文教学APP开发与中华文化海外传播项目等。


师生实践团队创作wow talk中文教学视频


党建引领 助力科研
“党建工作必须要与教学科研工作同发展共促进!”这是文新学院教工第三支部的共识。支部积极探索创新理念,推行“党建+科研”的模式,初步形成特色化科研团队、研讨模式与科研方向。

每一次交流,都是教学思想的碰撞;每一次研讨,都是教学理念的洗礼。党支部每月至少开展两次组织生活和教学科研谈论会。另外,支部按照学院专业划分党小组,并由各专业教研室主任担任党小组组长;以国家一流专业和校级重点学科建设为平台,按照研究方向划分科研团队。


支部成员李钊在蒙顶山考察茶文化产业


同时,还发挥党支部的辐射作用,带动身边的非党员教师一起加入科研团队,发挥党员教师的“传帮带”作用。2021年,支部的青年教师党员余华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得立项,之后他主动分享交流申报项目的经验;作为一名教师,余华始终坚持教学相长的观点,启发学生去尝试,帮助学生在信息洪流中看清真正适合自己的方向。


发挥优势 创新服务

支部充分挖掘和发挥专业优势,推行“党建+服务”,探索公益服务、支部共建与智力支持模式,带动师生主动融入文化传承与保护、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文化产业与文化传播等国家战略,在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成都市党史宣讲团成员叶茂、支部成员耿姝等发挥专业特长,为社区群众、相关行业部门等开展“百年党史”“媒介素养与新媒体技能”“网络舆情与危机管理”等培训讲座。


支部成员耿姝作“网络舆情处置”培训


支部成员叶茂担任成都市党史宣讲团成员


同时,支部发挥文产与传媒的专业优势,助力文化传播与建设,积累了一批典型案例与成功经验。如影视和数媒作品——西华大学扶贫工作总结片《但愿苍生俱饱暖——西华大学扶贫工作纪实》等。


“获批教育部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对我们支部来讲既是鼓励,也是鞭策。”站在新的起点,文新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表示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探索党建与教学科研融合新路径,更好地服务师生、服务社会,发挥更大的示范作用。


全国样板!祝贺!


推荐阅读

中文与中国文化系成立!西华与印尼三一一大学共建杨章章,你真棒!图书馆空调、教室升级、自习区上新……西华,都安排上了!三国版大运短视频上线“共青团中央”!超有趣!西华师生牛!



者:冯璐、 罗佳忆、沙小塬

编辑:何冰雪
编审:王舒、张雪萍、翟元平

为这个优秀的党支部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