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上的四十五分钟,可能需要四百五十分钟甚至更多时间来准备。”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青年教师刘蕾说。近日,西华大学第八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落下帷幕,刘蕾和理学院侯智博获得了理工组一等奖,管理学院刘丹萍和大健康管理学院高海银获得了文科组一等奖,7名老师获二等奖,7名老师获三等奖,12名老师获优胜奖。(获奖名单附文末)
文科组决赛现场
为鼓励青年教师热爱教学、投身教学,学校每两年举办一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以比赛为舞台、以比赛为平台”交流与展现不同学科领域青年教师的教学风采,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与专业发展。今年,来自18个学院的30名青年教师经过学院预赛、复赛,最终进入到决赛。决赛环节分文科和理工两大组别,每位参赛教师须在赛前提交5个不同的教学节段,并在决赛前通过抽签确定参赛的具体节段。“通过青教赛,我们要帮助青年教师尽快在课堂教学上成长起来,提升学校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希望青年教师们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忘教书育人初心使命,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增强教学本领,都能成为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 副校长费凌在赛前说道。
理工组决赛现场
“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青年教师如何站稳讲台?”是每一位西华“青椒”站上讲台后,都会思考和面临的问题。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他们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他们不仅要不断强化其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还需要承担起塑造学生良好品质和健全人格的教学任务,让学生离开校园的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应有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信心。“讲课的意义是什么?”对于美术与设计学院刘琥来说,就是保持教育初心,并使之成为日复一日的行动坚守。他曾在课堂上分享自己援藏的经历,在山区支教时遇到停电无法上课,一个小女孩希望刘琥画一条象征着好运的龙,但当时漆黑一片,根本无法作画。这时,所有的孩子自发地打开手电筒为他照亮了作画的这方天地,“我看不清他们的脸,但是我能看见他们发出的光,龙就这样从我的笔上‘长’出来了。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教师的意义:把对动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追求,通过课堂传承下去。”刘琥说。作为教师,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刘琥始终相信,动画创作是炙热感情的传达,能够直击人的灵魂,带给学生力量。在他的课堂上,自己的作品成了现成的教学案例:疫情当前,《抱抱》能给人带来感动和信心;《中国航空人》则是站在青年一代的角度,向保家卫国的航空人致敬,也激发了青年身处繁华盛世的民族自豪感。
决赛现场
音乐与舞蹈学院周璇一直坚信,学习民族音乐,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增强文化自信。当周璇带学生赏析那些基于对祖国的爱而创作的民族乐曲时,大家都会深深地沉浸在浓烈的爱国情怀中。她激动地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当中华民族的音乐响彻维也纳金色大厅、悉尼歌剧院时,我相信作为华夏儿女的我们,一定会由衷地感到激动与自豪!”这是周璇美好的期望,也是她教书育人的信念所在。“要让课堂教学更有温度,要拉近枯燥的理论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用案例教学,鼓励学生多讨论,这样才能帮助他们从被动听课转变为主动接受。”高海银说。做一名“有温度”的教师,高海银认为不仅要教授书本上的知识,更要传授生活的智慧,启迪学生心灵。为了让同学们深刻理解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含义,她没有选择直接进行理论说教,而是让学生们闭眼深呼吸,想象和他人相处最快乐的瞬间,从而进行自我探索。她认为,学生们不仅能做学习的自主者,也能做情绪的掌控者。她结合目前的疫情形势告诉同学们:“乐、忧、怕、厌、怒,都是正常的情绪。健康的情绪管理可以允许自己不开心,只是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不要影响他人,也不要过于影响自己的生活。”
想要上好课,备课是关键。如何做好教学设计?如何创新教学方法?如何提升课程供给的“性价比”,提高课程的含金量?对于教师来说,不断打磨课堂,善于选择教学方法,形成独具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才能站稳讲台。要将一堂数学课讲生动,理学院侯智博有自己的授课方式。通过讲述蒲丰投针实验,侯智博引出了“π”的概念,通过不断抛出问题,引发同学的思考,“如果你的眼睛就是尺,那你就能发现这两个夹角是不一样的。”有激情有活力的是侯智博的教学风格,李湘同学在听完他的课后说道:“案例是文字,但老师用亲切且平易近人的语言,让我们很轻易地接受了知识,也让我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了期待。”
理工组一等奖获得者、理学院侯智博
如何利用枯燥的科研打造“智慧型课堂”?对于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的刘蕾来说,用学生的“已知”构建“未知”,将科研的理念融合到教学中,有助于将立德树人理念贯穿到教育全过程。从“发光乌贼与它的细菌小伙伴”开始,群体感应的发现、作用机制等概念逐渐在同学们的脑海里形成知识框架,“刘老师将理论联系科研实际,不仅让我们感受到科学之美,启发了我们的思维,更让我们明白了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人生哲理。”学生这样谈及学习感受。“把科研过程融入课堂,转变学生高中仅记忆知识点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科研思路,不仅能给学生前瞻性的引导,还能对他们未来读研深造有帮助,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教学目标。”刘蕾说。
同样,以科研带动教学也是经济学院何春燕、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孔明明选择的方法。严谨、理性是何春燕的代名词,她喜欢从现实问题出发,查阅大量文献作为依据,结合理论进行讲述。她希望学生们能够结合她的ssci论文,用所学知识不断练习,内化为自己的智慧。孔明明利用自己的实践优势,把在科研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带到课堂。他认为,把科研中获得的新知识及科研新成果融入到教学中,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作为一名教师,选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很重要。管理学院刘丹萍认为,学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合作伙伴。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她的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并不遥远,她喜欢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深入思考。比亚迪汽车、泡泡玛特、字节跳动等案例为刘丹萍的课堂作支撑,不仅让理论变得有趣,还让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得更加深刻。“教学能力水平是教师在知识层面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因此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让教与学保持良性互动,达到期望的教学效果。”刘丹萍说。
文科组一等奖获得者、管理学院刘丹萍
讲好每一堂课,是教师的职责,更是神圣使命。每一位青年教师都要将“站稳讲台”作为教学基本功,通过课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莘莘学子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对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矿霞来说,思政教育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党的百年历程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之前经历了那么多凄风苦雨才换来了现在的安逸生活。她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人民能富起来,国家能强起来?”她引经据典,总结得出:“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人的付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才有今天的生活。”
教学不能脱离实际,抽象的理论需要大量的现实案例支撑,是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耿姝一直坚持的观点。她喜欢使用最优的教具,分析正反两方面案例,多角度佐证理论的正确性,并将数据可视化,引导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核心内容。在她看来,课堂不仅是知识的课堂,也是思政的课堂。新媒体时代,思政元素早已融入新闻专业的方方面面,教学活动需要马克思主义观指导,时刻保持真实性和客观性。润物无声,青年教师应学会用真实的故事打动心灵。汽车与交通学院杨继斌在讲述控制系统的概念时,引用了钱学森的科学思考,他说:“钱学森老先生矢志科学、心怀祖国、不求回报的科学报国梦,值得我们每一个科研工作者去学习。”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是我校长期以来坚持的一项锻炼青年教师基本教学技能的活动,是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和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比赛的开展,为广大青年教师搭建一个自我展示与学习交流的平台。据悉,为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教学水平,近年来,学校印发《西华大学新入职教师上岗培训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文件,为青年教师成长提供了广泛的培养、交流学习机会,提高了他们的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拓宽了视野,并为他们积极参与课程教学,探索教学改革搭建了通畅平台。西华“青椒”们对此有很深的体会。
“2018年,我来到西华。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博士生,我经历的是‘从学校到学校’,完全不知道如何上课。”管理学院刘丹萍说,“但学校很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组织了一系列讲座,邀请了很多校内校外的名师给我们作分享,帮助我们完成‘从学生到老师’的转变。”大健康管理学院高海银也有同样的体会:“虽然来西华的时间并不长,但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交流平台,让我们直接跟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面对面,我更加明确了教案怎么写、教学目标怎样循序渐进设计、教学手法怎么创新等,受益匪浅。”“教学无上限。当学生的时候,我以为教学就是上课,不可能比科研难。等当了老师才知道,如何在课堂上抓住学生注意力、如何将知识有效传播……每一项都需要我们去深入研究,不比科研简单。不过幸运的是,有学校为我们青年教师提供平台,还有学院给我们提出具体的建议。这虽是一次比赛,但更是一次成长。”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刘蕾说。本次比赛的评委由省级教学名师、各学院教学院长、优秀教师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评委们从参赛选手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语言教态以及教学特色方面进行打分。评委在赛后这样点评:“教学内容是否突出课题德育,是否理论联系实际,是否能有效调动学生思维和学习积极性等等都是评分的细则。本次竞赛的举办,以教学效果为导向,不仅是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一次大练兵,也是不同教学风格的一次友好交流,对以赛促教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哪些老师获了奖
一起来看
编审:王舒、张雪萍、陈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