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妈妈”和她的凉山孩子们

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8月的一天中午,杨霞忙完手上的工作,走进位于重庆江北区鱼嘴街道的一家酒店门厅,站在前台一旁悄悄打开手机录影。镜头里,20岁的小莉正从容地与客人交流,给他们办理入住。

“你看,不腼腆的时候多可爱,就是要学会自信表达。”见客人离开,杨霞把手机录影递到小莉跟前,小莉一愣,一把抱住杨霞,俩人都笑了。

类似这样记录成长的录影在杨霞的手机里有很多,小莉只是其中一个。她们或笑容灿烂,或困惑不解,或学得一项新技能而雀跃……这些一点一滴的生活实录,都是杨霞为孩子们在成长路上积攒的故事。

这个暑假,来自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小莉,和另外8个凉山姐妹一样,又一次受助于重庆两江新区税务局鱼嘴税务所工作人员杨霞,来到重庆勤工俭学。

杨霞与勤工俭学的孩子们合影。受访者供图

腼腆孩子有了自信

5年前,杨霞的出现,为小莉一家带来了变化。

家住凉山州美姑县的小莉,家中有6个兄弟姐妹,她排行老二。一家人的生计全靠父母打零工和务农,经济的重担曾一度让这个家庭喘不上气。

2017年,通过当地爱心人士的介绍,比小莉小2岁的妹妹小雅得到了杨霞的爱心资助。“那一年,妹妹还在念初中,家里本商量着,念完初三就不读了。”回想起这一幕,小莉眼中有了一丝酸涩,“幸亏遇到杨妈妈,可以让妹妹继续读书。”

“现在爸爸妈妈每年都会用很不标准的普通话向杨妈妈表示感谢。”说到这儿,小莉又开心地笑了,“如今,已经念高三的小雅学习劲头可足了,手机信息里几乎全是杨妈妈平日给她的鼓励和祝福。”

不仅是小雅,小莉也在杨霞的帮助下,从2020年开始,利用寒暑期到重庆勤工俭学。如今已是四川省达州市一所大专院校二年级学生的她,学费、生活费几乎都能自理。

“听小莉说,结束学业后想做个老师,但又总是害羞与人交流,所以这次的暑期零工,我推荐她到酒店的前台岗位试一试。”看着眼前已能自信表达的小莉,杨霞很是欣慰。

“杨妈妈就是这样,不光资助我们学习,还关心大家的困惑。”在小莉心里,杨霞早已是母亲一般的存在,每次杨霞发来的信息,小莉都能如数家珍般背出来,也成了她与朋友、同学一起进步的鼓励。

“像杨妈妈一样帮助需要的人”

美姑县基伟村的小媛也是此次到重庆勤工俭学的9个孩子之一,同时,她还是杨霞一直资助的学生。2017年10月,经爱心人士的介绍,杨霞第一次到小媛家家访时,眼前的境况让杨霞至今难忘。

“家里房子破旧,没啥像样的家具。”详细打听后,杨霞了解到小媛家里兄妹三人,除父母务农外没有其他收入。小媛作为长女,刚上高中就面临辍学。

看着小媛渴望读书的眼神,杨霞当即决定资助她完成学业。从那以后,杨霞不仅每月固定给小媛300元生活费,还承担了小媛家中一些必需的开销。

“小杨啊,你好啊,谢谢你。”这是小媛爸爸每年都会借用小媛手机给杨霞发的语音问候,“普通话很不标准,但这是爸爸妈妈专门为了表达感谢而学的。”小媛说,“是杨妈妈的出现,让我重拾了读书时快乐,也让我们一家人对未来有了新的期望。”

“这个暑假我学会煮咖啡了。”这一天,听说杨霞来了,小媛趁午休时间急忙从打工的咖啡店赶到小莉所在的酒店大厅,顾不上从额头直往下掉的大颗汗珠,就为赶紧告诉杨霞一句,“杨妈妈,待会儿一定要去试试我做的咖啡。”

如今22岁的小媛,已是一名大三学生,但在杨霞面前,她总会俏皮地撒娇、打趣。因为在小媛心中,杨霞一直是那个帮助她应对、解决人生彷徨的人。“如果不是杨妈妈,我便没有机会考上大学,也不会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前路到底怎样选择。”小媛希望自己再快些长大,将来好像杨霞一样,去帮助那些有需要的朋友。

爱心“朋友圈”越来越大

这些受助于杨霞的孩子们,他们白天勤工俭学,晚上一起学习,他们都亲切地称对方为朋友。从2020年开始,每年寒暑假,杨霞的“朋友圈”就越来越大,因为除了资助困难学生的学费,她还有一项特殊的“任务”——给当地有需求的学生找寻勤工俭学的机会。

就这样,第一年来了2个,第二年来了5个,今年来了9个。

“这些孩子,虽然生活条件欠佳,但勤劳又有志气。”杨霞说,当初有孩子提出利用寒暑假打工补贴日常开销,她当场便答应了。“他们学习主动,又有靠自己双手追逐生活的梦想,我必须支持。”但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如何帮助大家找到合适的岗位,需要花费不少心思。

“比如,有孩子因为语言问题,普通话表达不流畅,不适合做一线交流工作;再比如,有孩子因为手机像素不高,不适合做资料收集留存工作……”面对这些情况,杨霞都认真根据每个人的条件上门和有需求的招工门店详聊,帮助孩子们找到合适的岗位。

不仅帮忙找工作,杨霞还给孩子们租房子,添置生活用品,找车接送孩子们返乡上学……看似简单的事情,背后的付出很难细算。

但在爱心助学路上,杨霞并非独自一人在“战斗”,在她的感召、带动下,周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奉献爱心的行列,她也获评2022年度第二季度“重庆好人”。

受资助的孩子给杨霞的感谢信。受访者供图

点滴故事见证成长

“帮助他们完成学业,也陪伴他们在成长中体验生活。”在杨霞眼里,帮助孩子们的过程中,陪伴与分享是最为重要的。孩子们的点滴变化,杨霞都记在心里,也分享在短暂的相聚中。

“石伍给石西做了两个粑粑,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拍成小视频发到小群,看着很美好!我说:‘这是把辛苦的日子拍成了诗意啊’,石伍说:‘我们要给生活加点色彩,才会变得更美好’。”(这是杨霞发现学会烙饼的石伍立即给妹妹做了“美味”时的记录)

“母亲太累了,我很难过,希望好好读书快点长大,以后多帮她点。”(这是一位受助同学跟杨霞分享自己成长的小故事)

“每年的今天,似乎都已经习惯了要跟阿姨发信息……以后的生活我会更加努力,也要学着阿姨像一样,尽自己的力量,尽可能帮助更多的人……”(这是把和杨霞认识的那天当作纪念日的孩子,她说,在值得记忆的日子,即便不能相见,也定会道个问候,报个平安,说一声谢谢。)

“重庆美丽而辉煌的夜景给了我很大的感触,我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们自信地走在大街上……原来世界那么精彩,坚定了我努力的信心,学习是没有捷径可走的,为什么不去拼命努力。”(这是孩子们勤工俭学之余,夜游重庆后给杨霞的分享。)

……

这一份份记录,在杨霞的手机里,总会不停地被她翻阅、留存,再分享。而这关乎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故事,也仍在继续。(文中涉及受助学生均为化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