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美大咖碰撞出了怎样的火花?| CSCO肿瘤免疫治疗高峰论坛

CSCO 医脉通肿瘤科
2024-11-23

2019年3月23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主办,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提供学术支持的“CSCO肿瘤免疫治疗高峰论坛”圆满闭幕。根据CSCO官方统计,会议期间,30余名中美专家现场分享最新研究进展,500余名临床工作者赶赴现场参与交流。


会议第二天聚焦免疫治疗在各大系统肿瘤中最新研究和临床应用,分为学术报告和壁报交流专场。会场气氛高涨,内容精彩纷呈,来自国内外的各位专家为我们分享了来自胃肠肿瘤、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黑色素瘤与肺癌在免疫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对未来研究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胃肠道恶性肿瘤免疫学进展


会议首个环节为胃肠道恶性肿瘤免疫学进展的主题报告。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疗中心(UCLA Medical Center)Zev A Wainberg 教授对胃肠道肿瘤的免疫治疗现状进行了概述,他强调免疫应答在胃肠道恶性肿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肠道菌群或将在免疫治疗中发挥关键作用;在接下来的报告中,他分别介绍了结直肠癌、胃癌及胰腺癌免疫治疗最新研究、获批药物、生物标志物及未来前景;他特别提到虽然胰腺癌被称为“免疫荒漠”,但是联合治疗有望成为未来治疗新趋势。


随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刘天舒教授针对其中胃癌的免疫治疗进行了详细阐述,胃癌治疗经历了从化疗到靶向,再到免疫治疗的变迁,免疫治疗地位逐渐提升,相关临床研究也开始从三线应用向一线治疗靠拢。生物标志物引导下的精准免疫治疗将成为主流趋势,而面对免疫治疗的最大瓶颈——免疫耐药,深入了解耐药机制、选择针对性的联合治疗策略方为良策。

 

血液恶性肿瘤免疫学进展


免疫治疗在血液恶性肿瘤的进展也令人振奋。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悉尼•金梅尔综合癌症中心(Johns Hopkins Sidney Kimmel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的Ivan M Borrello教授介绍了目前一种新型细胞疗法MILs,该疗法通过提取、激活并扩增骨髓来源T细胞进行肿瘤免疫治疗。MILs与外周血淋巴细胞(PBLs)相比具有记忆T细胞含量丰富、能够实现持久免疫和高效呈递抗原的优势。临床研究数据显示,该方法具有广泛的抗原特异性,并持续性与临床反应相关,前景非常值得期待。


接下来的报告由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的黄慧强教授陈述,他对目前淋巴瘤免疫治疗现状进行了系统阐述,介绍了目前免疫治疗PD-1单抗,双特异性抗体(DART)、CAR-T细胞治疗等的最新研究、新获批的药物,他指出未来免疫治疗的联合治疗和一线治疗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但关注免疫治疗的同时也不要忽略了化疗、放疗等基础治疗。

 

黑色素瘤免疫学进展


会议第三个环节为黑色素瘤的免疫学进展,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悉尼•金梅尔综合癌症中心(Johns Hopkins Sidney Kimmel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EVAN J lipson教授首先介绍了皮肤癌中黑色素瘤辅助治疗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靶向肿瘤源性通路的抑制剂两方面的主要进展;另外他特别介绍了皮肤癌中的罕见致死性疾病默克细胞癌,研究显示抗PD-1治疗在该病中表现出色,相比化疗缓解率持久,耐受性良好,并且显著改善了OS和PFS期。


北京肿瘤医院郭军就黏膜黑色素瘤的治疗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他指出,亚洲人黏膜黑色素瘤发病率高,该型与欧美人高发的皮肤型基因组表现不同,且具有发病隐蔽及预后差的特点。既往研究显示靶向治疗疗效欠佳,单药免疫治疗仅作为辅助和姑息治疗。令人惊喜的是最新研究显示抗PD-1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取得了出色疗效,后续研究值得期待。


肺癌免疫学进展


在肺癌的免疫学进展主题环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悉尼•金梅尔综合癌症中心Patrick M forde教授为我们带来了免疫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应用价值,报告主要分为三部分,他首先简单介绍了NSCLC治疗的标准治疗模式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研究进展,然后重点介绍了免疫治疗在肺癌新辅助与辅助治疗中的价值,他指出新辅助免疫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病理缓解,且可能触发持久的抗肿瘤免疫,他建议在未来进行大规模临床研究,探索新辅助免疫治疗的最佳疗效终点。


广东省人民医院的吴一龙教授就“NSCLC与免疫检查点拮抗剂”进行了精彩地报告,他指出NSCLC免疫治疗临床试验经历了从“全面撒网”到精准治疗的演变,受试者从全体患者到低选择性人群再到高选择性人群,目标逐渐明确。随后他强调了免疫疗效相关生物标志物在免疫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例如TMB、TP53&KRAS等的临床价值,并对未来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深度分析。


在壁报交流专场,所有摘要被选为壁报交流的作者与参会者在壁报前进行了积极地互动和热烈地讨论。

 

闭幕致辞


在大会最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悉尼•金梅尔综合癌症中心的Dung T Le教授对目前PD-1/PD-L1抑制剂在肺癌、胃癌、宫颈癌、乳腺癌、黑色素瘤等实体瘤的适应证进行了总结,她指出二代测序是识别免疫治疗疗效的关键工具,肿瘤微卫星不稳定性(MSI)检测和高肿瘤突变负荷(TMB)在实体瘤免疫治疗预后中存在重要价值,期待分子分型能在肿瘤的精准化治疗上发挥更大作用。


随着闭幕致辞的结束,本届“CSCO肿瘤免疫治疗高峰论坛”圆满结束,祝愿2019年我国肿瘤学者不忘初心,在免疫治疗研究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国际肿瘤领域的前沿发出更多自己的声音。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医脉通肿瘤科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