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湖南居然藏着这么多“龙”!

湖南日报 2024-02-23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湘伴 Author 湘伴君

导读


我们即将告别农历癸卯兔年,迈入甲辰龙年。龙,在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五,与十二地支配属“辰”。传说中的龙,呼风唤雨、腾云驾雾,在民间是吉祥的象征。


1月25日,宁远县中和镇石珠坝村,村民舞龙队在环村巡游。蒋克青 郑明辉 摄


记者从湖南省民政厅了解到,在湖南省,带有“龙”字的地名共有3.9万处,含“龙”量居全国前列。将“龙”融入地名,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故事……


以“龙”为名寓美意
说起湖南的有“龙”之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龙山县当占一席。
作为全省唯一以“龙”为名的县级行政区划,也是湘西州人口最多的县,龙山县境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里耶古城的3.8万枚秦简向世人展示了秦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也为龙山打上了厚重的红色印记。据统计,当年跟随贺龙参加红军的龙山儿女有9600多人。
湘鄂渝黔4省市儿女齐聚龙山县同庆舍巴日。周金标 摄
历史上,龙山之地,在春秋战国时为楚地,秦汉至唐先后属洞庭、武陵、沅陵等郡州,五代、宋、元、明至清初属土司统治,直至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在此设县,名曰“龙山”,始有此名。
关于龙山县名的由来,有说法认为,和土司统治时期一种名为“旗”的军政合一建制有关。当时,土司统治区域设有58旗,“旗”是一种寓兵于农的军政合一组织,当时规定,“凡境内土民,均编入旗内”。1729年,雍正帝改土归流废土司设府县,因龙山之地曾有“辰旗”,用地支表相,辰属龙,寓意吉祥,加之县内重峦叠嶂、连绵起伏好似长龙,故取名龙山。
除龙山县外,湖南还有54处乡镇一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含有“龙”字。郴州市安仁县龙市乡、岳阳市平江县龙门镇、邵阳市武冈市龙溪镇……每一处地名的由来或依地形水系,或有历史典故,或寄美好寓意,一个个“龙”字传递着人们的心愿祝福。
龙山龙水见龙王
岳阳县的张谷英村是一座古村,有“江南第一屋场”之誉。该村以北,七座大小山头逶迤相连、北高南低,绵延像龙的走势,当地人以形取名称其为“龙形山”。相传,该村始祖、明朝人张谷英正是看中了这里的山川形势,才安家于此。
岳阳县张谷英村,游客身着古装在古民居前合影打卡。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童迪 摄
除了张谷英村的龙形山,还有60多座“龙形山”分布在湖南省的各个角落。龙背、龙冲、龙坡等因形状走势而名的有“龙”地形,更是数不胜数。
龙溪、龙潭、龙口河……湖南境内陆地水系名称中带“龙”字的达263处,含“龙”的水利电力通信设施有2000余处。从河流到湖泊,从河滩到岛屿,从水库到河堤,一应俱全。
先民认为,龙主水,民俗文化中便也少不了对“龙王”的偏爱,以求风调雨顺,消灾降福。有305个居民点都将“龙王”二字写进了名称中。
各地也有着众多龙王庙、龙王宫、龙王殿。长沙开福寺旁的新河老街就有一座龙王庙,曾经深藏在杂乱的民居中,不为人知。直到2016年棚户区改造时,工作人员在正殿顶梁上发现了“大清光绪十二年丙戌岁季秋谷旦捐建”“提督衔江南福山镇总镇陈海鹏等监修”两处题记,这座修缮于清代的龙王庙才得以重见天日。
“新河龙王庙是长沙城现存最好、最原汁原味的清代建筑。目前城内文物建筑多数是民国时期,清代建筑极其罕见。”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柳肃曾对长沙新河龙王庙给予高度评价。
修缮一新的新河龙王庙。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田超 摄
《长沙府志》等史料记载,清朝时期,长沙地区所建龙王庙众多,既有朝廷敕建的,也有民间自建的龙王庙,其功能均为祈福禳灾。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过龙年
当然要去“龙地”沾“龙”气!
欢迎大家来湖南的含“龙”之地游玩
一起迈进
龙腾虎跃、龙马精神的甲辰龙年!
这个春节
三湘四水还藏着哪些“龙”?
欢迎留言说说

来源丨湘伴微信公众号
编辑丨夏葳怡

一审丨张永琼

二审丨刘颖

三审丨黄晓辉

更多新闻

抽锦鲤福袋,开龙年好头!快来看新湖南除夕大直播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湖南居然藏着这么多“龙”!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