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 · 聚焦】我不是药神,我是儿科药师,我想和您聊聊……
暑期的电影档,一部《我不是药神》独占鳌头,政府、药企、医疗机构、病人都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剖析这部现实题材的作品,正如影片中所述每个人不可能不生病,所以“药”确实和我们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
其实,在您身边还有一群和“药”天天打交道的人——他们不造药,不卖药,不开药,却默默守护着孩子们的用药,今天让我们走进儿科医院,走近这些幕后英雄——儿科药师。他们究竟是怎样的存在?又有什么话想和您聊聊……
“用药靠掰、剂量靠猜”是大家脑海里的通常情形,儿童用药充满了挑战。那么,儿科药师是如何在现有的情况下,克服困难,为广大患儿用药安全保驾护航的呢?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中华民族的未来,少年强则中国强!国家对于儿童用药一直十分重视,近年来达到空前重视的高度。自2014年六部委联合发文《关于保障儿童用药的若干意见》推出了一系列举措。这些政策法规上的支撑,为进一步改变全球范围内儿童相对成人缺乏儿童专用药物的现状。而守护儿童健康,为患儿最佳的药物治疗保驾护航,是每位儿科药师和综合性医院从事儿童专科领域药师不可推卸的职责。
儿童被誉为“治疗学的孤儿”。相信您在大多数药品说明书中都曾见到过以下说明:“本品在儿童中的安全应用尚不明确”、“儿童酌减”,这意味着该药在儿童中未经过充分研究。过去认为伦理保护不应开展儿童临床研究,然而,其实未经研究的药物用于儿童,是将更广大的儿童置于未知的风险中,甚至可能剥夺儿童使用该药治疗的机会。
其实,儿童临床研究并非让孩子做“小白鼠”。国家对于临床试验出台了严格的监管举措,更有针对儿童的特殊伦理安全考虑。而所有在医院开展的临床研究项目亦必须经过伦理委员会的审批。这些都是为了尽可能保护受试者。
结合国家最近的药品审评政策,目前,在我国参与国际多中心的药物临床试验,将加快新药的审评,让患儿及时用到新药。
总之,儿科药物临床试验推进着儿童获得更好的药物治疗。对于罕见病的患儿,新药的试验研发带来了健康的希望,而对于其他经过药物临床试验的药物,在患儿中使用时也将更为安全有效。
各地儿科门诊的人流总是络绎不绝,您可能会抱怨从看医生到处方再到最后拿药都需要耐心等候不少时间,其实从医生处方到最后发至您手中的药品,中间要经历多道程序;不论是在住院的病区,还是在门诊,当医生在电脑里确定每一张处方,都会先输送到药师的审方系统,由药师进行把关,检查药品和诊断是否对应,是否存在配伍禁忌、用法用量,药物剂型是否合适等,然后流转到配方药师的手上,配方的药师再仔细核对后进行药物的调配;最后药品交到您手中时,第三位给您药品的药师再次进行处方的合理性及药品的核对,以确保您孩子的用药精准无误。
儿童用药,剂量往往比成人小得多,时常有些药品需要分割成原来的一半,1/4/片甚至1/8片,但这些难不倒儿科药师们,他们为孩子们调配准确剂量的药物。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引进全自动单剂量锭剂分包机以及大陆首台全自动粉剂分包机,为临床患儿药物治疗提供精准的用药剂量。
儿科药师不但是儿童安全用药的守门人,他们还利用业余的时间积极投身至各类合理用药的社区宣传教育中,解答民众对儿童用药中的困惑,复旦儿科药学公众号也定期推送儿童用药常识,为家长提供最新最一线的参考资料与信息,为孩子们的健康快乐成长甘为孺子牛。
1
2
3
4
5
6
儿科药师的身影不止在药房中,还常常出现在各专科病区里。他们是儿科各专科临床药师,与临床医生多学科通力协作,对各种病情中的患儿用药方案密切关注,进行深层分析和必要时的专业建议,力求确保患儿药物治疗中的的安全、有效、经济。孩子可能同时应用多种药物,或者处在肝、肾功能特殊的情形下,按照常规的剂量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常需要对给药方案进行调整。此时,儿科药师们就是医生和护士的最佳帮手。
药师们对于毒性浓度和有效浓度非常接近(即“治疗窗窄”)的药物,根据检测结果,及时和临床医师进行沟通,提出用药调整建议。如霉酚酸的血药浓度还需要临床药师来帮助拟合AUC值,为医生下一步治疗提供关键依据;又如使用甲氨蝶呤化疗后第24小时、42小时、48小时测定血药浓度,由此协同医生制定亚叶酸钙解救剂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如您在儿童用药时有任何问题,欢迎垂询,儿科药师将为您真诚解答。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以“一切为了孩子”为理念,以更为专业的儿科药学服务质量为宗旨,为天使们安全合理用药保驾护航。Better medicines for children,你我共同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