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视频相机革命带来了哪些“恶果”?
任何事情都有一体两面,为业界津津乐道的“视频相机革命”也是如此。
一切从EOS 5D Mark II开始
这场由佳能EOS 5D Mark II引发的革命,其波澜壮阔的影响绵延至今,带来的直接好处也是不言而喻的。从前相机的视频功能只是一个聊胜于无的边缘功能,而现在的影视制作人能够以相对极小的成本获得富有电影感的优质画面,让影视制作人的创意发挥的空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层次。同时视频单反的发展也盘活了市面上保有量巨大的摄影镜头,为视频单反专门设计的附件也大量涌现,推动或拯救了一大批器材厂商和租赁公司的生存和发展。
单反只提供了最基本的功能,为了给它补齐影视拍摄的必需功能,造就了一个产业
然而,视频相机的兴起与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可以说目前行业中许多不健康的现象或多或少都能归因于十年前的这场视频相机革命,而这些现象之间又互为因果,并促其进一步加剧。
降低了行业门槛听上去似乎是一件好事,但不是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如此。多年以前,专业影视拍摄设备中存在着清晰的分界线——广播级、业务级、专业级。所有厂商的产品都实质上遵循这一定位,以索尼为例,他们的Betacam SP产品线中就分了三个级别,BVW、PVW和UVW,分别对应的是电视广播、商业影片和教育市场。同样的Betacam格式,但拥有着不同的工程标准,不同级别之间价格差距很大,但所有这些专业产品的价格都不是业余爱好者所能承受的。
UVW-100P直到21世纪头十年仍旧活跃在二手市场上
当时,你要购买一台广播级摄录一体机,如DXC-537P摄像机加BVV-5PS后背,需要花费的是四五十万人民币的价格,以当时的物价水平,这是极其惊人的成本。即使不算这么多年的物价上涨,在今天你只需要花费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的价格,就能获得一套比较体面的影视拍摄工具——同时当今这些“便宜”的设备与当前顶级设备的肉眼画质差距也远没有当年的那么大。
昂贵而沉重的DXC-537+BVV-5PS
高画质设备价格的跳水,意味着稍有经济能力的人都能够拥有一台体面的“专业”设备,从而进入这个行业。由于摄像人的专业水准无法量化,多年前昂贵的专业摄像机就是对这种专业能力的背书——业余人士是无法接触并掌握这类复杂设备的。
当电视台也开始使用新型摄影机时,这类传统广播级摄像机日渐式微
而现在,当设备的门槛不复存在,影视行业变得前所未有地鱼龙混杂,而有如物种进化,客户也渐渐变得更加难以满足。
为何客户对专业人士的尊重不如以往?这可能是两方面原因导致的。
从前客户眼中的我们
首先,行业门槛降低导致从业者总体专业素质明显下降,当客户接触过一些号称“专业”而其实并不“专业”的从业者之后,自然而然会以偏概全地看低整个行业。要重新提升客户印象是一个困难而长期的过程,而毁掉它则很容易。
现在客户眼中的我们
其次,数十年前,摄影和单反都是昂贵而小众的爱好,早期的摄影爱好者多多少少都保留着对专业技术的敬畏,而其他大部分人,包括客户,都鲜有机会看到真正的专业设备。而在单反烂大街的当代,天上掉个板砖十有八九能砸到一个摄影爱好者,他们也许自信于自己的技术,并不从内心真正相信专业人士的水准能高出他们多少。从前当你亮出一台广播级摄像机,客户是发自内心地赞叹这台精密和复杂的工程奇迹。而现在,你拿出一台视频单反,没准还没有客户自己用的高端……当专业人士的设备失去了神秘感,专业人士也就失去了大部分的光环。
专业级的单反已经成为了大众手中的常见玩具
另一方面,现在与你对接的客户,很多都是懂一些影像技术的半桶水,这也是尊重减少的一点副作用——你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沟通成本去面对客户的“质疑”。客户要么是“相机那么小能拍好吗”,要么是“我手机都能拍4K为什么要用摄影机”。而这只是普通级别的,如果你不巧遇上个“XX摄影家协会”的,那才是“地狱”通关级别。
如何让客户相信外形比单反还简洁的BMCC能拍出电影级的画面?
而“客户”从另一方面也是受害者,在混乱的影视行业面前,他们也不得不付出更多的沟通成本和试错成本,才能够找到令人满意的供应商。
自视频相机革命以来,影视拍摄工具的迭代越来越快。一些厂商相隔一年多就要更新一款新机,而数年没有更新的机型即使仍旧能够满足数年内的大部分制作需求,还是会被批评为“固步自封”。而且这一趋势仍在加快,以至于几大厂商只能在新机还未开发完成的时候就先行公开,或者在功能还未完备时就发布,之后再通过固件升级逐步解锁全部功能。
先发布再逐步解锁功能这一招松下玩得最6
从表面上看,竞争加剧对用户来说是好事,因为厂商提供的选择更多,价格更便宜,同时更敢于在较低成本的机型上附加广播级的功能。然而,从用户的投资保护来说,仔细算一算,相比从前,你的总花费未必减少。
数十年前,一台广播级摄像机耗资数十万,然而能够使用许多年。虽然摄像机本身非常昂贵,但它不会成为你的负债,当你的使用频率超过每周两次,你就能轻松地在两年内赚回成本,并开始盈利。而在采购设备时,也少了许多纠结,就如上文中所提到的,你只需选择你所要的级别,选一台符合你工作流程的机型即可,不必反复比较各种机型之间的细微差别。
比如这样一台DVCPRO 50每周出租2次也能两年回本,后续还有数年可持续盈利
而现在,一台新机一年之后可能就“过时”了,这种“过时”并不是说它的性能指标落后了,而是因为有更新更酷炫的机型盖过了它。人们总是喜欢那些更新更强大的设备,即使它与老款产品之间的差别没有想象中的大。当今的从业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成本来纠结和比较购买哪款拍摄工具,在你的预算和要求范围内,起码有五六个选择,而事实上,这些产品正在走向同质化——要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测试必须越来越敏感。而在实际拍摄中,这些其实都是微不足道的,就算你知道这点,你也无法完全不去纠结。从这一点上看,“更多选择”实质上是一个伪命题。
网络上机型对比的评测文章和视频越来越多,但事实上看完之后你只会更加纠结
而当你真正购买了一款设备,不断推出的新机则会从内部和外部对你施加压力。从内部,你需要抵御住内心对新机的发烧,而从外部,很多客户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新机更好而希望你能用新机为他们拍摄。在这些略懂一二但又一知半解的客户面前,一台三年前推出的摄影机,即使从指标上完全能够满足项目需要,很多时候还是不能获得客户的认可。而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另一些客户可能会指定市面上最流行的机型,这可能是他们唯一知道的机型,但流行的机型无论从购买价格还是租金来看都不便宜。无论EOS C300(Mark II)还是PXW-FS7,配齐全套起码10万以上,租金也是几百上千,基本也已经相当于一台广播级摄像机了。所以,当你决定购买那些性价比高,同时性能出色的“非流行”机型时,需要考虑到日后你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沟通成本来说服客户。
PXW-FS7已经成为业界最流行的摄影机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从前的广播级摄像机并不需要许多的附件,而现在,武装你的相机似乎是一个无底洞——支架、监视器、跟焦器、外部录像机、滤镜……你在这方面花费的成本甚至可能大大超过相机本身。所以,“价格便宜”也是一个伪命题。
不得不承认的是经过武装后的相机看上去专业了许多
目前唯一保持传统的还是在EFP领域,制作人员仍然希望使用可靠和值得信任的广播级摄像机系统,已经有多家新兴厂商觊觎这块市场,然而。
只有广播级系统摄像机由于其工作方式暂时无法被取代
上面这些现象都是从“视频相机革命”开始出现的,也是这场革命所带来的副作用。不过这些现象的出现也是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带来的结果,这锅也不该完全由视频相机背。这场革命让摄像人享受了福利,但在某些方面也让我们在行业中生存变得更加需要智慧。好在我们大多数人都已经适应了这个时代,即使是有着传统广播背景的摄像人,也能够在这个时代生存和发展——即使怀念从前那个时代,也并不等于想回到那个时代。
行业的生态是具有自我进化能力的,无论是从厂商、制作者还是客户方面,一种趋势不可能永远加快进行下去,而会在一个时间达到某种平衡。厂商不健康的营销和开发策略会有无法持续而必须改变的那天;摄像人也会变得更加聪明和理智;而客户也正在开始明白:影视行业中真正有价值的是劳动,而不是纠结于设备。
虽然说了那么多“视频相机革命”带来的所谓“恶果”,但这场革命对行业最重要的正面意义在于,它促使我们升级了工作方式,让我们以更接近电影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这才是“视频相机革命”不容否定的伟大之处。
你是否是一位传统广播行业背景的从业者?是否对上述现象感同身受?或者你在“视频相机革命”之后感受到哪些正面或负面的变化?欢迎点击页面右下角【写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版权说明:
本微信号每天推送文章,除特别标明来源外,均为摄像人网独家稿件,喜欢本文可分享至朋友圈。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公众号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参阅:抄袭行为会有什么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