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做好防疫措施,虹口首个在建工地复工
2月21日上午9点,位于瑞虹路天虹路的中建三局瑞虹新城10号地块项目开始“热闹”起来,首批复工作业人员中的30名钢筋捆扎工先后进入施工现场,这也是本区复工的首个在建工地。
进场先做“八步工序”
进门人脸识别登记、手部消毒、全身喷雾消毒、测量体温、健康信息登记、更换口罩、学习安全教育知识、进入作业区域……依次做完这八步规定工序后,30名施工作业人员才算正式进入施工现场。
瑞虹新城10号地块项目,总建筑面积44万平米,建成后将是本区地标性大型商办综合体。由于工期紧、任务重,项目部于节前预留了100余名工人,涵盖捆扎工、木工、水泥工等多个工种,计划在春节期间加班作业,但疫情突如其来,项目无法按原计划进行。
“这些工人中,不少都已在元旦前返乡与家人团聚过,了解到项目春节加班计划后,纷纷表示愿意留在上海。”项目部相关负责人胡凯告诉记者。复工后,他们也成了项目首批施工作业人员,各工种将按作业顺序参与2区超高层主体结构施工。
一万只口罩迎战复工
做好疫情防控措施是企业复工的首要条件,那面对首批复工的100余名工人,施工现场的防护落实情况如何?一万只口罩、800双一次性防护手套、100斤84消毒液、60套一次性防护雨披,还有测温枪、电动消毒箱……这是张贴在现场防疫专项物资仓库里的物资到货清单表上的内容。
区建管中心副主任刘训海向记者介绍道,除了保证防疫物资充足,还要严阵以待,周密开展防疫工作。疫情发展初期,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项目部就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应急方案;复工前,区建管委又多次实地走访,指导项目部调整方案,细化施工现场预防措施、隔离区域措施、防护物资、消毒措施、保障措施等内容,并对到岗复工的管理人员进行了防疫工作分工,压实责任。
据悉,施工现场还增了设消毒区、防疫专项物资仓库,每天定时分区消毒。员工就餐改为配餐制,取消食堂就餐,避免交叉感染。胡凯说,全面复工后,项目返沪人员还将增多,现场会配备更为专业高效的全自动热成像测温筛查系统,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健康。
封闭管理分批进场
考虑到这100余名工人的宿舍区偏向于开放式,他们又有进出的实际需求,早在春节期间,区建管委就协同项目部对宿舍区实施封闭管理,人员仅能通过一个通道进出。同时,在出入口设置24小时值班门岗,每天由保安对出入人员进行测温、登记出入情况,并将所有入住人员的健康情况上墙公示,把好门、管好人。
此外,从工人的宿舍区到施工现场,大约需要步行10分钟,如果工人自行上下班,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根据应急方案,项目部每天派遣专人引导施工作业人员分批到达施工现场,尽可能减小人员聚集,降低传染风险。
记者从区建管委了解到,全区在建工地101个,有44个工地、共571名管理及施工人员返沪,所有返沪人员均按照要求在工地内或场外实行隔离观察和体温监测。针对部分工地内生活隔离设施和防护储备物资不足等问题,区建管委将加强统筹协调,帮助工地在科学防控的前提下尽早复工,恢复生产。
记者:陆雪姣 齐传彬
视觉:朱伟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