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 | 龚阿婆在家门口看到了专家门诊,太方便了!
成立“虹口——市一医联体”协同合作机制、建立18个学区集团、加大招才引智力度……过去十年间,虹口区聚焦民生保障短板,出台了一系列惠民利民政策。
“阿婆,今天看下来,你骨折的地方愈合得不错,后续只要坚持做康复训练,加强肌肉力量就可以了。”
欧阳社区居民龚阿婆前不久左脚踝不慎骨折,虽然不用住院开刀,但对于88岁高龄的她来说,定期前往距离较远的医院复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听说每周三上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运动医学科专家会来欧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龚阿婆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来询问,没想到现场就挂到了专家号。“不用抢号,也不用排队,家门口就有专家门诊可太方便了!”
医疗、教育、就业是重要的民生,也是百姓衡量生活幸福感的重要指标。十年来,虹口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生活幸福感指标一:
就医便捷度↑
作为虹口区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社区,欧阳路街道辖区内60周岁以上老年居民的占比达到46%,看病配药、社区康复等医疗需求量大。
为了让社区居民就近享受优质医疗资源,近年来,欧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托“虹口——市一医联体”协同合作机制,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保持紧密合作。
“比如这次,中心和市一医院运动医学科开展协作后,居民不仅能挂到专家号,对于能够留在社区做康复的患者,专家团队也会定期给予指导,帮助他们尽快恢复健康。而对于在门诊中有进一步检查或手术治疗需求的患者,市一医院运动医学科也将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尽可能地为患者提供便利。”欧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肖楠向记者介绍。
从基本的门诊、配药服务,到如今“小中心也能解决大问题”,欧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跨越式的变化,事实上也是10多年来虹口基层医疗机构优化转型、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与此同时
随着“一南一北”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持续推进
虹口已基本形成的
特色鲜明的卫生健康体系
也正在惠及更多人群
近期,不少来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市民惊喜地发现,医院的“在线服务”功能已全面升级↘↘
“以前到医院看病,最怕的就是排队。挂号排一次、付费排一次,医生开好处方付费拿药,又要再排一次,头疼!后来,有了自助挂号、付费机,稍许方便点,但有时候也要排队。现在可好了,手机上就能完成预约、挂号、付费,甚至还可以看检查报告,不要太方便哦!”市民叶阿姨这样对记者说。
“让信息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路,尽可能减少患者的就医时间成本,就是上海四院开展‘智慧医院’建设的初衷。”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信息管理部执行部长王志勇表示,后续,医院还将持续优化“线上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
生活幸福感指标二:
家门口的好学校↑
与医疗一样,教育也是百姓衡量幸福感的重要指标。这几年,不少虹口的家长明显感受到:家门口的好学校多了,优质教育资源普及率更广了。
虹口区外国语第一小学的前身是虹口区凉城第一小学,由于历史等原因,该校原来是一所社会认可度相对偏低的普通公立学校,每年招生,总有些家长宁可舍近求远,另择他校。
2016年4月,虹口区组建上外附小教育集团,虹口区外国语第一小学以此为契机,借助优质资源,紧抓“教师”和“课堂”,在较短时间内打造出英语小班化教学,并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办学质量提升了,学校生源也逐年回流。
以学校2021年招生情况为例,人户一致验证人数又达到六个班,扩招了三个班级, 更有不少家长为了能在这所学校就读,放弃了民办学校摇号。
据了解,虹口区迄今建立了18个学区集团,覆盖了义务教育所有学校↘↘
除了虹外一小,还有公办华初等学校,都是紧紧依托学区化集团化建设,办学质量显著提升,社会口碑也是越来越好。
生活幸福感指标三:
创业就业环境↑
今年9月8日,随着“潮涌浦江·海聚英才 大展虹图·乐业虹口”人才服务夜市系列活动在北外滩拉开帷幕,再次表达了虹口区大力招才引智的决心。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为进一步凝心聚力营造英才汇聚的创新“强磁场”,集聚更多国际人才和高端人才。
创新推出海归人才驿站,为人才引进、培育、使用、服务提供全方位支持,解决她们的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后顾之忧。
5年来,虹口区新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100余名,促进了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目前,虹口区还正在积极打造“人才会客厅”↘↘
未来,虹口还将在海归人才驿站、人才落户等方面持续创新突破,吸引更多各类型人才入驻虹口,打造“近悦远来”的发展生态,让虹口成为海内外人才的筑梦之地、逐梦之城、圆梦之都。
记者:孙洁静
视频:郭磊
视觉:小小妍、小草
编辑:C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