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北外滩 | 解放剧场,一次放映奇迹的诞生
▲悦读+志愿者服务队招募中,点击报名
虹口是早期上海影剧院的聚集地。鼎盛时期,虹口的影剧院数量超过半百,特别是四川北路及其周边地区,组成了上海影剧院的“半壁江山”。
在海宁路、乍浦路交汇处,曾有四家电影院分别傲居十字路口的四个角:西北角国际电影院,东北角胜利艺术电影院,西南角解放剧场,东南角虹口大戏院。
解放剧场,原为日本人于民国十六年(1927)创建的东和馆剧场,位于虹口区乍浦路341号。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960平方米,是日本人专门放映日本影片的“浅草”式影剧院。上海解放后,1949年6月28日,这里易名为解放剧场,当日公演新型歌剧《白毛女》。初多演越剧,后以滑稽戏为主,兼演其他戏曲及放映电影。
▲解放剧场旧照
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走向多样化,解放剧场成为一家集电影与戏剧、录像播放等文娱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影剧院。
谈到解放剧场曾放映的“爆款”电影,不得不提到电影《天伦》。这是一部主旋律国产片,讲述公安干警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的故事,由郭凯敏自导自演,自1997年2月起在解放剧场广泛放映,受到观众欢迎。
当时,这部电影上海总票房预测难以超过10万,全国总票房难过30万。而解放剧场位于饭店林立的乍浦路上,改建后只是个小剧场,座位仅100个,而且是一家放映轮次靠后的影院。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名记者惊异地在电影公司的票款报表上看到,解放剧场放映《天伦》票房已达20多万元,在当时国产片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这样一部教育性很强的电影为何能达到这样的成绩?记者当时的想法是,票房数目的小数点可能点错了。记者找到剧场经理施以钧,询问《天伦》票房是否真实。施以钧说:“不太对,已经有36万了。”
施以钧向记者解释了选择放映这部电影的缘由:“解放剧场百米之内有属于‘天王院线’的国际影院,‘东方院线’的胜利电影院,观众流散严重,解放剧场又是三轮兼映剧场,进口大片轮到放映时,档期已差不多快结束,卖得好时10来张,不好时1张也卖不掉。今年年初,我到电影公司里去,看看有没有什么能‘捡漏’的片子,结果看到了《天伦》。我看了,觉得不错,可以作为一部法制影片放映。我对公司说,我拿去试试。”
当时,上海永乐股份电影公司采用常规方法,将《天伦》这部影片安排在春节期间,进入天王院线上映,最好的时间、最好的空间,结果,票房仅1万余元,可谓惨不忍睹。但是,解放剧场把《天伦》影片拿了去,以全市独家放映的形式重新推出,居然获得了近40万元的票款收入。青年报记者专门写了一篇报道,称解放剧场放映《天伦》是一次放映奇迹的诞生。
回忆起《天伦》放映大获成功的经历,施以钧经理认为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方面,解放剧场从影片的受众需求出发,推动研讨,进一步让人们认识到《天伦》影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艺术效果。另一方面,动员、组织市民尤其是中小学学生及家长走进影院,将影响力逐步扩大,树立解放剧场放映电影的口碑,以社会效益促经济效益。
▲解放剧场旧照
往期推荐
作者:施以钧,原解放剧场经理。
讲述人:胡歆歆
编辑:葛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