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听说美国买了学区房的家长, 肠子都要悔青了

蓝橡树 2019-11-23

以下文章来源于腰线 ,作者桑桑姐


美国最近推出了一个新的高考政策——给每位学生打一个“逆境分”。用通俗的话来讲,即你的邻里犯罪率和贫困率越高,房价越低,加分!你的父母收入和受教育水平越低,如果还不幸离婚,加分!你就读的高中贫困生越多,考试成绩越差,AP课程越少,加分!


也就是说,那些勒紧裤腰带买下学区房的中产父母们,这下很有可能成了实力坑娃!谁让你家庭条件这么好买得起学区房呢?活该。 


:桑桑姐;本文来源:公众号“腰线”(ID:yaoxian6)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


美国即将给每位考生打“逆境分”


《华尔街日报》近日刊登了一篇报道,“美国高考”——SAT, 即将给每位考生都打一个“逆境分”(adversity score),ACT也会在下半年推出类似的政策。


这一切已经成了现实,去年耶鲁等50所大学都参加了初期测试,今年扩大到150所大学,明年可能会覆盖所有大学,要上美国大学的人都逃不过了。


我用通俗的语言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叫逆境分。你的邻里犯罪率和贫困率越高,房价越低,加分!你的父母收入和受教育水平越低,如果还不幸离婚,加分!你就读的高中贫困生越多,考试成绩越差,AP课程越少,加分!


咦,咋回事,大家吃糠咽菜也要挤进好学区好学校,花了上百万美元住着100年历史的旧房子,不就是为了避免这一切吗……


现在情况却可能变成拼命买了学区房,却成了实力坑娃了。谁让你家庭条件这么好买得起学区房呢?活该。 


一个完美的逆境学生画像可能是这样的:


出生在黑人社区的单亲家庭,从小爸爸就坐了牢,周围的朋友都是小混混,天天飞叶子打群架。高中时不小心怀孕了(还不让堕胎),一边当少女妈妈一边继续读书,虽然考分比别人低几百分,但是你造我有多不容易吗!


就这样的一份经历,能把各大藤校招生老师感动得泪流满面,远胜你娃在简历里罗列钢琴比赛获奖,小学开始参加机器人兴趣小组,连续6年在公益组织当志愿者,父母毕业于名校重视教育的顺风顺水……


本来某些族裔就能比亚裔低300-450分进入梦校,现在再来一个高达100分的逆境加分,简直如有神助。


为了孩子,各位中产是不是还得考虑离个婚、搬个家,去最贫困的地方当个穷人?



因为你太努力上进,

所以你活该倒霉?


经常在知乎上能看到这样的言论:某族裔的平权运动才不到60年历史,还需要给他们时间和优待的机会。


我一直在想,60年啊,三代成年人了,还没追上,真的不仅仅是机会不够的问题了。


想想那些一分钱都没有,躲在船舱底下偷渡过来的中国人,比有救济和身份的黑人可惨多了吧?大部分中国一代移民语言不通,甚至备受歧视,但他们勤劳、刻苦、上进,一上岸就在后厨挽起袖子努力工作,攒下钱就开店、创业、读书、教育子女。


我家附近有家小餐馆的中国老板,自己没有读过书,普通话都说不好,但是他的两个女儿,一个上了哥伦比亚大学,一个上了纽约大学,还是在亚裔配额的地狱模式中考上的。



他们改变命运的法宝,从来都不是靠怜悯开恩和政策倾斜,99%在第二代就彻底爬出了底层,通过读书,跻身中产阶级,前后不过花了10-20年。


再给他40年,他们的第三代第四代可以成为收入和社会地位高大上的医生、律师、教授……现在华人都开始竞选2020美国总统了。


可是你现在告诉我,因为你太努力上进,所以你活该倒霉?



针对种族的逆境分,其实一直默默存在,只是这次,买得起学区房的中产家庭,被光明正大地扣分了。


有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案例,一个印度裔学生维贾伊,从小在波士顿长大,从芝加哥大学毕业后,以亚裔身份申请医学院屡屡被拒,无人问津。


他发现一个规律,申请上顶尖医学院的学生里,深肤色的非裔美国人平均录取率比白人和亚裔高30-40%,所以他干脆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非洲风味的JOJO,剃光了头发,修剪了睫毛,加入了一个非裔组织,假装自己是个黑人。



结果,维贾伊一共收到了包括哈佛、耶鲁、哥伦比亚等名校在内11家美国学校的面试邀请,并进入了华盛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候选名单。最终,他成功进入了圣路易斯大学医学院。


他说:“如果是印度裔学生,以我3.1的平均分根本申请不到医学院,而我作为黑人,竟然能接到这么多邀请。”


所谓的“公平”,

对那些努力者来说真的公平吗?


好比一个果园,有人日夜辛劳,给自己的果树浇水施肥捉虫,秋天果子挂满枝头。有的人果树本来矮小,也没什么心力照顾,最后稀稀拉拉结了几个果子。


管理员一看,不成,不患寡患不均啊,为了追求结果公平,我们就不要过程公平了,把那些丰收者的果子匀一半给其他人吧。可是这样的“公平”,对那些努力者,真的公平吗?


随便举几个新闻里可查的案例:


Michael Wang,ACT考试获得36分的完美成绩,选修了13门AP课程,以第二的身份从1000多名学生的高中毕业。在全国钢琴比赛中荣获第三,在加州的数学竞赛中获得第一,在全国辩论巡回赛中进入了决赛,参与了奥巴马2009年就职演说,结果却是申请7所藤校落选,而他的朋友,因为申请时故意抹去了中国的血统,顺利被耶鲁录取。



赵睿达,高中GPA平均分数高达5.3,SAT和PSAT也都是高分,他在高中的科学奥林匹克、辩论队以及科学知识竞赛等学生组织中,分别担任主席或队长等职务,他也热衷参与义工活动。连全美排名前20的大学,都将他拒之门外,而他学校里成绩和课外活动都不如他的非裔学生,却顺利获得了名校的录取。


奥斯汀·贾,他的条件几乎无懈可击,SAT2340,满分2400,GPA4.42,选修完成了11门AP课。身兼辩论队成员、网球队长和州级乐团团员,他曾在2015年的秋季申请过常春藤盟校,但是没有被录取,相反,一些各方面比他差的同学却被录取了。



有些人总说美国大学看的是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分数高有什么用……那我上面提到的这几个学生,是他们不够优秀还是不够素质?结果呢?


不得不说,有些人总爱拿白左的标准来自我考核,可惜的是,他们虽然思想够左但皮肤永远不够黑。


等孩子申请大学时,恐怕才后知后觉,中产上拼不过贿赂捐款的名流,下拼不过自带逆境光环的黑兄弟,在一场不公平的竞赛中,你再快乐再全面,再符合白左心中的标准,有何用?


连美国司法部都看不下去了。


去年8月,纽约时报刊登文章《美司法部:哈佛招生系统性歧视亚裔美国人》,美国司法部支持原告起诉哈佛“通过人为限制合格亚裔美国人的入学人数,促进其他种族的不合格学生入学,从而对他们构成系统性歧视。”



那些家长重视教育,提供最好的学习环境,孩子从小优秀努力,但是在申请中依然落选的家庭,他们又有什么错呢?


人生是马拉松,

是金子总会发光


我们当初冲着全10分学区买的学区房,结果第二年,学区分数突然猛降成7分,简直是当头一棒,学区房的溢价是不是白花了?


仔细一看评分细则才发现,原来学区的分数和生源没什么变化,是裁判突然改了标准。


从前学区的唯一分数是全国标准化考试成绩,现在把超过一半的评分,改成了好生差生之间的差距,少数族裔和低收入学生的成绩。换句话说,学区的分数,跟中产孩子成绩有多好关系不大,而是跟某些族裔考得多差息息相关。


面对种种现状,现在花钱买学区房,在孩子教育上投资的家长们,会不会觉得很后悔、不值得?


其实我觉得应该把目光放到整个人生的长度上。明明孩子很优秀,却进不了匹配的大学,反而那些实力不行,也不够努力的人,仅凭着特殊背景,就能低几百分进入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梦校。短期看来,是很不公平,让人绝望。但是人生很长很长,毕业后筛选迭代仍在继续。


通过照顾进入名校的人,毕业后,可没有人继续照顾他们,因为大家知道他们一路被放水被优待,门槛天然地低一些,所以会质疑他们的实力和专业性。


那些自身优秀却落选的孩子,一次失利不代表他们的人生止步于此,只要他们往后的人生里继续保持惯性,一样会脱颖而出。


家长们花了大量金钱、时心血,给予孩子良好的教育和精心的培养,这些努力并不会浪费掉。因为那是真正属于他们,谁也夺不走的东西,一定会在以后慢慢获益。


孟母三迁的故事,从古代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永远不会过时。


作者:桑桑姐,笔尖锋利,内心柔软,在正确与有趣之间,选择后者。个人公众号:腰线(yaoxian6)。


意犹未尽





........................................


【蓝橡树家长圈】家长的圈子决定孩子的人生高度!和数万家长一起,学习最新最全教育理念和方法;与数百位牛爸牛妈畅聊教育;线上线下家长沙龙提前占座。


长按复制ID, 添加好友, 申请加入

  • 学龄前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0022

  • 小学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0026

  • 初中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0031

  • 高中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002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