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上海最冷的时间最冷的地点,他们看到了什么?

新民眼 新民晚报 2021-01-23

最冷时间 最冷地方 逆风而行


昨天,上海发布气象史上首个低温橙色预警。今天早上,本市出现此轮冷空气影响下的极端最低气温:市区-6℃,郊区-8~-6℃。寒风凛冽的天气里,工程项目建设进度会不会耽搁?菜篮子供应稳不稳?群众生活出行还正常吗?带着这些疑问,新民晚报记者分赴临港、宝山、青浦、崇明等地,在最冷的时间里,感受最低的气温,记录下寒流中的暖心瞬间。此刻,外面天寒地冻,仍有不少人奔波在抗寒一线。他们逆风而行,用行动温暖了这个寒冬。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树木覆上地膜保暖 花卉有了避寒之处

崇明现场最低温-7.6℃

李一能/文 徐程/摄


明年5月,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将在崇明召开,目前诸多花卉苗木已经陆续入园培育种植。而这场突如其来的寒潮,是否会对它们造成影响?记者驱车前往花博会园区一探究竟。


“不耐冻”受特殊照顾

    

昨天下午,从市区行驶到崇明花博会园区,大约要1个半小时的车程。还没有进入崇明岛,在上海长江大桥上已经能感受到这场寒潮的威力。桥面上路况非常好,但车辆都开得很慢。原来伴随着寒潮,桥面上刮起了横风,重心较高的车辆会感到明显位移,速度一快,开车就如同开船,一路颠簸不止,必须用力控制方向才不至于跑偏。

    

来到崇明岛,沿着陈海公路一直向花博会园区工地行驶,眼看着显示屏上车外温度一直在下降,从市区出发时还是-2℃,进入崇明岛后已经跌到-4℃左右。而根据天气预报,崇明会在1月1日前迎来-8℃的最低温。

    

■ 崇明花博会智能大棚室外温度约零下4.7度


进入正在建设中的花博会园区,在室外受到特殊照顾的,主要是不耐冻的苗木。花卉组工作人员已经用草绳和薄膜包裹主干和大枝,园区内7万株左右树木均已覆上地膜保暖。

    

陪同记者入园的保安说,寒潮到来后,他们加强了巡查力度,特别是在29日深夜,园区刮起大风,保安们骑着电动车,顶着风雨严寒在园区巡视,对树木倒伏等突发事件及时报告处置。此外,他们也提前准备了各种应急保障物资,以备不时之需。

    

记者在车外和保安聊了几分钟,就感觉寒气从四面八方渗入身体,即便风还不算大,但很快耳朵就失去了知觉,人止不住地发抖。岛上特有的冷风水汽充沛,此时能明显感觉到它的威力,即便穿着羽绒服也不顶用。


棚内棚外两个世界

    

今天早晨,感觉风没有昨天大,但气温更低,车内温度显示为-7℃,车里放了一晚上的水已经结冰。

    

记者再度来到花博会现场,进入花卉的避寒之地——一个占地7万平方米、非常壮观的智能温室大棚。走进大棚,暖意扑面而来,感觉一门之隔完全是两个世界,外面的温度在-5℃左右,而暖棚则通过一台锅炉将管道中的热水输送到各处,把暖棚加热到20℃左右。

    

■ 上海花卉集团花博会现场负责人王琼正在智能大棚内查看花卉的生长情况


光明集团下属上海花卉集团花博会现场负责人王琼介绍,目前该暖棚只启用了一个大棚,有五六个品种40万盆左右的花卉正在培育中。先期进入暖棚的都是开花周期在五六个月左右的品种,从现在开始培育到花博会开幕,正好可以盛开。随着会期临近,其他品种开花周期时间较短的花卉也即将入棚,到了明年3月,所有大棚都会启用。

    

王琼说,这座大棚除了让花卉有一个避寒之处,其智能还体现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让不同花期、不同生长周期的品种同时开花,起到调控作用。普通的大棚不能加温,不能加水分,各方面都依赖人工,但智能大棚可以通过电脑和全机器化控制好花卉生长,保证花博会顺利召开。 


混凝土上加盖棉被 “追云保安”巡守大堤

临港 现场最低温-6.2℃

杨欢/文 陈炅玮/摄


寒潮来袭,申城温度骤降。一夜风雪过后,天气转晴,但风力仍然强劲。昨天一早,记者来到临港,这里靠海,空气潮湿,温度比市区更低。在户外,即便穿上最厚的保暖装备“全副武装”,也耐不住刺骨的寒风在脸上“拍打”,站上几分钟,人就被冻得手脚发麻。


雨水汗水打湿衣服

    

在两港大道快速化工程建设工地上,有一群人正与“寒潮”赛跑。为了不耽误工程进度,减少寒冷天气对项目建设的影响,建筑工人们换上防寒服,在0℃以下的户外作业,为刚浇筑的混凝土加盖棉被。他们的脸颊被冻得通红,手上的活却一刻不停,厚厚的衣服几乎湿透:外层被雨水打湿,里层被汗水浸透。

    

“我们负责的这一段跨线桥施工进入到关键阶段,顶板混凝土刚刚浇筑完,寒潮就来了。幸好公司提前有准备,加购了一批薄膜土工布。从29日下午5时到30日凌晨,工人们顶着风雪连夜铺设,就是为了保障混凝土在恒温条件下凝结到预定强度,工程不受寒潮影响。”爬上脚手架,中建八局两港大道项目三工区技术负责人孙承泽正和同事一起检查薄膜土工布的铺设情况。


■ 两港大道快速化工程建设工地上,工人们顶着风雪加紧在新浇筑的混凝土上铺设棉被,帮助工程不受寒潮影响。


由于周围没有建筑物遮挡,站在桥梁上,寒风从四面袭来,孙承泽几乎寸步难行。“我们在建筑工地上风吹日晒,糙惯了,所以天气寒冷还能接受。关键是,站在高处风太大,我这个体重走路都有些艰难,迈出去的腿像是被人拽住往后扯。所以趁着白天天气好,大家更得加把劲,弄完最后的收尾部分,晚上才好安心躺被窝。”

    

两港大道快速化工程建设分为三段进行。孙承泽负责的北段(S2-大治河)跨东大公路节点共设计有三跨,由24节钢结构箱梁组成,其中最大跨度达66米。“我们有明确的工程节点,整个吊装周期持续52天,2021年2月1日完成吊装合龙。所以天气寒冷,我们也不能放松,要赶在温度降到最低前铺好保温被,确保混凝土凝结。这样,气温回升后,后面的进度也不会被耽误。”孙承泽告诉记者,为了应对寒潮来临,工程队早已提前制定了专项应急预案:为施工人员发放冬季防风保暖服;调整混凝土的配比,针对低温天气增加防冻剂,确保混凝土自身性能抵抗低温;采购专用保温被,保证混凝土顺利度过寒潮;采购专用融雪剂,确保道路畅通。


公园执勤无心拍云

    

天气严寒,项目建设却热火朝天。车子继续往东开,沿途见到的行人愈发少了。到了滴水湖,景观步道上难觅一人。不过,在这里,记者见到了颇为壮观的一幕——湖边的栏杆上挂满冰凌,阳光透过,如钻石般璀璨。美丽“冻”人的景色,让记者忍不住驻足观赏,但站了没一会儿,从脚趾传来的刺痛感把思绪瞬间拉回现实。

    

■ 滴水湖边处处银装素裹


为了测量最低温度,记者来到海边的南汇嘴观海公园。原以为这里风大,不会遇到什么人。但刚走上沿海大堤,就迎面遇上了正在巡逻的李国强。他是一名保安队长,在南汇嘴观海公园执勤,每天都要沿堤巡逻,即便寒潮来袭也不例外。

    

“这里是开放式公园,靠着海边,经常会有游客来玩,我的职责就是要守护好大家的安全。这两天风大,到了晚上光线暗,潮涨潮退看不清,滩涂上全是碎石、杂草,很危险,所以我得出去多巡逻几趟,如果遇到逗留在岸边的人,也好及时劝返。”李国强告诉记者,1月1日举行的临港迎新跑活动的终点站就设置在南汇嘴观海公园,目前已有一批设备被运至现场准备布置,巡查另一方面也是检查设备有没有损坏。

    

■ 保安队长的李国强在南汇嘴观海公园的堤坝上巡逻


李国强是本地人,一直生活在海边。平日里,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他还有个爱好——站在南汇嘴观海公园拍摄临港的云。因为越拍越专业,李国强被摄影爱好者送了个外号“追云保安”。“在海边站岗的时候,我就喜欢看天上的云,有人问我云有什么好看的,他们不懂这里面的门道。地上有什么,天上就有什么。”他告诉记者,自己对云的感知力来源于父亲的影响,“他看云识天气比天气预报还准,什么云下雨、什么云天晴,一说一个准。”

    

最近,寒潮来袭,李国强要时刻盯着沿堤的情况,便没心思拍云了。他说:“追云是为了记录临港的美。如今,夜巡大堤,追风也很酷,毕竟守护临港人的安全更重要。”   


连体大棚五重防护 旺季抢摘新鲜草莓

青浦 现场最低温-6.7℃

屠瑜/文 郭新洋/摄


-6.7℃!早上6时许,天还蒙蒙亮,青浦白鹤草莓产业园内,大风咆哮着,猛烈地拍打着一排排连体大棚,侧面薄膜直往外鼓,发出哗啦啦的声响,像海浪翻滚,但大棚依然纹丝不动。大棚旁的一条条水渠已经结了厚厚的冰,一根根白色的排水沟管道上结起冰柱,有些冰柱长达40多厘米。记者被风吹得感觉站都站不稳,冻得牙齿直打颤,身体直哆嗦,拿着手机拍照的双手已经僵硬通红。


■ 排水沟管道上的冰柱长达40多厘米


实时监控温度湿度

    

7时整,开工第一件事——采摘草莓,时间比天暖和时晚了2个小时,“太早的话湿气太大,不利于采摘”,记者跟随上海源怡种苗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军明来到3号大棚。120米宽、70米长的连体大棚内,草莓被白色的无纺布覆盖着。“这些无纺布是专门为了抵御这次寒潮新增的保温措施,苗的抗寒性还可以,主要是影响花和果,夜间棚里水汽大,无纺布防水透气,湿气能排得出,温度能保证,避免霜打在草莓上,也阻止流动的冷空气打上去。”唐军明解释道。


■ “草莓阿婆”在大棚里抢摘新鲜草莓


据介绍,包括无纺布在内,大棚水平方向一共有五重防护措施。第一层是黑色的外遮阳网,除了夏季遮阳外,严寒天气会打开防止霜冻;第二层是大棚顶膜;第三层用棉被材料做成的内保温;第四层就是无纺布;第五层是黑地膜。大棚四周边缘方向是两层防护措施,分别是大棚薄膜和大棚内膜。下午4时许会早点关棚,让太阳的热量保存在温室里,热量积蓄得越多,温度越能得到保证。大棚内一根柱子上有个温湿度传感器,10分钟读取一次数据,唐军明手机上装有一个微信小程序,可以实时查看数据。“这种天气短时期影响不大,但长时间的话,对草莓的生长非常不利,如果严寒再持续的话,会采取其他成本更高的加温措施。”


新鲜草莓运往市区

    

家住附近响新村的68岁“草莓阿婆”周美文每天早上都会提前来。她说:“我以前家里就是种草莓的,现在不种了,来这边工作,一天8个小时,种植、采摘、分装都做,感到很开心。”

    

采摘时,记者看到工人们首先掀开无纺布,一颗颗草莓探出小脑袋,白色的小花间,有些白色的草莓还未成熟,而成熟的草莓鲜红透亮,娇艳欲滴。这个大棚里四分之一不到的是“海丽甘”,多数是“红颜”,外形上看差不多,主要是口感上有差别。记者品尝了一口刚采摘的“红颜”,水分丰富,肉质鲜嫩,甜味在咀嚼中慢慢释放,带有一丝酸味。而“海丽甘”口感更糯,颜色比“红颜”要暗一点。

    

■ “草莓阿婆”在分拣装箱


8时许,工人们带着采摘下来的草莓来到分拣室集中力量分拣。分拣室内充满着沁人心脾的草莓香味,工人们熟练地把品相一致的草莓装在不同规格的盒子中包装好,目前有3个包装品种——“红颜”“圣诞红”“海丽甘”,都贴有绿色食品的标志。

    

10时许,装上第一车的草莓被运往市区商场超市……

    

白鹤镇是“中国草莓之乡”,2018年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这个产业园种植面积100亩,90%以上的产量都是供应市区的。为了保证每天新鲜供应,我们坚持每天保质保量生产,这几天正值高峰期,园里一天的采收量在七八百斤,目前公司订单量在500斤左右,300斤左右走市场批发渠道,天气对产量的影响还看不出来,后面几天会逐渐显现。”唐军明盼望寒潮快点过去。


走街串巷救助“露宿”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宝山 现场最低温-6.5℃

吴健/文 李铭珅/摄


昨夜今晨,记者在宝山徒步于寒风中,身体的不适暗暗告诉自己:“走快点!”但记者所跟随的宝山区“三合一”联动救助小组是不能随便“快”的,他们实地巡查,尽可能帮助街头露宿人员。“不遗漏,是我们最大的要求。”区救助管理站副站长杨勇峰说。


巡查就怕“挂一漏万”

    

民政救助考验的是耐力与细心。早在寒潮来临前,宝山区民政、公安、城管等部门就将救助站的避寒安置措施安排到位。记者从区救助站出发时,特意用温度计记下已有受救助者入住的房间的温度——24℃。

    

昨晚出发的联动小组有两支,一支巡查车站码头、地下通道、桥梁涵洞等露宿者易出没的地点,发现一个、救助一个;另一支则根据各街镇志愿者日常巡查中发现的目标人群,晚上重点巡查,提供帮助。


■ 救助小组找到一位拾荒老人


当救助队员巡走于吴淞、杨行、通河等地时,温度计显示气温已跌到-5℃。记者跟杨勇峰谈起刚才“24℃温暖”的吸引力时,有着22年救助工作经历的杨勇峰却保持着谨慎:“露宿者是诉求复杂的群体,他们中有不愿救助、不愿住进避寒场所的情况。”同行的城管队员臧常洲告诉记者:“有些人习惯了流浪生活,觉得进救助站会被‘管头管脚’,不自在。换句话说,我们和他们不在一个语境上。”

    

这种情况出现了。根据志愿者提供的线索,民政、公安和城管人员组成的“三合一”小组赶到有露宿者的通河新村某立交桥,目光所及,人不在,但生活物品俱全。“救助站其实跟这个对象接触过几次,一直关注他,我们还跟街道打过招呼,争取他能搬到站里暂住,可他还在‘打游击’。”杨勇峰的话语中透着无奈,望望温度计上的标识,“已经-5℃,我们真的不放心,不怕十访九空,就怕挂一漏万。”为了不耽误后面的巡查,服务队员把棉衣棉被放到这个露宿者呆过的位置。“我们有大致的判断,他还会回来。”杨勇峰边说,边把救助联系卡交给附近24小时便利店里的营业员,让他们发现对象,就给救助站打电话。


劝说成功一阵欢呼

    

“让露宿者来救助站,最关键的本事是沟通,我们光从人情的角度去劝人家‘瞧这么冷,你扛不住的’,这未必管用。”杨勇峰告诉记者,“很多时候,你得设身处地站到他们的角度想问题,让他们明白进救助站或去旅馆栖身,不光是政府的关怀,更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在大场镇一个工地里,“三合一”小组碰到一名年纪颇大的露宿者,此人是另一种状态——流浪乞讨算不上,但平时在周边收废品,为了省住宿费,就在工地里搭起简易棚屋,里面塞满杂物。寒潮前,救助人员已找过他,他仍不愿离开,只承诺马上搬到出租房去。这一回,记者看到,三四平方米见方的简易棚里,他给自己盖了5层被子,可房子还是四面透风。“你不能这样,瞧瞧多少摄氏度。”小组里的干警特意从记者手里拿过温度计,“你看,现在外面温度-5℃,你呆在这里,容易感冒,生病了怎么出去收废品?搬到房子里住吧,不用你掏钱。”面对这些,对方只是呵呵笑着说“没事没事”。杨站长抱着希望继续规劝,老人用浓重的外地口音说:“我答应,明天一定搬,谢谢你。”为了后续巡查,队员们只好把御寒用品和食物送进简易棚,临走时还用力把挡风的波纹板扶正。

   

■ 救助站内,工作人员为救助对象吹干头发

 

“希望你们再去找找这个老人,设法让他搬走。”路上,杨勇峰不停地用手机跟大场镇民政科的同事联系,让他们再去劝劝。“有用吗?”记者问。“多试试,总归起点作用。”杨勇峰用手摸了摸手机上的汗渍,“这么冷的天,手机都耗电那么快,老人呆在外面,心里总是悬着。”快到凌晨时分,杨勇峰口袋里只剩一格电的手机突然响了:“杨站,老人跟我去住旅馆了,你放心吧。”顿时,大家发出一阵欢呼,此刻温度计的刻度定格在-6℃。“你知道我心里的感受是多少摄氏度吗?”杨勇峰告诉记者,“就是你刚才念叨的24℃。”

    

24℃,这是2020年冬日里的“最佳温度”!



新民眼工作室   

编辑 | 顾莹颖  龚紫珺 视频编辑 | 黄于悦


推荐阅读


觉得不错
下方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四连击👇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