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金刚”等传统上海早点越来越少,10名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呼吁保护挽救
各种特色小吃往往是一个城市的名片,而早点更是城市烟火气的体现。“但现在包括‘四大金刚’在内的传统上海早点濒临消失,比如麻球、糖糕、包脚布、羌饼,还有老虎脚爪、酒酿饼、带鱼饼、香脆饼,恐怕现在的年轻人或者新上海人可能听都没有听说过。”出席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陈新等10名委员联名提案,呼吁保护和挽救传统上海早点。
陈新介绍,目前,上海市民可以选择的早餐场所主要是各类中西快餐店、面包房和包子铺,基本不包含上海元素。疫情前,在一些居民区还能看到卖上海最典型早餐“四大金刚”的铺子(虽然粢饭团往往被粢饭糕取代,其实两种完全不同),但是总量越来越少。此外,在家门口不远处就能找到一家好吃的生煎馒头摊位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过去自己拿着锅子排队等生煎的场景不复出现。
杨建正 摄
“连上海最普通的早点‘四大金刚’和生煎馒头都沦落到如此地步,更不用说其他过去常见的早点了。”陈新对过去经常吃的麻球、糖糕、包脚布、羌饼等情有独钟,但他发现,这些传统上海早点几乎消失殆尽。过去很普通的油墩子和葱油饼,现在也变成了稀缺资源,往往只能在远离市区的旅游景点,才能寻觅到它们的踪影。而在市区,但凡有味道好一点的摊点,立刻就会成为网红景点,吸引众多顾客前去打卡。他认为,“承载着老一辈上海人记忆的这些上海早点,亟需受到保护性抢救,相信它们仍然具有相当的市场价值。”
随着疫情逐渐平稳,人民生活正在恢复正常,城市的烟火气将重新聚拢,因此,现在是保护和挽救这些濒临消失的传统上海早点的好机会,陈新等10名委员在联名提案中建议:
有关部门开展相关调研,确定一批传统上海早点名录;鼓励和扶持一批居民区附近的家门口早餐店,适当降低开店门槛,确保现在仍然具有一定知晓度的“四大金刚”和生煎馒头等上海早点,不会继续萎缩;恢复甚至增加流动早餐车的数量,鼓励其优先提供传统上海早点。
寻找能够制作濒临消失的传统上海早点的师傅,鼓励和扶持他们将制作技艺传承下去,有条件的可作为非遗传承人或者为其设立工作室。通过媒体宣传,或者通过举办上海传统早点制作大赛的方式,让上海市民了解上海传统早点,推进上海传统早点的保护工作。
新民晚报原创稿件
记者:江跃中 方翔 解敏
编辑:李争
推荐阅读
觉得不错
下方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四连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