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前的求助信中,伍童说,自己的一只眼睛已经完全失明,另一只眼睛视力也在下降,所以想在失明前,看一看自己的儿时照片。老照片征集活动发布之后,在各方为完成伍童心愿积极奔走之时,也有网友呼吁,一定要保住伍童的另一只眼睛!
得知伍童视力恶化的情况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主动伸出援手,愿意为他提供爱心救治。昨日,新民晚报记者陪同伍童一起前往医院,由新华医院眼科主任医师辜臻晟为伍童进行了专家会诊,经过一系列专业而细致的检查和诊治后,得出的结果是:伍童的右眼高度近视,眼底视网膜和黄斑萎缩,左眼屈光不正,并无大碍。”辜臻晟解释,通过检查发现,伍童的右眼因为是先天性的发育不良,时间太久已经无法救治,不过左眼目前检查下来情况还算不错,之后可以佩戴眼镜进行视力矫正,不会有失明的危险。经检查,伍童右眼高度近视,眼底视网膜和黄斑萎缩;左眼屈光不正,并无大碍。采访对象供图
得知眼睛的诊断结果,伍童也非常高兴,并对医院和医生表达了衷心的感谢。他说,一路走来,身边好心人的关怀让他倍感温暖,也给他的人生增添了很多色彩。
伍童讲述,自己的人生前20年在儿童福利院生活,回归社会后第一份工作是在静安区的一家敬老院,当时敬老院的院长和同事们都很关心他。“有位阿姨得知我是孤儿特别关心我,她在下班时还特意带我坐地铁一起回家,这也是我第一次体验坐地铁。”伍童回忆,这位好心的阿姨还邀请他到家里做客,给他做了酱油蛋红烧肉,特别好吃。之后阿姨经常带伍童一起回家吃饭,把他当家人一样。后来,伍童又被安排到一所中学,负责给学生整理自行车,学校老师得知他的情况后都对他特别照顾。“有位老师叫周燕,她的女儿叫张佳雯,逢年过节他们一家人邀请我去他们家做客。”伍童记忆深刻,初次去老师家很紧张,“后来她的女儿叫了我一声‘哥哥一起吃饭了’,我当时听了特别暖心,有人叫我哥哥了,这种感觉真好!”目前,伍童在南翔镇工作和生活,他说,自己过得挺好,没有什么困难,唯有感恩,感恩那些帮助过他的人。伍童最初的心愿其实有两个,一是能看看自己的儿时照片,二是借着老照片的征集,重新找回那段温情记忆,捐献给儿童福利院作为影像资料留存。
在新民晚报发起老照片“征集令”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包括上海市档案馆等机构,也查找相关档案,找到了一些老照片。经过历时数天的“地毯式搜索”,终于在新民晚报摄影记者陈正宝的珍藏胶卷中,找到了伍童的身影,随之找到的,还有大量记录29年前上海“好心人,请您抱一抱孤儿”爱心活动的现场照片。部分照片通过新民晚报融媒体平台发布后,也激发了上海市民的群体记忆,反响热烈。今天又收获好消息,一名热心市民也从29年前的珍藏胶卷中,找到了三张伍童的儿时照片,还是彩色的!
这名热心市民叫任国强,是中国新闻摄影协会会员、上海摄影家协会理事,在看到新民晚报发起的老照片征集活动后,也想起了29年前的往事。“那是1994年,我当时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参加了一个摄影沙龙活动,响应‘抱一抱’爱心活动,深入儿童福利院和志愿者家庭拍摄。”任国强回忆,那一年他和同伴们拍了很多福利院孤儿的照片,后来还在上海工人文化宫做了专题展。
从当年拍摄的照片中,任国强经过仔细查找,终于找出了3张有伍童身影的照片,其中两张还是伍童带领同学们一起做广播体操的特写照片。照片中的伍童胸前戴着鲜艳的红领巾,伸直了双臂,就像一只展翅飞翔的小鸟。任国强也嘱托记者一定要将照片交到伍童手中,满足他的心愿。
伍童收到这份特别的“礼物”后也非常兴奋,他一眼认出,这三张照片就是在儿童福利院的“真禅学校”拍的。蓝白相间的墙壁,红色的栏杆,还有水泥地操场,都让人倍感亲切。“那时候我因为广播操动作标准,还当上了学校里的领操员。”伍童自豪地表示,没想到这样的“英姿”也能被记录下来,真的是喜出望外。
每一张老照片,都承载着这座城市的记忆。对此,新民晚报也分别联系到上海市儿童福利院和上海市档案馆,表达了照片捐赠的意愿。两家单位均欣然表示,愿意接收这批老照片,作为珍贵的档案资料留存。
新民晚报原创稿件
记者:李晓明
编辑:李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