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群人,在上海玩一种很新的东西!领头的滔滔不绝,身后的聚精会神,名额每次都秒光

新民晚报 新民晚报 2023-04-19
当你穿行在上海
有没有看到过这样一群人:
头戴耳机
走走停停在大街小巷
对着一栋栋老建筑仔细端详
领头的人滔滔不绝
身后的人聚精会神

一走一过间,弄堂口的光
过街楼的影,石库门的雕花
角落里的流言,历史的褶皱
在行走间俯拾皆是
岁月的故事在脑海里肆意驰骋


当“网红地”越发拥挤
当“打卡热”风靡申城
有些人似乎更渴望与城市进一步交流
让自己和这片土地产生更深的连接


上海街头
悄然兴起的“城市考古”

4月9日下午2点,陕西南路地铁站7号口,“梧桐深处看房记”活动开始。

领队陈寒松给十多位市民分发了耳机,并交代了行走的路线,以复兴中路到复兴西路为主轴,途经衡山路、武康路、安福路等,去熟悉并品味衡复风貌区内的历保建筑。


所谓“城市考古”,又名城市行走,即“CityWalk”,这种概念的兴起源于想像当地人一样旅行,也就是“travel as local”的理念,据说最早在伦敦流行,著名的夜游路线“追踪开膛手杰克”就是“城市考古”的产物。

城市行走通常由专业讲解员带领,有计划地在一条独特的路线上漫步,从历史、地理、人文、风俗等各方面,感受一座城市鲜活的生命力。参与者不仅是外地游客,本地人也可借机重识。


陈阿姨是行走活动的常客了。作为一名“新上海人”,她出生成长在福建,2009年来到申城工作。“原本就是三点一线,家里和单位,偶尔去体育馆活动,没有机会好好熟悉城市的角角落落。”她觉得,退休以后好好品味这些老建筑,聆听一些往事,对“融入”生活的这片土地大有裨益。

记者发现,在社交媒体上有关上海的行走路线十分火爆,基本上每周的活动刚上线就会预约一空。


从“90年前的户型图”
了解“那时的公寓生活”

从伊丽莎白公寓户型图可以看到里面有多达5组楼梯,90多年前的洋房为何如此设计?

黑石公寓缘何叫‘Blackstone’?老照片里正门的三棵树如今还在门口。
克莱门公寓外表精致的砖工,是不是颇具现代装饰意味的美感?

配合发布在活动群里的老照片和户型图,陈寒松带领大家走走停停,巨细无遗地讲述着复兴中路上的法式公寓“三剑客”。同时,他还不忘给大家普及一下沪语。例如在黑石公寓的南侧本有一大块草坪,如今从黑石公寓上望下来,是一幢6层楼的老公房。

“在上世纪70年代左右,为了解决广大市民的住房困难问题,当时很多老式洋房里的草坪和花园,都被见缝插针地建造了公房。”他介绍,“阿拉管这种房子的选址方式,就叫‘插蜡烛’。”

关于老上海的片段透过耳机传来,看看手机中的资料画面,再看看眼前依旧如故的历史保护建筑,有的人啧啧称奇,有的人动情凝望,还有人主动接上陈寒松的故事,分享起自己了解的轶事。


在行走的三小时,这样的驻足与互动贯穿始终,欣赏一栋建筑从而了解它的“前世今生”,聊起住在里面的人发生过的事,复兴中路上曾经的点滴在心中留下印记,经由后人的想象仿佛也置身在那风起云涌的十里洋场。

行走在魔都:
越来越多人不再满足于“打卡”

考据上海老城厢里的马路、弄堂、洋房,甚至地上小小的井盖,陈寒松做了5年。最大的感触就是“行走的路线变多了,市民的热情更高了”。

比如3月到4月,他就安排了“金陵东路-骑楼下南风吹来”“七宝-蒲溪故事汇(沪语讲解)”、“复兴西路-梧桐深处看房记”“提篮桥-你可知北外滩不是我真名”“小湾·合庆-清风明雨向海隅”多场活动。报名的市民肉眼可见地变多,而行走路线如今也已经扩充到了70多条。


他感叹道:“随着上海发展变迁,有些东西可能随之消逝,有些东西再度焕新归来,我们做城市考古就是想大家去体验、去感知一座城的脉络,去抓住、去留存这土地的记忆。能感到各方面对于文化和历史的保护越来越重视,每年都有重新开放的历保建筑,以及行走的区域在扩大。” 


陈寒松和志同道合者在圆明园路上开设了一间“城考历史实验室”,今年1月策划了一场名为“1920生活志”的展览,还请到上海社科院的专家为市民分享地道的城中往事。而像这样颇具规模的“城市考古”民间组织,上海已经有十家左右。

市民的求知热情与城市的保护更新,让像陈寒松这样渴望记录与分享的人在城市行走中越行越远。近期《上海市城市更新行动方案》出台,其中着重提到了历史风貌魅力重塑,“营造可阅读的建筑空间,尊重和善待老建筑,做好活化利用,着力打造雷士德工学院、工部局大楼等城市新地标。”


欢迎你加入
“城市考古”的队伍
让我们行走之间
去读懂一座城市
热爱这片土地


新民晚报原创稿件
记者:萧君玮 董怡虹
编辑:李争




推荐阅读




觉得不错下方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四连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