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学年校长应该坚持的五个“不可能”与“可能”

教师博览 2023-09-18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汤勇晓语 Author 汤勇



      又是新的一学年,想到五句话,也就是五个“不可能”与“可能”,送给校长朋友们,也算是一种交流与期许吧!

        一、校长不可能办出人人满意的教育,但完全可能办出孩子向往的教育

      教育关乎着人,关乎着人的成长,教育是特殊的事业,它完全不等同于其他行业,诸如工业、消费业、服务业等。

      其他任何行业,都可以用“满意”与“不满意”做出定性判断。比如,生产出的产品,到饭店用餐,去宾馆住宿,打出租车去目的地,甚至在地摊擦皮鞋等,我们都能直观地做出是否“满意”的评价。

      而教育绝不是一件简单的“满意”“不满意”就能了的事。

      当下,人们对教育的认可与取向,往往看重的是分数和升学率,常常用分数和升学率的高低定义教育是否“满意”,甚至把分数与升学率作为评判对教育是否满意的唯一标准。

      孩子天性各异,禀赋不同。有的擅长考试,能获得高分;有的孩子有其他特长,在别的领域是佼佼者,但就是考试不行,没有耀眼的分数。

      学校办学条件有差异,生源也不一样,升学率固然有高低。那些地域优越、资源占尽、生源垄断的学校,理所当然,升学率独占鳌头。而对于不少条件差的薄弱学校,没生源,少资源,对于升学率捉襟见肘,自感“汗颜”。

      你说,我们的教育能做到人人“满意”吗?校长能办出人人“满意”的教育吗?

      校长如果为了追求人人“满意”,那就只能放弃教育规律和孩子的天性,拼死拼活地拼分数,没日没夜地拼时间,“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教”地拼生命。问题是,还是不可能人人考高分,校校有高升学率。到头来,既异化与扭曲了教育,最终也达成不了让人人“满意”的教育。
      校长虽然不能办出人人“满意”的教育,但我以为,校长完全可以遵循教育规律,捍卫教育良知,做有温度的教育,让孩子多些玩耍,多些调节,多些放松,多些闲暇,多些睡眠,多些快乐,让教育少些功利,少些浮躁,少些竞争,少些恐吓,少些束缚。
      这种孩子向往的教育,也是他们喜欢的教育,虽然做不到人人“满意”,却能做到让每个人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让教育回归本原,回归人性,回归常识,回到应有的发展轨道与逻辑上。



        二、校长不可能改变整个教育生态,但完全可能改变一所学校教育样态

      对于当下常常遭人诟病的整个教育生态,作为一校之长,可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你哪怕再有雄心壮志,雄韬伟略,也很难让其整体改变。

      但是校长完全可以立足这所学校,创新教育手段,变革传统教育模式,涵养教育情怀,用心用情引领团队,做真教育,真做教育,把教育做真,让这个校园流动的不只是生硬的条款,弥漫的不只是冰冷的分数,穿透的不只是压抑的气息,而是昂扬着一颗颗自信的头颅,飘荡着一张张欢愉的笑脸,闪现着一双双灵动的眼神,成长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生机着一派派蓬勃与盎然。

      一所学校的教育样态好了,就有了一个教育局部的春天;千万所学校的教育样态好了,就有了千万个教育局部的春天。千千万万个教育局部春天的聚集、汇合、叠加,就有了整个教育的花红柳绿,流光溢彩,春光明媚,春和景明。

        三、校长不可能让每一个老师都喜欢读书,但完全可能使自己坚持不断阅读

      把读书活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是当下发展教师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改变教育的一个基本抓手,更是校长履职尽责必须担当的一个神圣使命。

      通过书香校园建设,读书氛围营造,读书活动开展,其目的是让每一位老师都有一个好的读书习惯,都能自觉地拿起书来读,都能把读书视作生命中重要的事情,都能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存必须,一种生命状态。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教师群体尽管整体素质较高,但仍然存在差异。有的可能视读书为一种享受,把读书等同于像吃饭、睡觉、穿衣、喝茶一样,属于正常需要,理所当然,不可或缺,缺而有憾。而有的老师则可能迫于要求与压力,做做样子,一览而过,缺乏专注,应付一下了事。更可能有个别老师压根儿就不喜欢读书,读书于他而言,本身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他从来就没有正儿八经完整地读过一本书。
      这当然不是校长的初衷,也不是校长所愿意看到的,但对于一个现实的群体,往往就是如此。校长能够尽己所能,尽力引领并推动教师读书,就居功至伟,问心无愧。

      我以为,校长虽然不可能做到让每一个老师都喜欢读书,但校长完全可能让自己成为一个读者,成为一个真正的悦读人,成为学校的领读者。

      因为校长理应是书生,是读书人,校长的书柜装着学校的未来,校长的书桌藏着师生的精气神,校长的阅读量决定着自身本领过硬的程度,决定着学校发展的高度,决定着老师最终会不会都读书的广度。



        四、校长不可能让所有老师都有好的观念,但完全可能让自己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观念新,一新俱新。理念活,一活皆活。

      做教育果真不是条件好坏,资金多少,而是教育人有没有观念,有没有好的理念,有什么样的的观念,什么样的理念。

      试想,在过去的枪林弹雨、白色恐怖年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晓庄的茅草房里,不是同样办出了朴素教育、平民教育、生活教育了吗?

      当下凡是用钱解决的教育问题,都解决的差不多了,为什么教育问题仍然那么多呢?我觉得,还是缺少应有的观念与理念的支撑。

      老师理应有好的教育观念,用好的教育观念面对学生,面对课堂,面对教育教学。校长理应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帮助教师树立良好的教育观念。

      然而,一些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较深,不少旧的教育观念在固化中根深蒂固,一时半载要全部转变,难上加难,还必须假以时日,点滴浸润,逐渐改变。

      而校长,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领导者,是教师的精神导师,是教师教育观念的引领者与塑造者,先行者与示范者,校长必须具有先进而科学的办学理念。

      我一直坚持,学校办学条件有差异,教育基础有好坏,但是校长追求一流的办学理念却没有先后。一个卓越的校长可以容忍条件与基础,资金与项目上的不足,但绝对不能容忍理念上的陈旧与落后。

        五、校长不可能把控他人的光阴,但完全可能把住自己的时间

       时光易逝,光阴荏苒。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以梦为马,只争朝夕。这些都是说时间的宝贵,时间管理的重要。

      一个人的差距在于对业余时间的利用。人与人的最终差异在于对时间的管理。对时间的管理,也就是对时间的科学规划,对时间的有效控制,对时间的充分利用。


      对时间管理的真谛,我以为不是管理时间,而是管理自己,管理自己的人生。大凡所有有建树和出类拔萃者,他们都是时间管理的高手,更是自我管理,自我人生管理的巨匠。

      校长对时间的管理,不外乎团队时间和自己时间两个方面。对团队的时间管理,我们可以做出一些安排和指导,提出相应干预和过问,但最终团队中每一个人的时间,我们无法完全控制,无法精准启动,无法任意叫停。

      但身为校长,我们完全可以把住自己的时间,不荒芜,不浪费,不拖延;可以决定今天做什么,今天不做什么;可以决定哪些事值得做,哪些事不值得做;可以决定先做哪件事,后做哪些事;也可以决定专注于某件重要事,或是放任自己在各种诱惑与干扰中随波逐流。

      这一切都是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决定,自己的选择。说到底,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对时间的管理,对自我的管理,对人生的管理,这是任何人都不能干涉和替你主宰的。

      明白这五个“不可能”与“可能”,或许新学年,就能够开启新征程,迈出新步伐,让教育以新气象走向美好未来!


来源:汤勇晓语编辑:刘   鹏     初审:余   华  
复审:方心田     终审:吕江虹投稿邮箱:1340863327@qq.com声明:本号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微信留言,我们将及时删除。

【读《教师博览》,做博览教师】
2023年《教师博览》,一定给你新感觉
《教师博览》邮发代号及定价:
文摘版44-70,8元/期,96元/年;
原创版44-76,8元/期,96元/年;
科研版44-32,10元/期,120元/年。
————————————————
《教师博览》,教育品牌!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jsblzzs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如喜欢,欢迎推荐到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