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袁照:课堂也要能是慢的艺术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柳袁照 Author 江南八子
风景是需要慢慢欣赏的,匆匆忙忙,功利地行走,在规定的时段内,必须完成规定的里程或行走完多少步数,那不是在风景里做的事,那似乎是“充军”。
放慢步履,走走、停停、坐坐,看一棵树长在悬崖边,盎然的树枝像欲腾飞的翅膀;看脚底下的山谷,一朵两朵白云聚集起来,然后三朵四朵,越聚越多,山谷成了云海。
或者坐上一条小船,在河上游荡,山的影子、树的影子、云的影子静静地倒映在水中,手伸出船舷,搅动涟漪,山的影子、树的影子、云的影子,一下子搅乱,倾斜、变形,然后模糊混沌。小船继续前行,前方的河上,再一次呈现刚才的情景,山的影子、树的影子、云的影子,倒影于水中,手还没有来得及搅动,一只水鸟从左岸飞来,扑腾一下,又向右岸飞去,河里山的影子、树的影子、云的影子,一下子打碎,打碎的影子,倏忽又从船下远去……
这样的经历,与其说是游玩,不如说是美的体验。
假如,匆匆忙忙,只是单纯地把它作为行旅,目不旁视,会得到什么感受?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古人面对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皆有所得。所谓“所得”即“感悟”,不沉浸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之中,不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融为一体,休戚与共,何来“感悟”?
人们对教育的认识越来越到位、越来越深刻,早已认识到教育是慢的艺术,急不得;早已认识到教育不是工业,而是农业,所谓农业,即慢,等待四季、等待阳光月光、等待和风细雨也等待风雨雷电,不能总是像工业运行,高速度高效益,由着人的意志可以立竿见影。可是,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之中,仍然我行我素。
落实“教育是慢的艺术”,应该落实在校园里、课堂上、课程中。这些年来,主导课堂的时兴的教育教学理论是“有效”、“高效”,追求有效、高效,就必须追求高速度、快速度,这本不错。提出时,国内教育普遍低效,效率不高,十多年过去了,这个问题有没有解决呢?有的地方解决了,有的地方还没有解决,有的学校解决了,有的学校还没有解决,有的老师解决了,有的老师还没有解决。
从某种程度上说,“有效教学”的理论并没有过时,并有现实意义。只是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在某些地方、某些学校某些老师那里,被窄化、异化,被利用来作为教育教学功利化的工具。
从这个角度说,我们宁愿不要“有效”“高效”,课堂高速运转、快速运转,初中三年课程,快速到两年半完成、高中课程高速到两年完成,甚至不到两年即完成,剩下来的半年时间、一年时间,用来一轮又一轮的复习,训练加训练,直至条件反射,学生像快速、高速旋转的“陀螺”,而每一次训练,即像对它抽一道鞭子。
今天的有效课堂或高效课堂,即是抽鞭子的作为。研究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即是研究抽鞭子的有效与高效。在课堂教学日益精致化、工艺化的背景下,我们提出能不能也能让老师上几节“低效”的课、“无效”的课?
让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真正体验教育是“慢”的艺术,真正体验在风景里徜徉的乐趣?——课堂可以是讲究速度的高铁,可以是一丝不苟的现代化车间的流水线,但是不妨也让课堂有几个片刻,哪怕几个瞬间,成为有风景的地方,成为能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走、停停、坐坐,悠闲自在地欣赏、品味风景的地方。
复审:方心田 终审:吕江虹投稿邮箱:1340863327@qq.com声明:本号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微信留言,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