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让孩子有责任感和目标?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炳翰轩 Author 太行过客
“ 我们为什么要有责任感和目标?”
班里总有几个这样的孩子,眼神忧郁,行动迟缓,对一切都没有兴趣;上课从不举手回答问题,课余也没有特别的活动和爱好,甚至对老师和家长的认可也毫不在意;没有主动的追求和做任何事情的积极——被动、冷漠,消极、迷茫。
两年前,班里一个孩子问我:老师,我这样刻苦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家长说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为了理想中的生活,可我的目标和理想中的生活就是活得轻松一点舒服一点,而不努力学习,放弃学习想做什么做什么不就已经实现目标了吗,为什么还要通过努力学习再实现目标呢?
不记得当时的我是如何回答的,但我知道我对当时自己的回答很不满意,我也就记住了这个孩子问我的问题。而当我读到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对“爱”的阐述后,我感觉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似乎找到了最好的答案。
我们经常告诫孩子要有目标,要为了目标而努力;但从来没有思考过,孩子为什么要有目标。是的,为达成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一定是需要付出辛劳的,甚至需要克制自己的欲望,是痛苦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斯科特·派克说,我们为什么愿意通过自我约束去承受人生的痛苦呢?因为有一种力量在推动着我们,这种力量就是爱。是人们自律的原动力。
我觉得他说得非常对。
谁都知道责任和目标会让我们摈弃可以让我们“享乐”的一切行为和习惯,但为什么要有责任和目标,是一个大问题。而斯科特·派克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他看来,我们在付出爱的时候,为了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贡献力量的时候,一定是出于自觉自愿的选择,即主动选择去爱,而不是一种被动的强迫。
这里,他谈到的主动性很重要,有爱就会有主动,例如上文中的孩子,如果至少爱父母,爱家庭,就可能会主动付出,积极付出,而不是冷漠和迷茫,当然,我们爱的对象很多,可以爱人,也可以爱国家,爱社会,总之,有爱就会有激情,也会有快乐。
持相同观点的还有弗洛姆,他在《爱的艺术》中也说过,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给予比接受更快乐,并不是因为它是一种被剥夺,而是因为在给予的行为中表示了我生命的存在。正是在给予的行为中,我体验到我的力量、我的财富、我的能力。
所以,让孩子有爱很重要。
首先,父母要为孩子做榜样,并影响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无论谈到教育的哪个方面,父母都需要以身作则,对孩子潜移默化。特别是“爱的教育”,因为,爱首先是一种情怀和态度,不可以命令,也不可以培训,最好的方法是感染和影响。
父母爱父母、爱家庭、爱工作、爱社会,每天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的是奉献的激情和愉悦,有积极的态度,不抱怨不消极少吐槽,多自律多努力,孩子就会受到积极的影响,成为父母的样子。
其次,尊重理解孩子,帮孩子不断拓展“自我界限”。
在斯科特·派克看来,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
心理学上有“自我界限”的概念。我的理解是,每个人在长大的过程中,会逐渐认识到自己身体和能力的局限性,从而有无助感和痛苦感。我们非常希望突破这种局限但又客观上受到限制,这就需要我们有“真正的爱”,来形成一种平衡。
对于我们成人是这样,对于孩子更是这样,作为老师和父母,要尊重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界限”,不然孩子就会狂妄自大;然而,又要帮助孩子不断拓展他的自我界限,也就是教会孩子与社会产生有益的联系,当我们生活在爱的境界里,自我界限不但会拓宽,还会淡化,就不会有无助和痛苦感。
弗洛姆说,母爱不仅要保护孩子的生命和成长,还要给孩子逐渐灌输对生命的热爱:活在这个世界上是美好的,做个小男孩或小女孩是美好的,而不仅仅希望活着就是了。
再次,对待孩子的成长,不宠溺,不疏离。
很多家长朋友可能会说,我家孩子不缺爱的,因为我们什么都想着他满足他。请注意,这不是“爱”,对孩子来说,这是“被爱”。
宠溺与疏离是父母爱孩子的两个极端,两种养育都容易形成孩子的“消极性依赖”。
这样的孩子过分依赖他人,他们不肯推迟满足感,先苦后甜,只贪图暂时的快乐,始终不能面对现实。他们从不考虑他人的需求,即使情感关系即将破裂,仍然我行我素,不肯做出改变。倘若情感出现问题,他们就会归咎他人,他们每每活在失望和沮丧中。但却认为是别人没有尽心尽力,他们容易忘记别人的好处,单单想到其缺点和不足,并为此感到消沉,产生怨恨。
所以,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说:真正的爱,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有效的敦促。
最后,鼓励并教会孩子成为“有联结感的社会人”。
要知道,每一个孩子必然长大,必然离开父母和家庭,走上社会;所以,不要认为教孩子为社会和他人奉献是一件愚蠢和得不偿失的事情,可能恰恰相反,教孩子成为“有联结感的社会人”,会让孩子一生幸福。
对此,弗洛姆和阿德勒的看法是一致的。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说,母爱的真正本质是关心孩子的成长,也就是说,希望孩子独立并最终与自己分离,母亲必须容忍分离,而且必须希望和支持孩子的独立与分离。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爱着的母亲,检验的标准是看她是否愿意承受分离,并且在分离后继续爱着。
而阿德勒在《儿童的人格教育》中认为,判断儿童或个体成长的标准是看他们是否表现出一定的社会情感。社会情感是决定一个人正常发展的关键和决定因素。任何削弱儿童社会情感的事情都会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发展。如果母亲经常把儿童束缚在家中,儿童就会与他人“隔离”,从而形成低级的社会兴趣。如果母亲在家庭中保持一种合作的气氛,儿童就会比较容易形成社会兴趣。
所以,从小教会孩子与他人分享,带孩子做志愿者,真诚且积极地爱他人爱社会,更为重要的是想方设法让孩子懂得换位思考,体会分享的快乐,享受到爱的快乐和幸福。
越是浮躁物化的社会,爱就越容易成为奢侈品。只有让我们的孩子拥有真正的爱和爱的能力,他才会在人生的旅途中享受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复审:方心田 终审:吕江虹投稿邮箱:1340863327@qq.com声明:本号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微信留言,我们将及时删除。
【读《教师博览》,做博览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