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岛:摄影是我的另一只眼

慧田哲学 2021-09-30

北岛在爱上写诗时,就已经爱上摄影了。在他看来,摄影和写诗一样,刻意做往往做不好。“有的时候你在找它,但怎样也找不到,只有它也在找你时,你们才相遇了。”


北岛的摄影和诗歌风格比较统一,都偏阴郁。他说他大概骨子里就属于“阴影”的,与光明对立。摄影对他而言,并非记录事件,而是复刻情绪。


北岛摄影作品

本文转自《设计与哲学》,ID:PhilosophyDesign

摄影与写诗

沈祎:先谈谈您是何时开始摄影的吧,怎么会喜欢上摄影的呢?
 
北岛:我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喜欢上摄影,为此给自己买了第一台照相机——捷克的爱好者牌双反,八十块钱,委托店的二手货。那时候拍的差不多都是同学亲友聚会的场景。再就是那时我当建筑工人,给师傅们免费拍全家照。比较职业的摄影经验开始于1974年秋天,我在北京六建三工区的特种钢厂工地干活。
 
工地宣传科想搞一个“抓革命、促生产”的摄影展览,听说我经常给师傅们拍照,就来找我。我很高兴,首先是可以逃避繁重的体力劳动,我是铁匠,整天抡大锤,再就是盘算着怎么借这个机会完成构思中的一部中篇小说。在跟宣传科干事谈条件时,我满脑子想的都是这部小说。我提出首先要建一个暗房。因为当时的写作条件很差,跟众多师傅一起住工棚,晚上一到点就拉灯睡觉,我把自制的台灯遮得严严的,还是怕影响人家,而暗房意味着独立的写作空间。他们居然同意了,反正也弄不太懂暗房是怎么回事,就建了一间二米见方的木板房,还根据我的要求,把窗户用黑红布双层窗帘遮得严严实实,门倒插。一个多月间,我完成了中篇小说《波动》的初稿。这一段,我在关于七十年代的回忆录《断章》中有详细记载。

北岛作品《梦中时刻》
说来我的文学创作和摄影是同步进行的——那年月写作受限制,幸好有了这么个暗室,让我保持地下状态。工地干部每次想进来,我就说正在冲胶片或洗照片,等我收拾停当,布置好工作现场,才把他们放进来。他们不懂“高科技”,就被唬住了。在准备摄影展览的同时,我完成了中篇小说的初稿,还写了一些诗。

我写诗也是这样,我不太强调诗歌背后的文化意义,那样往往反而限制诗歌本身的自由。一个美国诗人说过,诗歌是在语言中发生的事件。以此类推的话,那么摄影是在影像中发生的事件。
 
沈祎:作为一个诗人,您这种个人化的视角是否多少受到“文学背景”的影响呢?
 
北岛:我觉得创造性有多种多样的表现方式,它们之间密切关联,只不过媒介不同而已。而照相机给诗人提供了另一种媒介,就像是另一双眼睛。摄影和诗歌的关系没那么直接,但另有优势。诗歌主要的元素之一是意象,包括“意”与“象”两部分,也就是说是与意念相关的物象。而摄影更直接,没有语言障碍,直接抓到物象本身。
 

北岛作品《水墨》


沈祎:前面您提到自己经常拍一些局部的、抽象的东西,这些影像出来之后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您自己是如何诠释的?
 
北岛:我的一些照片都发在《书城》杂志上。他们让我写所谓的“摄影手记”,我在其中写的几乎都是关于拍摄的环境与情绪,而尽量不对作品作出诠释。这一点上我赞同苏珊·桑塔格的观点:反对阐释。我自己拍照时往往与情绪有关,比如有一张是我在荷兰海牙火车站转车时拍的,我从火车站天棚上一块打碎的玻璃下经过,触动了我当时沉郁的心情,于是我返回,拍了几张。我1993年在荷兰莱顿待了有九个月,那段日子是我生活中非常困难的时期。2009年我再回去的时候已是十几年以后,当时心里有一种伤感。一个当年和我一起玩的汉学家接待了我,我们一块聊天,聊到过去的很多事。后来我心情很沉郁,拉着箱子在火车站走,突然看到那个玻璃上的裂口,那种感觉是一种“释放”,对于当时特别压抑的心情的释放,拍完后我的心情居然好转了。虽然后来照片发表的时候我还是做了点“解释”,但是我现在觉得那个解释是有点多余的。所以,摄影有时和写诗很像。你和你的摄影对象常常处在互相寻找的过程中。有的时候你在找它,但怎样也找不到,只有它也在找你时,你们才相遇了。这和写诗有点像,你刻意想写往往写不好。依我看,真正好的摄影作品就是一种相遇的过程。

北岛作品《窗口》

情绪与记忆

沈祎:照片有一个功能就是帮助我们贮存记忆。但是您前面也提到,自己拍的照片大多是不带地域特征的。那么,多年以后您再翻看以前的照片,会不会引起某种记忆的恍惚感,可能自己都不晓得当初是在哪里拍的,拍的是什么东西了。
 
北岛:不会。情绪也是记忆的一种,甚至是更深刻的记忆。我拍的那些“局部”的照片,我都能马上想起来,连同当时的环境、气氛。反而是很多和情绪无关的事件容易忘记。
 
沈祎:似乎拍照的时候您的心情都比较忧郁,是只有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才拍照么?
 
北岛:我心情好或不好的时候都拍,但出来的效果会不同。比如我有一张作品叫《家》,是在墨尔本的一个博物馆门口拍的。我觉得自己真的走到天涯海角了。那天,一个朋友开车送我去博物馆,但很倒霉,博物馆关门了。我看见博物馆玻璃上的水帘,隐隐透着里面的灯光。本来环境就已经很暗了,我还减了两挡曝光,强调那种特有的幽暗。我面对玻璃站着,可以看到自己的身影,于是把相机放在胸前拍了几张。后来我给这张照片题名为《家》,因为那感觉特别像我梦中的家,很虚幻,很神秘,只有模糊的房子和窗户,还有一点微弱的灯光。
 

北岛作品《家》

沈祎:可是那种调子比较阴郁,您觉得那是您心目中“家”的感觉?
 
北岛:是梦中的家。其实我漂泊这么多年,早就没有原来意义上的那个“家”了。毕竟有一个梦中的家,存在于我的诗歌和摄影作品中。
 
沈祎:拍照和写作比起来,您觉得哪一个媒介更能释放个人情感?
 
北岛:(笑)你的问题别那么严肃,我哪里真是什么摄影家,只是个业余爱好者而已。我有时在旅途中会感到无聊,拍照是我打发无聊的一种方式。
 
沈祎:除了前面提到的《家》和《无题》,旅行中还有什么拍摄的影像是记忆比较深刻的?
 

北岛作品《踪迹》

北岛:有一张照片是在印度拍的。那是2008年春天,我去新德里开会,会后组织者陪我们到恒河旁的瓦拉纳西小住,从那儿去了十公里开外的鹿野苑,即释迦牟尼第一次讲道的地方。离开鹿野苑,我们来到附近的达摩佛塔。塔高三十三米,大约建于公元五世纪,是考古学家发现的最早的砖结构建筑之一。我独自绕佛塔漫步,看见经幡飘扬。由于逆光,很难从数码相机屏幕上看到实际效果,我拍了两张,退到背阴处查看。错落交叠的经幡所呈现的色调,因逆光而神秘莫测,因风而生动。可惜发表出来,由于印刷质量差,这种生动的感觉全不见了。
 

寻找自己的摄影语言

沈祎:除了小数码相机之外,有没有尝试过专业级的数码单反相机?
 
北岛:其实我刚买了台大的专业数码相机,但由于我总是轻装出门,几乎没怎么用过。现在摄影器材的普及化,造成了人们拍的东西很少有个性。在过去,高级摄影器材非常昂贵,只属于少数的专业摄影师,而现在很多普通人都能买得起。举个很可笑的例子,每年国庆节,香港维多利亚港都要放礼花,沿尖沙咀这边的港湾,每隔半米就架着“大炮”,你算算,两三公里得架上几千台“大炮”。
 
实际上这种拍摄毫无意义,他们拍出来的东西几乎是一样的,不会有什么区别。这就是基本的悖论:现代技术普及化以后如何保持个性。
 
沈祎:如何才能保持个性?
 
北岛:首先,每个人要寻找属于自己的语言。摄影也是一种语言。找到自己的语言对于每个业余摄影爱好者来说都很重要。其实风景照不一定非得是明信片式的,但大部分人对此没有自觉的意识。我在澳洲时住在一个朋友家,他和太太每逢周末就开着车,背着全套的照相器材去拍风景照,这倒是一种难得的乐趣,但从摄影角度来说,他们连最普通的摄影杂志的水平都达不到。这是为什么?我们年轻时器材差,从没用过曝光表,但好处是,我们对光线变得特别敏感,而现在傻瓜相机都替你包办了,人们对光线的感觉变得越来越迟钝。我觉得拍照应该多用手动功能,这可以加强你对相机的控制力,达到你想要的影像效果。
 
沈祎:您觉得您的影像风格和诗歌风格相类似么?我之前采访过诗人王寅,他的影像和文字风格迥异,他自己也觉得摄影挖掘了他性格的另一面。
 
北岛:我觉得摄影和我的诗歌风格还是比较统一的,都比较……阴郁(笑)。我不太喜欢拍阳光明媚的东西。大概骨子里我就是属于“阴影”的,与光明对立。还有一点,摄影反映了一个人的好奇心。你看我都这么老了,还这么热爱旅行(笑)。

北岛部分摄影作品欣赏

《幕1》

《幕2》

《色调1》

《现代生活12》

 

本文摘自


书名:《重影》
作者: 北岛
出版社: 浙江摄影出版社
出版年: 2019-10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