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外幼儿园混龄教育的主要学习方式竟然是游戏!

2017-03-15 姜晨;曾彬 幼儿教育杂志


点击蓝字上方关注我们,获取更多专业信息...



混龄教育(Mixed-age Education,又译为Multiage Education)起源于十九世纪德国,现今美国、法国、荷兰等欧美国家也都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实施混龄教育。这些国家的幼儿园以混龄编班为主,年龄跨度包括学前儿童以及学前儿童与学龄儿童。对于学前儿童而言,游戏是主要的学习方式,因此混龄游戏是混龄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

混龄游戏促进儿童发展



从上世纪70年代起,研究者逐渐将目光转向混龄游戏,纷纷从社会性、认知和情感发展等方面对混龄游戏促进儿童发展的价值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混龄游戏对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 混龄游戏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有研究表明,游戏能充分促进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基于发生学理论研究儿童学习与发展问题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概念。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应与具有较为熟练技能的同伴合作游戏,而不是独自或与其能力相同的同伴活动。这是因为,在混龄游戏中,合作并非单纯地共同参与游戏,儿童在其中能学习与发展新技能,并较为深刻地理解与他人合作的意义。基于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哈佛大学心理学家Jerome Bruner提出了“脚手架”概念,它是指提示、暗示、支持或其他形式的帮助,能促进儿童向更高水平的活动形式发展。


在混龄游戏中,年长儿童往往具有较为熟练的技能,他们的年龄、兴趣、能力和思维水平都更成熟一些。活动中,年长儿童常常会无意识地采用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为年幼儿童提供“脚手架”支持,以促使其游戏水平的提高。例如,3岁儿童与同龄同伴游戏时,较多进行的是平行游戏,而与年长儿童游戏时,较多进行的是互动合作游戏。2岁儿童与5岁儿童共同参与假装游戏时,其假想能力远远超过与同龄同伴游戏时的能力。



✎‍ 混龄游戏促进儿童读写和计算能力的发展

游戏不仅反映儿童的认知发展状况,而且可为促进其认知发展提供新的机会与条件。儿童在游戏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问题解决能力的高低不仅决定了儿童能否顺利开展游戏。大量研究表明,混龄游戏对儿童认知发展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在混龄游戏中,具有一定读写和计算能力的年长儿童常常会将这些能力融入到与年幼儿童的共同游戏中,年幼儿童会被年长儿童在游戏中的读写或计算行为所吸引,进而在观察和模仿中获得一些读写和计算能力。


年长儿童会反复将超出年幼儿童理解能力的数概念暴露在游戏中。而且,学前儿童在混龄游戏中发生阅读或书写行为的次数远高于同龄游戏。另外还有研究发现,年长儿童与年幼儿童在数字或读写游戏中常常产生合作。例如,在计分游戏中,年长儿童会向年幼儿童解释如何计算游戏分数;在单词游戏中,年长儿童会大声朗读或告诉年幼儿童如何拼写他们想要的单词。

✎‍ 混龄游戏促使儿童产生强烈的责任意识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他认为人的情绪情感发展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并强调“社会—情感”环境在儿童情绪情感发展中的重要性。年长儿童常常会模仿父母或长辈产生关心和照顾家庭的行为。因此,在混龄游戏中,年长儿童总是会有意或无意地出现帮助和关心年幼儿童的行为。有研究表明,年长儿童往往更具责任意识,他们犹如经验丰富的“向导”,为年幼儿童提供“引导”。


例如,开展表演游戏前,年长儿童常常会扮演“服装造型师”角色,帮助年幼儿童设计并制作表演服装和道具;开展区域游戏时,年长儿童常常会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给年幼儿童讲睡前故事。此研究还发现,游戏中,年长儿童责任感意识越强,年幼儿童受到的帮助越大。



国外混龄游戏研究给予我们的启示




✎‍ 教师应成为混龄游戏的观察者与研究者


国外许多混龄游戏的研究是由幼儿园教师做的,幼儿园教师在儿童游戏时更容易成为观察者与研究者。目前,我国关于混龄游戏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来自幼儿园一线教师的混龄游戏研究数量较少,质量也不够高。我们认为,幼儿园教师较之于学者,更了解和熟悉儿童及其游戏,尤其是带混龄班的教师更有优势成为儿童混龄游戏的观察者和研究者。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引导他们立足幼儿园的教学实践,开展深入的混龄游戏研究。

✎‍ 混龄游戏需关注儿童发展的整体性


国外对儿童混龄游戏的研究较关注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在教学实践中,他们较关注混龄游戏对儿童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的混龄游戏研究大多关注的是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较少关注混龄游戏对儿童其他方面发展的影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我们要“关注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因此,幼儿园教师要努力丰富混龄游戏的形式和内容,以发挥混龄游戏对儿童整体发展的促进作用。



✎‍ 年长和年幼儿童游戏中都能建构有益经验


国外的许多研究表明,在混龄游戏中,年长儿童常常会有意或无意地为年幼儿童提供“脚手架”的支持和帮助,以提升其游戏水平;与年幼儿童一起参与游戏,有助于增强年长儿童的自信心与责任感。可见,年长儿童和年幼儿童在混龄游戏中都能建构有益于自身的经验,并获得更高水平的发展。与国外的情况不同,我国的幼儿园大多以同龄编班为主,儿童缺乏混龄游戏的机会。为此,我们建议幼儿园积极地为儿童安排混龄游戏的时间和空间,如开展“间断性混龄游戏”,即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组织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共同开展相关的游戏活动,以促进其相关能力的发展

配图/网络

文章版权归《幼儿教育》所有,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后台输入“授权”。


 相关阅读 

美国幼儿园愉快的早期阅读体验

如何提升专业观察能力

 让宝宝爱上幼儿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