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扈耀之:创作先要感动自己

康荦 北京青年周刊 2022-03-25

扈耀之
导演、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现任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电视剧代表作《似水年华》《幸福胡同》《骨语》《骨语2》等,电影代表作《丛飞》《水墨青春》《我和你》。
 
就在采访之前,《骨语2》的播放量刚刚破了3亿 ( 截至发稿时已破6亿 )。2018年5月底,扈耀之执导的网剧《骨语》在腾讯视频开播,在突然提出上线的情况下,这部取材自女法医王雪梅的工作经历,以“女法医”视角讲述特案组破获各种离奇凶案的网剧, 一路逆袭豪取25亿播放量,引发一波观剧热潮。

从2018年到2022年,《骨语2》终于回归了。2月22日,悬疑刑侦题材网剧《骨语2》在腾讯视频开播,依然是原班人马,改编自真实案件,却从一部大女主的题材改成了群像,依然保留了强节奏的紧张感,30集讲述19个案件,平均大约40分钟讲完一个故事,从第一部时更侧重猎奇和感官刺激,转变为侧重透过表象深挖内在的人性。这部剧显现的更多社会问题使人深思,同时也颂扬了人民警察守护人间光明的誓言。

一个人的成长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而既要保留抢节奏的“爽”感,又要力求在 40分钟内完结一个案子,讲清楚凶手的作案动机和他成长过程中各方面给予的影响,何其之难。在《骨语2》中,扈耀之做出了勇敢的尝试。


以开篇的第一个案件为例,一开始就是一辆车沉入湖底,紧接着主角团登场查案,通过车内的一件男士外套发现疑点,顺藤摸瓜寻找嫌疑人,经过一番查证和反转,锁定目标,在死者情夫的口中得知真相。从设置悬念,到提出疑问,探查真相,再到最终解开谜团,所有的细枝末节都被统统砍掉,一气呵成的故事线让人倍感畅快淋漓,也让剧集真正回归“刑侦”二字。

而在“刑侦”的外衣下,扈耀之力图装到内里的,是有关“爱”的庞大而深刻话题。一个“扶弟魔”的姐姐最终不堪重负打死了弟弟,一个一辈子老实巴交的男人,用安眠药杀死了自己下肢瘫痪的女儿,但他内心比谁都痛苦……相比于许多同题材的影视剧 ,《骨语2》抓住了犯罪题材真正的痛点:一个案子的背后不仅仅是个人的犯罪,背后家庭、社会的问题引人深思。

在《骨语2》第一集中,扈耀之本人客串了局长一角。剧中他有一句台词,“法律和道德之间恐怕是有着永远无法逾越的鸿沟”,一语点破这个案件背后的关键所在。


谈及《骨语2》与前作的差别,扈耀之表示:“这一季更多地反映了创作者本人的想法,我们想要做立足现实又高于现实,让观众看完案子能有所思考的内容。”

“尽管我看到一些网友的意见,说《骨语2》不像是刑侦剧了,更像是《今日说法》栏目。”扈耀之笑道,“但是对于我来说《骨语2》是一种创新的尝试,我想把刑侦剧的类型和生活当中发生的一些直指人心的,让人心里柔软的东西,结合到一起,而不是单纯地破案给人惊喜和刺激。因为一个故事的讲述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对于案件本身的削弱是必要的取舍和牺牲,但我觉得这是值得的。当教员这么多年,我最大的体会就是‘寓教于乐’。”在扈耀之看来,一个案件如果让人看过之后能够被感动甚至有所反思,无疑要比单纯的感官刺激更让他感到有成就感。

有人可能会问,想给社会带来温暖为什么还要拍冷冰冰的刑侦法医剧?对于这个问题,扈耀之解释道:“最残酷的现实从反面看可能是最温暖的。所有事物从哲学角度来看都是一体两面,如果没有冷,怎么能体会到热?”就像莫言所说,很多所谓的痛苦和快乐都是不纯粹的,人世间很多痛苦的另一面是欢乐。

《骨语2》对许多场景都进行了全新设计,比如现实中大部分解剖现场都是四面白墙,剧中解剖室里八角形的解剖台是剧组特意设计,这在国产剧里还是首次出现,而公安局里的办公室、法医室、检验科等常见场景,以及90%以上的犯罪现场都是重新改造、搭建的,然而还是留下了不少遗憾。

《骨语2》拍摄期间正好赶上北京疫情大反弹,原本确定的很多实景拍摄都因为疫情管控只能舍弃,不过扈耀之宽慰自己,“每一部作品都是遗憾的创作”。他特别感谢腾讯视频,更够在《骨语》之后,继续支持《骨语2》的创作,如果有机会做《骨语3》,他还是想继续走冷暖人生的路线,不过“第三部肯定更难做了”,“第一部是抓眼球,第二部是让人有思考,到了第三部,我的痴心妄想就是既能抓眼球,又能让人有思考,二者能够完美结合。”
 



生活中大部分愚蠢事
多半是因爱引发的
 
Q 在演员方面,《骨语2》起用了原班人马,你觉得他们和第一部时相比有什么成长吗?
都成长了,都比以前演得好了。张龄心前期介入比较早,她对于人物和故事的把握都是非常清晰的;高仁给我的感觉就是,男孩子经过四五年的成长,虽然从外表上看不出太大变化,但是内心却成熟了很多;蔡宜达也是不那么毛躁了,两个新人也都非常好,特别合适。

Q 《骨语2》和《骨语》很大的不同是从一种表面的刺激感,更转向内心的情感波动。在演员方面你是如何和他们沟通的?
A  尤其是在男女主演高仁和张龄心方面,我强调他们的表演一定要往内心走,不要演得那么咋咋呼呼的。其实生活中警察和法医见到尸体非常平常,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司空见惯的场景,所以他们面对尸体的表现也会和我们一般人平时工作中一样平静。开始的时候大家还对我使用的音乐特别有意见,说你干嘛用这么欢快的音乐啊,应该用那种阴森恐怖的。可是要知道,对于警察或者法医来说,他们不可能每天都生活在阴森恐怖之中,他们之所以能一直做这个职业,是因为他们永远能看到光明,更在每一次破案过程中感受到喜悦和成就感,这是一般职业体会不到的。所以最终还是根据观众的需求,调整了整体的音乐风格。
 
Q  《骨语》和《骨语2》中的绝大部分故事,都是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你选择案件的标准是什么?
A  做第一部《骨语》的时候,我的标准就是怎么猎奇怎么来,所以在第一部里面你会看到各种虐待,各种分尸,总之就是为了抓眼球,让观众感受到感官刺激。当时我也是第一次拍这种题材,所以我就想往极致了做,可能会好看。
等拍第二部的时候,我就发现一个问题,因为一些原因,之前那种太过血腥暴力刺激的东西没法再做了,再加上我本人也不想止步于此,我想挖掘这些案件背后的故事,做一些让人温暖的东西,探讨一些到底什么是爱,从人性的角度去诠释故事。
我觉得生活当中我们做的大部分的愚蠢事情,多半都是因爱所引发的。一般一提到爱都是特别美好,但是你看现实生活中,因为爱而打架争吵的、家破人亡的,这些事情多了去了。这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很多都是由爱而恨。
 
Q  这些年悬疑法医类型的影视剧层出不穷,你认为《骨语》系列能够脱颖而出的关键是什么?
A  我觉得一部剧的成功首先在于编剧和演员的成功,但一部剧的失败一定是导演的原因。一部剧之所以能好看,首先是编剧的功劳。没有好的编剧写出好的故事和好的人物,演员再优秀也没有用。其次演员适合角色,演员演得好,演员之间配合得好也很重要。导演的作用就是把编剧想到的东西视觉化,首先要完成,然后如果有自己的发挥当然是最好的,再有就是在跟演员沟通的过程中能够听取演员的意见,并且让演员也听你的意见,能达到二者中和,并且大家在讨论过程中得有火花碰撞,我觉得就是好的。
 



创作者如果不被感动
就无法打动别人
 
Q 你之前的作品大部分是比较生活的题材,拍摄《骨语》之前你对法医这个职业的了解到什么程度?
A  特别巧的是,王雪梅(《骨语》原型)是西安人,我也是西安人,我们是老乡,相互认识有快10年了,一起吃饭聊天很多次,饭桌上也经常听王雪梅老师讲述她的办案经历,每次都是听得瞠目结舌,最早的时候王雪梅老师还给过我一本她写的小说,所以这个东西在我脑子里一直都有,不是说一点储备都没有,突然有人扔给我就拍了。
等到真正决定做这部剧了,我就更详细去了解这个职业,包括跟随公安局去现场观摩,跟王雪梅老师详聊,让公安局介绍别的法医跟人家去了解等等。你看我们第一部《骨语》的时候,主人公是从解剖台上起床的,为什么?因为这个职业就是这样,经常头一天晚上熬夜解剖,太晚了回不了家了,也没有更合适休息的地方,就在解剖台上面睡一觉。还包括我们在剧里呈现的在解剖室里喝咖啡什么的,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司空见惯的,还有听音乐、吃泡面什么的。
 
Q  接触了这么多真实案件,也剖析了很多人性,你对于人性和爱有没有什么新的认知?
A  爱啊,人性啊,都是非常复杂的东西,我特别有体会。我觉得一个人在现实生活当中,他的爱发自于自身的需求。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说,你所需要的爱是哪个阶层的,取决于你本身处于哪个阶层。所以每个人对爱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人在社会当中的地位、环境,他的修养、认知和他所遇见的事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对爱没有办法给出一个统一的标准,告诉大家应该怎么去爱。但是心怀善良去面对生活、热爱生活,是作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应该去努力的方向。
 
Q  你选择一个题材或者故事的标准是什么?
A  一个题材或剧本来了之后,它对我自身的打动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创作者如果不被感动的话,就不会创作出来打动别人的东西。比如徐清子那个故事,我请岳旸演那个父亲,他来了之后,我在片场给他讲这个故事,说完之后我自己哭得稀里哗啦,岳旸站在旁边说:老扈,你自己都演成这样了,让我怎么演?后来在拍的时候,我还是会在监视器面前哭,可能跟我岁数大了眼窝浅也有关系,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因为那个故事真正打动了我。
 
Q 在《骨语2》的19个故事中,最打动你的是哪个故事呢?
A  是关于孩子的故事,比如刚才说的徐清子这个故事,还有蔡天浩案件。蔡天浩明明已经改邪归正,走上人生正途,却因为几个小混混“挣面子”而死,当他的父亲知道他真正的死因时,那种从压抑、愤恨,到最终完全释放的悲痛。因为我本人也是一位父亲,所以这种感受特别能让我感同身受。
我觉得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缺一不可的。一般人认为只要把孩子送到一个好的学校,就万事大吉了,其实错了。孩子每天在学校呆不到8小时,其余时间都是在家里和父母在一起,父母跟孩子讲道理,也许孩子表面会不听,但是父母所做的所有事孩子都会看在眼里,会模仿,所以父母的言传身教至关重要。


文   康荦
编辑   韩哈哈
人物摄影   李英武


相关阅读 & 近期热点

演员王菊  积累能量

王子异  蚂蚁与蝴蝶

林墨  从“1”到“2”  少年不止

孟佳 女孩当自强

吴尊  童话照进现实

陈瑜  一枚美玉一颗星

白举纲  又暖又帅

蔡文静  动静皆自如

热依扎:多得到的就是幸运的

李娜:不再“独自上场”

韩庚:更新路上  “庚心”依然

孟京辉:永远戏剧 永远先锋

马岩松:以历史情感 表达未来建筑

曹斐:这是一座时代舞台, 同样也是一间世界剧场


点击以下封面图,一键下单新刊
「 2022年3月10日  扈耀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