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体届反复作妖——美国政治正确,其实终究只是生意?

kewell 后厂村体工队 2019-09-09

今年的美国国庆节,硬是被耐克活生生变成了“批斗日”。

原本,耐克计划在国庆期间推出一款爱国纪念球鞋,但没想到却在设计上出了政治问题。


这双鞋上的美国国旗图案,是贝特西-罗斯设计的“复古款”国旗。按照美国民众的普遍认知,这就是美国历史上第一面国旗,罗斯亲手为国父乔治-华盛顿缝制。当时美国并没有现在的版图,因此国旗上的13颗星星,象征的是打响独立战争的十三个英属殖民地。

按理说,在国庆节纪念第一面国旗的做法没毛病,但耐克硬是被自家代言人审查出了毛病。

前NFL球星科林-科佩尼克提出异议,他认为这面复古国旗在当下政治社会环境中所代表的,已经不是独立精神,而是种族歧视。


因为在十三殖民地宣布独立之时,也是蓄奴达到高潮之时。19世纪头十年,有超过12万非洲奴隶被输送到美国——这其中必然包括了如今很多美国黑人运动员的祖先。而在如今美国右翼极端群体和白人至上主义者中,这面13星国旗非常流行,逐渐染上了民粹的色彩。

在科佩尼克提出抗议后,耐克立刻接受,发声明宣布将球鞋下架,这才引发轩然大波。

美国共和党和保守派媒体非常愤怒。德州现任联邦参议员、2016年总统大选共和党参选人泰德-克鲁兹就批评耐克“只想把球鞋卖给憎恨美国国旗的人”;密苏里州联邦参议员、特朗普在参议院内最主要的支持者之一约什-霍利也表示,耐克完全是一家“反美企业”。


这的确是个非常敏感且细思极恐的话题。美国人的爱国主义举世闻名,街道上社区里随处可见飘扬的星条旗,每年7月4日,各地民众都乐于参加各种各样的庆祝派对。现在,耐克要告诉大家,国庆节其实不值得庆祝?

如果真站在黑人角度讲历史,从独立战争到南北战争再到20世纪的平权运动,的确都是他们的屈辱血泪史和反抗压迫史。但改变十三殖民地的象征意义,是否也意味着要否认那些兼任大奴隶主的美国国父们对国家的贡献、拉什莫尔山上的伟人雕像是否也该被扔鸡蛋呢?


不管政治后果如何,耐克这一决策在商业层面上可谓大获全胜。

国旗球鞋退市后,耐克股价涨了2%,增值30亿美元。也难怪有右派媒体讽刺:“谁知道他们能靠激怒保守派赚这么多钱呢?”

科佩尼克因为引领了NFL抗议国旗国歌的运动,早就成为一个引战的政治符号。他与其说是耐克签约的运动员,不如说是耐克的政治风向标,用来贴近和讨好特定受众群体。

多年之前,迈克尔-乔丹说共和党也要买鞋。但现在,耐克的品牌定位,显然已经发生了改变。

* * * *

为政治改头换面的巨头企业不止耐克一家。

前不久,迪斯尼宣布重启经典童话作品《小美人鱼》,将拍摄真人版电影。而新版主角,被定为19岁的R&B黑人女歌手哈尔-贝莉。


这件事引发了极大的舆论风波,推特上很多网友表示无法接受从小读到大的“公主”变成一个黑人。但迪斯尼坚持立场,称安徒生并没有明确表示小美人鱼就是白人,丹麦也有黑人,一切皆有可能。

好莱坞精英阶层自然赞同,从天后玛丽亚-凯莉到黑人影后哈里-贝瑞,都在公开场合支持贝莉的选角。

毕竟,在今年的奥斯卡,迪斯尼才凭借漫威超级英雄电影《黑豹》大出风头,让这部在主题、剧情、特效等等方面都平庸无奇的爆米花影片一口气拿下七个奥斯卡提名。以2亿投资赚到13亿票房和3个奥斯卡奖,还有什么比这更能诠释名利双收?


这几年,电影学院一直都在努力矫正“种族歧视”的恶评。就在2016年,他们连续两年所有表演奖提名都是白人,导致大批黑人明星开始抵制奥斯卡。从2017年开始,黑人电影项目终于成为大赢家,包括2017的《月光男孩》和今年的《绿皮书》。



迪斯尼在《黑豹》上尝到了甜头,今年他们的重头大片无一不打政治正确牌,包括《惊奇队长》的女权主题;《复仇者联盟4》的黑人美国队长和女权戏份;《玩具总动员4》在女权主题之外还首次在系列中引入黑人演员作为主要角色配音;《狮子王》的大半主要配音都是黑人,碧昂斯更是新“小美人鱼”贝莉的导师;还未上映的《冰雪奇缘2》就不说了……

迪斯尼知道,他们那些美国千禧一代的受众(1982-2000出生的群体)——特别是中产阶级以上——如今大抵变成了孩子家长,他们有政治诉求,也必然对孩子的内容消费进行严格把关,政治正确与否,跟言语暴力分级一样重要。

公主变黑,是否符合当下现实不重要。就跟《黑豹》中的虚幻飘渺的瓦坎达王国一样,不过是精神鸦片而已。大荧幕上的女性和黑人超级英雄讲的俏皮话不管多么刻板,都是时代和市场的自嗨诉求,迪斯尼怎么可能嗅不到那么庞大的商机。

* * * *

政治本就是一门生意,耐克利用科佩尼克赚大钱并不是这一回了。

去年九月,耐克推出的“Just Do It”三十周年广告就选了科佩尼克做封面人物。广告面世后,耐克的整体销量和市值都有所提升,而媒体曝光量的增加,更让他们直接获利超过4000万美元。

早有调查显示,千禧一代非常看重品牌与政治的结合,乔丹曾经的理念已经过时了。这也是为什么勒布朗在其职业生涯里对政治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转变。

当勒布朗第一次在骑士效力时,他几乎从不发表政治观点,还曾经拒绝跟队友一起签名抗议达尔富尔的人道主义危机,并因此遭到众多美国媒体的口诛笔伐。


勒布朗现在也并不爱对国际政治发表观点,但若论美国国内的社会和政治矛盾,他已经成为影响力非常大的意见领袖。就跟科佩尼克一样,勒布朗给自己的品牌定位,就是新世纪黑人平权运动领袖,直接对标穆罕默德-阿里。

身价超过4亿美元的加拿大富商、曾参选保守党领导人的凯文-奥利里就说过:“我认为,耐克总是懂得如何把争议话题放大,变成广告来赚钱。”



就连百事都试图让90后代言人肯德尔-詹娜表达一点政治诉求,只不过因为态度不对,被舆论反噬,被迫撤下广告公开道歉。不管是百事还是耐克,这些大品牌的年轻受众,都希望看到明目张胆的反抗精神。

因为科佩尼克的“Just Do It”广告,耐克在美股券商投资平台Robinhood上增加了超过1.5万名投资者。

所以勒布朗从头到尾都在支持科佩尼克,如今又力撑美国女足的性别、薪资平权斗争,一起跟总统特朗普唱反调。他在社交网络上致敬女足的喝茶动作,而女足也立刻为他和小女儿送上定制球衣。

他们都以被特朗普在推特上点名批评为荣。的确,名利双收的事,为什么不做呢?

但体育界的斗士们选择的对抗态度,让种族平权陷入了跟“me too”运动一样的困境与悖论。他们的斗争并非求同存异,而是让本就对立的双方越隔越远。

这几乎成了美国政治的无解议题。当立场相反的两派坚持发出各自的声音,对彼此的态度都是不听不看不接受,如何协同进步?

也因为这样的拒绝和敌对,全球范围内开始质疑自由主义的普通民众已经越来越多。因为他们发现,喊着所谓自由主义的口号,真正的获益者并非自己。进步与保守派在对抗中不但找不到出路,反而开始扼杀彼此的自由。

今年,《纽约时报》发出了多篇关于自由主义受到威胁的社论,其王牌播客节目《The Daily》更是走访欧洲四国,提出了“自由民主还能否在欧洲幸存”的问题。

民主党一位数据分析师就指出,在民主党提出的9大主要政治议题中,8个议题的支持率都超过60%,然而真正支持全部议题的人,仅占投票人数的18%。伟光正的口号人人会喊,但自由主义一旦固化,根本无法应对越来越多样化的反对浪潮。


其实,不管是为黑人争取平等权利,还是为女性争取更安全公平的生存工作环境,反对任何形式的欺凌虐待,都是崇高而正确的事业。马丁-路德-金的光辉,在任何时代都不应被掩埋和抹黑。

可为自由平等博爱奋斗的过程,从不可能是一条坦途。在如今这个时代,它反而成了危险的滑坡(slippery slope),一个不小心,翻车的可能不只是道德,甚至还有制度。

反正,迪斯尼电影描绘的愿景的确已经快成为五光十色、一戳即破的泡沫了。

往期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