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医者心 · 奋斗情】孙自敏:为血液病病友点亮生命的灯盏





本期人物


孙自敏


 在白血病患儿心里,她是给予新生的“孙妈妈”

在同事眼中,她是“领头雁”“女强人”

带领团队步入脐血造干细胞移植技术(UCBT)全球领先行列,

首次在国际血液学界发出“安徽声音”;

在同行眼中,她二十年持之以恒将脐血移植做出中国特色,

造福众多的白血病患者,

有着不可替代的学术地位……

如今,

孙自敏仍有着医者不变的初心和韧劲,

通过自己和团队的努力,

造福更多的白血病患者,

让即将凋零的生命之花重新绽放。

▲孙自敏带领团队查房


安徽人民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安徽之声》

探索脐血移植的“中国方案”——记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血液科学术主任孙自敏教授


记者 雷明剑



中安在线


孙自敏:为血液病病友点亮生命的灯盏


医者心:不辜负血液病患者家庭的重托


1982年,从安医大毕业分配到安徽省立医院工作后,孙自敏一开始心仪的科室并不是血液科。当时的血液科仅有十张床位,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血液病犹如洪水猛兽,极少有治好的先例,大部分的病人来到血液科,家人只能面对等死的悲剧。孙自敏这个刚刚从大学校园步入临床的小姑娘,感觉“很压抑,很难有做医生的成就感”。但在科室前辈的引领下,倔强的她逐渐领悟到,越有困难,越要迎头赶上。因为这背后,是无数血液病患者家庭的重托。


定科不久,孙自敏便与同事一起,到医院病案室,翻阅了1975年到1990年间所有急性白血病病例的病史档案。通过统计分析,孙自敏发现,整整十五年间,医院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生存率只有8.8%,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几乎没有长期存活的病例。这里是全省最好的医院之一,省医的治疗水平代表就是全安徽的医疗现状,还有多少病人和家庭在苦苦等待?!这个不认输的姑娘心里埋下了种子,一定要改变现状。


1995年,36岁的孙自敏成为医院血液科行政副主任主持工作,从此,她带领血液科团队走上不断探索创新的医学征程。那时,没有发达的互联网,获取医学前沿资讯和诊疗新技术,大都只能靠跑。孙自敏就与老主任潘理眀、吴竞生一道,北上南下,去山东,去广东,跑遍全国许多城市,了解当时中国脐血移植开展的情况和经验。在她的带领下,结合安徽实际情况,1999年医院血液科成立脐血干细胞移植团队,大力开展脐血移植临床和科研攻关,孙自敏也将血液病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尤其是脐带血干细胞移植临床方案的优化和干细胞植入机制的研究作为自己毕生的奋斗方向。


脐血是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并离断后残留在胎盘和脐带中的血液,通常是废弃不用的。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脐血中含有可以重建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的造血干细胞,可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


由于脐血来源丰富、采集方便、能长期冻存、不易受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等感染、HLA配型要求低、查询方便快捷、免疫原性弱、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尤其是慢性GVHD发生率低且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较强等优点,正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儿童及成人恶性及非恶性血液病的治疗。世界范围内,目前脐血已经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神经母细胞瘤、粘多糖病、地中海贫血、骨髓发育不良症候群、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慢性肉芽肿等80多种疾病。


孙自敏带领团队在相关临床实践和学术研究上不断发力,先后申报安徽省“九五”科技攻关课题《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主持并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卫生部行业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安徽省“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攻关等20余项科研基金课题的资助。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60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和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7项三等奖5项


▲脐血移植团队进行病例讨论


仁心仁术,医者大爱,医生是崇高的职业,托举着生命的重量。孙自敏深知医生终身学习的重要性,2000年、2006年和2010年,孙自敏先后三次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骨髓移植中心学习。2009年,已经50岁的孙自敏选择去日本东京大学医学科学研究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学习,为的是把脐血移植这项治病救人的技术研究得更深更透,让更多的生命之花得以绽放。


中科大附一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汤宝林既是孙自敏的同事,亦是她的学生。他告诉记者:“孙院长每日都非常忙碌,上午坐门诊时常持续到下午两点,连午饭都吃不上一口,这也让她患上了胃病。下午,她也会到病房查看病人的病情,一忙就到晚上7、8点才回家。回家后,她经常继续研究并撰写各类文献,我们经常夜里11、12点收到她的邮件。”



医患情:一声“孙妈妈”叫了二十年


从1987年在完成内科住院总医师工作到进入血液科病房,发生在孙自敏身上的故事数不胜数。这其中,有患者进入移植仓却没能走出来的痛苦,有自己眼睁睁看着要好的同学因白血病离去却无能为力的绝望,有几天几夜不眠不休、随时关注患者病情变化的苦苦坚守,有干细胞的“种子”终于在患者体内扎下根、患者顺利出仓时的激动与兴奋,更有患者5年、10年甚至15年、20年来院随访时的感动与欣慰。


孙自敏至今仍记得她主导的第一例脐血移植的成功案例。2000年,5岁的女孩小袁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这种疾病多发于儿童,发病急,来势汹汹,随时有生命危险。找到孙自敏时,孩子的情况已经非常不好。在明确诊断得到孩子家人的理解支持后,孙自敏和团队决定为小袁进行脐带血移植。这是一段辛苦并煎熬的过程。


▲2000年,5岁的小袁接受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重获新生


孙自敏回忆,由于这是医院做的首例脐血移植手术,当时国内可参考的案例并不多。小袁移植手术后,出现了发热皮疹等反应,各项指标状况也不佳,大家都觉得了手术可能要失败了。


孙自敏并没有放弃,她像抓住最后一颗救命稻草般地翻阅各类文献,终于找到了世界首例脐血移植成功医生——法国女士Glukeman的邮箱地址,并将小袁的各种资料发给她寻求帮助。没想到这位法国女士回复了孙自敏。“她告诉我再等等,等到术后第50天再考虑其他后备方案。”孙自敏又燃起了希望。


令所有人欣喜的是,最终捐献者脐带血里的干细胞“种子”在小袁小小的身体内扎根,发芽,移植获得成功。移植仓内,孙自敏和同事们陪着头发花白的小袁一起度过了五周岁生日。生日蜡烛点燃,生命之光重新点亮,那种救治成功的感动,那种孩子重生的激动,孙自敏至今记忆犹新。小袁至今仍称呼孙自敏为“孙妈妈”,这一声“孙妈妈”,让孙自敏找到了继续前行的动力。不负重托,她默默告诉自己,要让更多的血液病患者感受医学的伟大,享受美好的人生。


如今,小袁已长成了一个大姑娘,身体非常健康,常人根本看不出来她曾生过那样一场大病。小袁时常来看望自己的救命恩人“孙妈妈”。如今的她也成为一名光荣的白衣天使,正用自己的双手守护更多人的健康。


▲已经长大的小袁时常来看自己的“孙妈妈”


▲孙自敏与小袁热情拥抱


在孙自敏的努力和带动下,医院把所有的移植病友组织起来,定期举办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友联谊会,移植后10周年和5周年的病友们一起庆生,展望新的未来。每次病友联谊会都是病友们人生中的大日子,这些在省立医院血液科顽强奋战的病友们,重焕新生,积极生活,重燃了许多人生的希望。


▲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友联谊会,大家一起庆生,展望新的未来


与孙自敏共事了20年的中科大附一院血液科三病区护士长吴云说:“每日都有全国各地的病人慕名来找孙院长看病。孙院长就是我们血液科的‘大当家’,有了她我们就有了主心骨。”“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从医以来,孙自敏用行动诠释着医者的仁爱之心。她认为,乐于助人和帮助别人的人,也必将得到幸福和快乐。在孙自敏的心中,患儿一声声“孙妈妈”是对她最大的肯定和安慰;患者5年、10年,乃至更长时间的随访和相聚,更是她一辈子的骄傲。


令孙自敏欣慰的是,儿子也在妈妈的耳濡目染之下,走上了从医的道路,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治病救人这条路,这一家子还要走很长很长。



医者梦:建成全球最大的脐血移植临床研究中心


目前,安徽省立医院血液科拥有国内开展脐血移植最早、完成例数最多、疗效最好的移植团队,是中国脐血移植的主要完成单位和重要力量,也是目前全球脐血移植病例数最多的移植单中心,在中国乃至亚太地区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享誉盛名。最早接受脐血移植的病友已像正常人一样学习生活近20年。该移植中心已建立了UCB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技术体系,2010年中心牵头成立中国脐血移植协作组,开展多中心脐血移植临床研究。


根据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造血干细胞应用学组CBMTR的统计,2018年上半年中科大附一院干细胞移植中心完成各种类型造血干细胞移植例数国内排名前五,2018年脐血移植200例。截至目前,中国科大附一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已完成脐血移植近千例,每年完成的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例数占全国总例数的2/3以上,吸引了全国各地病友来安徽进行移植,其中90%病友来自外埠,外省病友及从省外返回的皖籍病友占60%以上。


不光在省内,孙自敏还带领团队在脐血移植推广应用方面不断开拓进取,先后帮助和指导全国十余家三甲医院开展脐血移植工作,并接收来自天津、北京、浙江、山东、江苏、河南、广东等地三甲医院血液及儿科的医生、护士20余人来院进修学习脐血移植技术。现在,孙自敏已经褪去行政角色,担任血液科的学术主任,将更多的精力放到临床诊疗、科学研究和带教工作中。她孜孜不倦,培养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已经超过50人,很多中青年医生成为了安徽乃至外省各大医院开展脐血移植治疗白血病的骨干力量,这里也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脐血移植技术的发源地和培训基地


▲孙自敏团队进行早交班


2018年底,在全球血液学界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美国血液学会(ASH)第60次年会上,孙自敏的学生、血液科主任助理朱小玉博士面对全球100多个国家(地区)的25000多名血液学专家、学者以及医疗专业人士,就团队在脐血移植临床和基础研究上取得的最新成果进行口头报告,这是安徽省血液病专业医生首次在这一国际平台上发出“安徽声音”,孙自敏和团队深受鼓舞。


2017年12月23日,医院以直属附属医院方式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自敏认为,血液科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尤其是在脐带血移植方面。借助中国科大先进的科研平台,她相信会和团队一起,逐步探明脐带血移植的机制,努力建设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脐血移植临床研究中心,为中国脐带血移植发展插上翅膀,走出国门,造福更多的白血病患者。

记者 汪乔



声明:本文由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发布,版权归医院所有,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未经允许,严禁转载。如需转载授权,请留言申请,转载请注明出处。


策划 胡礼源 方萍   主编 / 李矗 方萍   责编 / 程玉涵 方雯  

主办单位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平台建设及技术支持 / 安徽新媒体集团



热门阅读推荐

■ 【医者心·奋斗情】刘连新:“做病人需要的手术 打造有温度的人文医院”

■ 【医者心·奋斗情】尚希福:妙手回春开启健康之门

■ 临床医学本科专业获批  群贤齐聚共谋新篇

■ 看病“刷”个脸,支付仅10秒!



为孙自敏医生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