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碳中和”的“主力军”——森林生态系统

方精云 朱剑霄 等 科学出版社 2022-07-17



背 景 介 绍


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碳中和”是指化石燃料使用及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碳排放量, 能够被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碳汇及其他技术方式固存的碳量抵消, 即二氧化碳净排放为零;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是碳吸收量最大的方式,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

陆地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生态系统在区域和全球碳循环中起着核心作用。


本书简介

本 书 简 介

为全面理解中国森林碳汇特征及其在过去、现在及将来的变化规律,本书系统梳理了过去近30年,作者研究团队在森林碳收支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阐述了植被、凋落物、枯倒木和土壤碳组分在样地尺度、区域尺度和国家尺度的碳收支特征及其驱动因素,构建了中国森林碳收支的模式。系统凝练了研究团队在数据库建设和方法体系构建的核心成果,可供生态、生物、环境、地理、气候气象和林学等专业的科研教学人员和研究生借鉴使用,也可供生态、资源、环境、林学等行业的管理工作者和政策决策部门参考。

森林碳组分包括,植被(即生物量)、凋落物、枯倒木、土壤以及被收获的上述部分

本书特色

本 书 特 色

🔹 国内最早开展森林碳收支研究团队的最新力作,系统梳理了研究团队过去近30 年在森林碳收支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

🔹 首次提出了估算森林碳储量的“连续生物量转换因子法”,发展了基于作物产量-经济指标估算农作物碳储量的方法及基于土壤剖面资料估算区域土壤碳储量的方法,为国家和区域尺度碳储量及其变化的估算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 发展了区分“环境变化导致森林生长”和“森林自身的生物学生长”对植被碳源/汇贡献的方法,并定量分离了“面积变化”和“森林生长”对东亚森林碳汇的相对贡献。

主要内容

主 要 内 容

全书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在介绍森林结构和生长特征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国家尺度森林碳收支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森林生物量、植物残体和土壤等生态系统各组分的碳储量及其变化;基于此,完成了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碳收支模式的构建及未来森林生物量碳汇的预测,并量化了森林面积、森林自身生长以及环境变化等宏观因素对森林生物量碳储量和碳汇的影响。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样地及区域尺度森林碳收支的案例研究,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借鉴。主要包括北京三种主要森林类型的碳循环、东北地区森林生物量及其变化,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的环境梯度分析。

第三部分包括6个附表。主要包括不同时期不同森林类型的森林面积、蓄积量、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密度,以及不同地点森林生态系统各组分的碳密度实测数据等。为便于读者参考,该部分还给出了国内用于计算林分材积-生物量关系的主要文献以及该团队关于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碳循环相关研究的论文清单。


出版价值

出 版 价 值

本书分析和整理了大量的第一手野外调查数据,系统阐述了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为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提供了扎实的科学基础,提升了国际影响力,为“碳中和”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数据基础和科学方法,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样章展示

样 章 展 示



本文摘编自《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如有问题请联系本书责编:lidi@mail.sciencep.com。



作者简介

     方精云,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现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云南大学校长。从事全球变化生态学、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植被生态学等研究。发表学术论著420余篇,引用超4万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长江学者成就奖、美国生态学会“国际惠特克杰出生态学家奖”等重要奖项。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科学出版社 视频号

硬核有料  视听科学


传播科学,欢迎您点亮星标,点赞、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