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达人都爱粗粮,但可惜很多人都吃错了 | 伤胃的“坑”还有这些
健康听我说 ( 粤语版)
本文精华,听健康管家告诉你~
有约君说
肺癌
肝癌
大肠癌
食管癌
胃癌
在中国人的肿瘤“杀手榜”的前五位中,消化道肿瘤就占了四个。
据了解,我国消化道肿瘤的早诊率远低于发达国家,以胃癌为例,目前我国每100个胃癌患者只有15个是早期诊断出来的,远低于日本70%、韩国55%的早诊率;肠癌的早诊率不到10%,而美国为20%。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胃癌呢?关注健康的人群,很容易就列举出不吸烟、不喝酒、少吃腌制或烟熏烧烤食品等做法。
不过,有约君了解到,一些看似和伤胃沾不上边,甚至是养生达人最爱的食物,竟然也埋藏着伤胃的“坑”。
比如——
1
粗粮
粗粮是近年不少养生达人的最爱。确实,对于“吃得好,动得少”的现代人来说,粗粮可谓是膳食中的健康食品。可是,粗粮虽然好处多,但是粗粮吃不对,却可能导致身体出问题。
作为消化科专家,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刘思德教授给大家的建议就是,粗粮对人体是有一定好处的,把粗粮作为平衡膳食的一部分来吃可以,但不要为了粗粮的养生作用而每天大量地吃粗粮,尤其是红薯、玉米、芋头这类。“红薯、玉米、芋头等所含的是劣质淀粉,不像大米是优质淀粉,人体对劣质淀粉消化利用的程度低,需要耗费极大的消化系统的能量,会增加胃部的负担。”
吃得过于粗糙,增加胃癌风险,吃得过于精细,则增加肠癌风险。所以说,人生充满着矛盾,饮食还是离不开平衡啊。
吃粗粮时该注意什么呢?
今年5月中旬举办的全民营养周主题为“全谷物,营养+,开启营养健康谷物新时代”,有约君在启动仪式上了解到,粗粮的“粗”,是相对精米白面等细粮而言。
粗粮主要分为三大类:
1. 谷物类
玉米、小米、红米、黑米、紫米、高粱、大麦、燕麦、养麦等
2. 豆类
黄豆、绿豆、红豆、黑豆、蚕豆、豌豆等
3. 块茎类
红薯、山药、马铃薯等
广东省营养学会理事长、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凌文华呼吁,果仁要对谷物的营养价值有全面的认识,不仅要爱大米,也要亲近大米的“兄弟姐妹”——燕麦、大麦、藜麦、小米、高粱、玉米、青稞、薏米等。
但是,吃粗粮的方式和量有讲究。其中,功能性消化功能不良的人在吃荞麦等谷物中的“粗粮”时,要特别讲究。
一是不宜空腹吃,应先吃一些软的、精细的食物。
二是可以选择一些经过加工的粗粮面食,如玉米面、小米面、荞麦面等,而不要吃未经加工的粗粮,如玉米等。同时,最好将玉米面、荞麦面等各种谷物混合在一起蒸成发糕后再食用。
三是为便于消化,每餐只吃七八分饱,感觉饿了可以吃点零食。
还要注意的是↓↓↓↓
有些人偏爱全麦面包、麦麸饼干等粗粮制成品,却不知道并非所有粗粮制成品都健康。其实,作为高纤维食品,如果还能口感出众、粗而不糙,无非是用大量油脂起到“润滑”作用。有人为求口感好,施以煎炸、加糖以及反复加工,导致谷物“走样”。
比如芝士焗蕃薯什么的……
还有人以为吃粗粮越多越好,结果让自己营养不良。
2
甜食
刘思德介绍,甜食实际上也是伤胃食品。因为甜食会消耗胃里分泌的黏液,使胃的自我保护能力下降。
我国胃癌发病率较高的地方有两个:一是西北地区,二是华东地区,据分析,前者和长期吃粗粮有关,后者和饮食口味偏甜有关。
和普遍认识相反的是,刘思德介绍,目前没有证据显示,食用辛辣食物会增加胃癌的风险。
3
生食
胃癌有“穷癌”之称,因为根据医学界的观察,胃癌的发病率往往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升高而降低,落后欠发达地区的发病率往往高于发达地区,这和不同地区的卫生环境、食品质量等因素有关。但是,全球胃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竟然却是日本这个发达国家。这是为什么呢?
刘思德解释,这和日本人喜爱的鱼生有很大关系:“经过漫长的进化,人类的胃部已经适应消化煮熟的食物。消化原始状态的食物,和消化熟食相比,需要动用几倍、十几倍的消化能力,长期这样,就给胃部增加了大量的负荷。”
内镜可发现癌前病变
肿瘤标志物、粪便基因检测都做不到
包括胃癌在内的消化 43 30818 43 13306 0 0 6525 0 0:00:04 0:00:02 0:00:02 6528肿瘤,早期并没有特殊症状。刘思德说,年龄是消化道肿瘤最大的风险因素,人过了40岁后胃癌的发病风险会直线上升,肠癌的“风险线”是45岁。因此建议,过了这两条风险线的人群,无论是否有消化系统不适,都应该做一次胃镜、肠镜。
可是医生们在临床上发现,人们对胃肠镜的接受度非常低,不少人都希望能够通过抽血检测肿瘤标志物、粪便基因检查等方法来早期发现肿瘤。然而,这些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无论是肿瘤标志物检测还是粪便基因检测,都不能发现消化道的癌前病变。而且这些检查手段,都会存在一定的误诊、误报比率,假如发现了可疑问题,确诊‘金标准’依然还是靠胃镜和肠镜。”
他表示,只有在癌前病变阶段发现、处理了,才最有价值,而且处理难度、费用都大大低于癌症阶段。现在的胃肠镜检查,完全可以在消化道肿瘤的早期甚至癌前病变就发现,如果发现癌前病变,直接在胃肠镜下就可以切除了。
如果对传统内镜有心理障碍
可试试“胶囊内镜”
有约君的一名朋友几个月前刚刚做完麻醉状态下的胃镜检查,他告诉记者,整个过程“就像睡了一觉一样,没有什么感觉。”刘思德也说,临床上确实不少病人麻醉下做完胃镜、肠镜后醒来问:“医生,你怎么还不开始给我做检查?”
不过,依然有许多人,对胃镜、肠镜存在难以逾越的心理障碍。如何可以提高高危人群的内镜检查率,以达到及早发现消化道癌症“苗头”的目的呢?胶囊内镜或许是另一种选择。
只要把一颗内置有微型摄像头的小“胶囊”吞进肚子里,在整个消化道中,小“胶囊”平均会拍下5万张图片,把消化道的各个角落都记录下来,再被排出体外。医生可以通过这5万张图片来观察消化道内的情况。
这项“黑科技”目前已经在临床运用,南方医院今年估计将进行2500例胶囊内镜检查。
“过往,胶囊内镜的运用受到人力的限制,5万张图片要一张张看,一个医生一天只能看完两个人的片子。而现在我们利用AI技术,从20多万例消化道肿瘤的数据库中,提取所有消化道肿瘤的纹理、轮廓、颜色等特征,来辅助医生阅片,能减轻医生70%的工作量。”刘思德说。
医学指导/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刘思德教授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伍仞 通讯员李晓姗
图@视觉中国
编辑:吴婉虹
了解更多近期热点文章
燕窝冬虫草,不如“平民养生方”好!这几位名老中医的养生经,值得全家细读
爆笑“抖肩舞”“职场卸膊操”能治肩颈痛?医生说不如练这7个小动作
豆浆、红酒会增加乳腺癌风险?文胸跟乳腺癌有没有关系?顶级专家一一解答
钟南山团队独家奉献 | 完全版“步行呼吸康复操”+“卧位康复操” 快快学起来
早晚动动舌头100岁都不痴呆?还不如经常这样做|神经内科专家教你五招防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