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中集团总部定位的思考

陈燕莉 和君咨询 2022-03-19
提示点击上方蓝字订阅为企业成长贡献力量~


文 / 和君房地产事业部业务合伙人 陈燕莉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国企改革进入了以国资改革为主体的新阶段,核心是要通过改革,建立适应市场、激发活力、管理有效、监督到位的体制机制,实现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做好集团总部的顶层设计,明确集团总部功能定位与核心职能,是实现集团内部战略协同下高效发展的关键。


我国国有企业集团总部定位本身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通过对不同战略规划及管控模式下国有企业总部功能定位的研究,我们认为国企集团总部应着重构建以下核心职能:


一是党建引领。党建工作是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的本质特征,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党的建设能力,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将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有效结合,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在企业落地落实。


二是战略管理能力。要强化总部的战略研究能力,统筹制定集团总部战略,提高对下属业务板块业务战略编制的指导能力,并对战略执行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及时调整战略,实现战略的闭环管理。


三是资本运作及投资管理能力。加强总部专业化资本运作能力,搭建资本平台,通过股权投资、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手段,借助资本杠杆,实现国有资本优化配置和保值增值。在集团总部“管资本”的功能定位下,强化其产业投资管理职能,打通投资项目投融管退全链条管理,有效降低投资风险,提升国有资本的运营效率和投资回报水平。


四是人力资源管理能力。通过加强集团对下属子公司经营管理层成员选拔及任免、业绩考核、薪酬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及工资总额管控等,提升总部的人力资源价值创造。


五是风险管控能力。加强监督和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内控体系,对下属子公司的授权、放权与监督同步,加强专业监督(审计、纪检、监察、党群巡视、风险内控、后评价、监事会)和职能监督(人力、经营、财务、安全生产、法务等部门从职能管理角度开展的监督)的协同作用。


六是资源协调能力。加强集团总部内外部资源协同调配能力,充分发挥总部职能,强化内部协调,激发经营活力。同时,可考虑通过共享服务中心的形式,利用信息化平台,将财务、人力资源、集中采购、IT数据中心等服务信息共享,提升总部的专业化管理能力。



点击“阅读原文”可跟作者沟通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