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春江水暖》,一场纯粹的电影试验 | 专访顾晓刚

猫眼文娱编辑部 猫影文娱 2019-12-15

作者 | Amy Wang

 

迤递三千里,江山一卷横。

村庐依古树,烟棹钓深泓。

渚断离鸿缈,春残别梦惊。

推窗明月出,临岸听涛声。

——《题富春山居图》

 

历史、艺术、美、电影、人性、生活、时间,是他的关键词。圆脸、细眼、贝雷帽,会不自觉地用两只手捂嘴表达惊讶或害羞,语气间透着大男孩的谦和与羞涩,但一聊起作品便立即沉浸入创作者独有的严苛语境。


他是顾晓刚,带着处女长片《春江水暖》,刚刚以黑马之姿斩获第十三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剧情长片和最佳导演两项大奖。

 

 

在FIRST之前的2个月,顾晓刚和《春江水暖》就曾在戛纳大放异彩。成为戛纳电影节影评人周闭幕影片,与所有入围处女作一起角逐“金摄影机”大奖,而距离上一次中国电影获得此荣誉过去了八年。

 

《春江水暖》企图将市井之中的残酷物语融入到中国古典山水中。奇特的是,看完后,大脑就形成一块烙印似的东西,它死死的留在脑海生根发芽,而处于自然与社会中的中国家庭,似乎就当如此,又有不甘心。

 

《春江水暖》架构宏阔、史诗格局,作为一位30岁导演的处女作,自然有其遗憾和青涩的地方,但瑕不掩瑜——它从构思、剧作、表达方式、美学、时代感等各个维度都已经拥有了“作者电影”该有的全部特质。本片的点评很多,关于视觉、故事、荣誉等,猫影文娱(ID:maoyingtv)就不在此一一赘述,今日只谈此片带给市场和观众前所未有的观影体验,说这种体验带有创新性和试验性也毫不夸张。

 


人与环境是什么关系?自然与社会如何流动变迁?不同时空下的情感如何纠缠并关联?

 

带着这些问题看《春江水暖》的试验性,大致分为美学、故事、情感三个大面。而导演本人只需要解决一个问题:“我”要如何记录下这错综复杂的一切?他采取的方式是——用旁观者的视角掩饰其参与其中的事实

 

美学:视觉戏剧性

 

如何欣赏逾越百年乃至千年的中国山水画?

 

顾晓刚谈起构思这部电影的初衷,说:“不同于西方绘画“瞬间爆发力”,中国画“写意”。特别是长卷绘画,其实在创作之初就已经有了类似电影的功能。如何将绘画与电影语言融合,统一成一个美学集合体,需要创作者很独特的一套审美系统去建构彼此的关系。在这个关系里,角色和人物共享同一个时空。

 

英国知名电影杂志Screen International评论该片:《春江水暖》的美妙绝伦,在于它里面有一种“视觉戏剧性”,常常比“故事戏剧性”还要显而易见。

 

“中国卷轴画”在展开的时候景物也层层展开,正如《题富春山居图》的诗句一样,“拖递三千里,江山一卷轴”。顾家的故事便是这样一点一点发展:从“夏”的热烈开始,经历秋、冬的纠缠,最终“春”江水暖;从母亲的隆重寿宴开始,到情况急转直下,四个儿子及四个儿子的家庭各自经历生活变迁,需要做出选择时,最终一起相互扶持、完成谅解、共度难关。

 


当《春江水暖》中山景、江景和人景都在一个时间点上来到卷轴画的最后,镜头下所有的美都交汇集合,力量集中爆发。


这就是视觉戏剧性。

 

猫影文娱(ID:maoyingtv)同大部分电影观众一样,起初也并不知道要如何欣赏中国山水画,但看完这部片子便开了窍似的。导演的野心在于,他将自己如何欣赏中国山水画的过程拍成了电影,并形成一种“审美强势”,让处于现代的、跟《富山春居图》有关的一切都浓缩到富春江、富阳以及顾家。

 

视觉本身难以产生“戏剧化”,但当视觉艺术和电影语言碰撞和化学反应后,便被蒙太奇似的赋予了共情与美感,人的“意”和景的“意”就一同写出来了。

 

故事:精密设计纪录片似剧作手法

 

剧中,除了顾母、江一、顾喜是专业话剧演员外,其他主角均来自顾晓刚的亲戚后援团。顾家大哥大嫂是现实生活中导演的大姨和大姨夫,老三老四是导演父亲的亲兄弟,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康康是老三现实生活中的孩子,而老二这名演员本身职业与角色均为渔民。

 

方言台词和演员天然去雕饰的生发出一种纪录片式的淳朴感,恍惚间有种《四个春天》家庭影像的错觉。除了长镜头的镜头语言展现,人物戏的剪辑和表演都规避了刻意,营造了非常真实的生活纪实感。

 

其实这些演员是经过严密编排的,剧作的核心和展开,人物的每句台词和动作,都来自非常严密的设计。顾晓刚解析道,“这是中国文学的一种手法。拍摄《春江水暖》需要很高的专注度,因为演员从来没有演过戏,不专注很可能会错失一些信息。事实是他们说的每句台词都得是我们经过非常严密的打磨。”

 


素人演员“设计”加“天然”创造出的美学共鸣,得益于导演对非专业演员的超强引导与掌控能力。

 

有一场戏,开饭店的顾家老大,游刃有余游走于食客酒席中,在第一个包间寒暄敬酒后,出门便迅速变脸冷静下来,如同话剧演员要即将从后台进入舞台前酝酿情绪一样,顾老板也需要酝酿出夸张的热情,才能推开第二间包间的门。

 

这种细节还有很多,中国式小人物的无奈与认真生活的矛盾状态尽收眼底,有一种辛酸的共鸣感。顾晓刚直言自己非常欣赏是枝裕和,杨德昌等“巨人”,从他们作品身上汲取养分,然后把自己感悟到的真实生活表达出来。这也是很多网友质疑,在《春江水暖》这部影片看到了《一一》、看到了《牯岭街杀人事件》、看到了是枝裕和……但谁也说不清哪里像。

 

大约,顾晓刚的《春江水暖》拍的是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感情,他的“相似”来自于和《一一》这样作品一样深入骨血、对真实的尖锐洞察。

 

情感:亲情、爱情的明暗线交融

 

电影中展示的家庭责任,兄弟情谊,风俗习惯,长幼冲突的婚恋观,像一面光亮的镜子,看似平静的演绎中却展现了中国当代社会公开的秘密。

 

“顾家四兄弟各自的故事基本是真实发生的,我只不过用戏剧的手法将他们串在一条线上,这条绳就是顾母。”顾晓刚解释整部电影的剧作设置。四个儿子的故事各不相同,都从寿礼上顾母中风失智开端,多线叙事,每条线互相独立又互相影响。表面是孝道连接,亲情背后却有着三代人的爱情暗线。

 

老大与大媳妇、老二与二媳妇、老四与相亲对象、顾喜与江一、老二家儿子及儿媳妇,甚至顾母在老年痴呆后仍然念念不忘曾经爱情的遗憾。最具矛盾感与浪漫感的是顾喜江一,他们吟诵着“跳墙”的诗,却也受着“婚房”的难,他们的爱情将三代人的爱情串联起来。

 

当猫影文娱(ID:maoyingtv)提及电影中的爱情,顾晓刚的眼睛一下就亮了,他很得意自己对每段爱情不同的呈现手法,也丝毫不掩饰爱情在剧作中所占的浓重笔墨。只不过不同于西方动辄壮烈的爱情,中国人的爱情似陈年老酒,又似暗江涌动,激烈又含蓄。



视觉上可以用“春夏秋冬”表达历史变迁,那么感情上它如何如卷轴一样随时间流动?答案是以不变应万变。

 

“21世纪的富春县(现为杭州市富阳区)是一座多么现代的一个城市,但是依然还是在发生那些其实千百年来的人的情感的问题,科技等等变迁,但是人的情感是不会变的,跟古人是一样的。”

 

是啊,正如富春江,千年流淌,变了吗?变了。没变吗?没变。

 

不管电影再悲惨,都不急现实生活的万一。顾晓刚饱含诗意的《春江水暖》,却也曾因资本等困难差点夭折。历时两年拍摄,中途几近放弃时,顾晓刚遇到了现在的制片公司工厂大门影业。老板黄旭峰告诉我们:“导演非常固执,幸运的是我刚好懂这种固执。”

 

在采访过程中,顾晓刚提及“艺术”这个词的频率比“电影”高很多。其实也不难理解,潜意识里他把《春江水暖》当做一次手工艺术的过程,乐在其中也痛在其中。

 

中国电影也快百年,相较于欧美依然落后,导致大多数电影人前赴后继学习好莱坞、欧洲,事实证明,科技和荣耀容易让人迷失初心,忘记低头审视自身。

 

并不是鼓吹《春江水暖》这种类型电影将成为中国电影大流,担起复兴国产电影的重任,而是《春江水暖》彰显的试验精神、包容的电影态度以及敢于审视自身的自信,可以多一些、再多一些。

 


-END-


近期热文


*  《烈火英雄》“救火”暑期档

*  《长安》《九州》《陈情》三部古装三种命运,“品质”不再是第一生产力?
*  比旺男主更牛的,是杨紫旺剧的锦鲤体质
*  “漫改真人剧”的立与破:从“漫画”到“剧化”究竟有多远?
*  《中餐厅》开播 “买家秀”和“卖家秀”的差别为何如此之大?
*  我和胡歌一起看FIRST导演,在中国撒野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13752255077

 转载 | 加入社群 | 投稿

请联系微信 13810212457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