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咋就过不去儿化音这道坎了
来到这样一个
汇聚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的校园
没过一段时间就发现
室友打电话
俺真的一句也听不懂
“嗯到底脏噶母啊?”
三水的浙江台州室友如是说
在进入正题前
三水先给大家普及一下
方言的分类概念
目前普遍认为中国方言分为七大类
分别是
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
闽方言、粤方言、赣方言
(一口气说完累死俺)
这么多方言出现在一个校园里
表示摸不清头脑
今天三水就带你走近各地方言
给你讲讲方言背后的小故事
保证你看了以后
还是听不懂也不会说
1
官话方言
官话方言是一个大类
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内部一致性较高
分布地域最广
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5%
下属又可以分作8个次方言
就比如东北官话
就是最接近普通话的一种方言
看来带着一股大茬子味儿的东北话
普及度高也不是没有理由啊
再比如北京官话
以儿话音之多闻名
如果常看中超
在北京国安主场比赛的时候
就常能听见主队球迷呐喊
“关儿关儿北京关儿”
其实喊的是
“国安国安北京国安”
学北京话也很简单
您儿只儿需儿要儿
在每个字儿后面儿加个儿化音儿就成儿了
普通话其实就出自
北京官话区的河北滦平县
冀鲁官话也属于北方官话的一种
就比如说遇着个天津室友
说的天津话就在此列之中
北京人就爱问他
“吃了吗您?”
他总回我
“吃嘛?不吃了,今儿减肥,杠着!”
您可别小瞧这句话
这最后两个字就和三国有渊源
↓↓
相传当年关公单刀赴会
周仓提着青龙偃月刀一边儿站着
有士兵就问他吃饭了没有
周仓说
“吃饭?没看我扛着刀?”
就因此戏称挨饿为杠着
后来天津人在生活工作中
遇到什么难事儿
也都爱说一句
“没辙,扛着吧!”
2
粤方言
“心里的花,我想要带你回家”
这个今日爆红网络的《野狼disco》
大家一定不陌生
作为一首土味粤语说唱
其中的粤方言自然不纯正
说到正统港式粤语
还得看我乌蝇哥嗷
粤方言包含九声六调
所以其发音
保留了大量古汉语的原始发音
在声调方面
标准粤语完整保留了中古汉语中
平、上、去、入各分阴阳的调类格局
是保留古汉语入声最为完整的语言
对于朗诵及研究中国古诗词等文学作品
起着重要的作用
并且粤方言里保留了大量古词古义
可以直接在古汉语的典籍中找到来源
在汉语北方话中
这些古词已被废弃不用或很少用
且由于粤语在语法结构上
存在大量倒装
因此形成了许多特殊句式
如北方话中“我先走了”
粤语中为“我走先”
(所以俺到底啥时候走捏)
上个世纪粤语歌曲的盛行
某种意义上也带动了
粤语的传播
街上随便逮个紧跟潮流的崽
都能唱上那么一两句Beyond或是谭咏麟
或许现在每唱一句粤语歌词
都能被看作在保护古汉语??(手动狗头)
3
西南官话
就好比属于西南官话一类的四川话
就可以追溯到元末明初
湖广成为元朝军队与朱元璋的主战场
导致人口急剧减少
出现了“江西填湖广”
和第一次“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大潮
呈现出“五方杂处,言语各异”的局面
所以当地有了用官话正音的现象
西南官话在这一时期基本成型
▼
四川话闪亮登上历史舞台
作为西南地区的方言种子选手
四川话集云贵川渝赣鄂湘于一身
涵盖范围之广
波及人数之多
以至于一直流传着
“当年差一票代替普通话成为官方语言”的传说
(毕竟人多力量大)
而脾气火爆的四川人
说起话来却爱讲叠词奶凶奶凶的
“吃莽莽”、“睡告告”、“长嘎嘎”
充分体现了四川人
(好吃懒做)热爱生活的特点
融合了西南各方语言精髓的四川话
除了叠词很“巴适”外
还有各种各样的“瓜”
“瓜兮兮”、“瓜皮”
“瓜迷瓜眼”、
“瓜娃子”、“龟儿瓜货”
听不懂的你是不是觉得自己也有点“瓜”
(觉得自己有被冒犯到
四川话中怎会少了
让外地朋友“打脑壳”的某些特殊词汇
“周吴郑王”不是三个王
“乌焦巴弓”不是一把弓
“瓜兮兮”不是西瓜
“牙尖”不是牙齿很尖
“咔咔果果”也不是一种水果
“西安人板板”也不是什么木板
“啃兔脑壳”也不是真的吃兔兔
这些奇奇怪怪的表述方式
没有nl平翘舌前后鼻音之分的语言
是西南特有的地域标签
却是西南人民独有的感情表达
是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之后
保留下来的珍藏品
4
武汉方言
湖北方言版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假如生活把你靠兑了
莫斗声、莫邪霍、莫走场
莫意里巴症的
你斗找个门旮旯到后头拽到……”
不论是已经不怎么新的萌新
还是混迹武汉多年的一块腊肉
你,了解武汉话吗
众所周知
方言的成因多与其地理风貌有关
北方
寒冷多风沙,说话时口型不宜太大
因此语音中多卷舌,鼻音重;
四川
多山,山上山下喊话,要着力提高语言尾音
更有山体回声,悠扬委婉;
江南
气候宜人,说话时可以细声慢语
便有了(三水超羡慕的)吴侬软语;
武汉
当年是湖区,多数人靠湖而生
男人划着木筏下湖
女人烤熟了一只野鸭
会对着湖面喊叫:
“回来奇楼(吃肉)……”
率直响亮
(不愧是我大武汉😂)
靠湖而生的武汉
话语也是系在码头上的
所以在码头文化的影响下
武汉话听起来总是嗓门很大
略带凶狠
比如你听到:
“个姑娘伢蛮贼!”
其实可爱的大妈只是想夸你漂亮
可你却总觉得
她是在骂你
(你听我解释)
俗话说“入乡随俗”
在武汉度过四年时光的你
怎么能不懂点当地的特色语言呢
中国方言的演变
是一本字里行间
流露着抑扬顿挫的有声史书
见证了我国历史的发展
然而随着普通话的普及
方言这历经千年的文化形式
却在渐渐消亡
此刻独处异乡
走在没有月光的夜路上
耳边突然飘来一两句乡音
是否会拾起一份怅然的感动
携着故土的身影与气息
眷恋的是不变的温度与记忆
文案 | 吴秉晨 莫舒 王克宇编辑 | 金佳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