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歆·悦读|七夕节,古人是这么过的


8月17日,农历七月初七,又是一年七夕节

朗读 | 若 歆

作者 | 洞见Ezreal



《诗经》有言 “七月流火”

夏去秋来

立秋才没几天

气温果然下降不少

    今天来讲一讲古人怎么过七夕!


1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家任昉写了一本《述异记》。他在这本书中,将《诗经·大东》篇中记载的牵牛和织女这两颗星辰,赋予了人间的爱情故事。随着时间的流逝,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慢慢融入到了七夕这个节日当中。


在古代神话中,织女是仙界的巧妇,是世间女子向往的榜样。所以后世的女性,便在七夕这一天的晚上,向织女乞求智慧和巧艺。


由此,七夕节被称为乞巧节,而这正是七夕节最初的来源。

 

2


七夕,当然不会只是一场女人的狂欢。


古人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


科举制度出现之后,中状元被称为一举夺魁。因为魁星主掌考运,所以读书人又把七夕节叫做魁星节,又称“晒书节”


在农历七月初七这天,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都要例行祭拜魁星,祈求考运亨通。


3


七夕和爱情产生联系,是在唐代。


大诗人白居易写下《长恨歌》之后,迅速在大江南北流传开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自此以后,少女少妇们每逢七夕夜,便开始盛装打扮,纷纷在月下秉烛焚香。


除了向织女祈愿心灵手巧外,还期盼遇见一世良缘,或者许愿婚姻美满。

 

4


到了宋代,大词人秦观的一首《鹊桥仙》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才算是把爱情和七夕彻底绑在了一起。


嗨!我 是 若 歆


现如今

人们只知道七夕是“中式情人节”

却很少有人知道

乞巧节和拜魁星是什么

一些传统文化的精髓

像七夕风俗一样

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被淹没


今天愿更多人知道

七夕,不只是情人节

晚安

往期回顾

1.人生最不该挥霍的三样东西

2.别用嘴上的佛系,掩饰你内心的焦虑

3.生活可以忙碌,心里千万别急躁

监制 / 孙文生

审核 / 任虎鹏

编辑 / 王若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