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史南城:让数千名学生自愿回流的乡村教育引路人


7月30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举行第三届“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推选活动复评会,推选出20名正式提名人选。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余干县古埠镇中心小学校长史南城的事迹。一起来看↓↓↓


史南城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是一颗心灵去感动另一颗心灵。”这是史南城对教育本质的理解。1973年出生的他,把生命的半数周长都奉献给了自己一直追寻的教育梦。他从跟随他人的教育理念起步,逐渐形成自己对教育的深刻理解。他不甘落后,敢为人先,努力践行着文化兴校、课程育人的办学理念,引领了三所乡村学校跨越式发展,书写出乡村教育的一卷锦绣华章。

 

深耕乡土廿八载,兴教扶智惠四方



2001年的夏日,年仅28岁的史南城通过竞聘成为了当时余干县最年轻的校长。当他满怀雄心来到九龙乡中心小学时,看到的是破败落后的校园。但史南城没有气馁,经过一番调研后,他确定了五年之内让校园环境、教学设备、师资队伍、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均达全县上游的发展目标。之后,他一方面优化校园配置,另一方面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逐步改善各村完小的基础设施。时光荏苒,学校变了——校园整洁优雅,书声琅琅;学生也变了——精气神足了,文明蔚然成风。



五年已过,九龙中小的巨变证明了史南城的能力。刚过而立之年的他也获得了“全国百名优秀校长”的荣誉称号。2006年新学期伊始,正当史南城准备全面实施第二个五年规划时,教育局决定调他到三塘中心小学任校长。他再次让本已沉沦的学校起死回生,学校先后荣获市“先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实验基地”等荣誉称号。


2012年,史南城又一次担任了“救火队长”的角色——上级将他调任被私立学校包围的古埠镇中心小学校长。他邀请省内专家组成会诊团队,对古埠教育的现状、根源进行深入诊断,找到了阻碍学校发展的症结,确立了“建名师队伍,创品牌学校,育优秀人才,显教育特色”的发展战略,制定了“校品雅致、师品高尚、课品大气、生品灵气”的办学目标。他身先士卒,动员和组织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控辍保学工作。 


学校辖区内学生欣歆,她的父亲智力障碍,母亲双腿残疾。为了让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父母咬着牙用政府发给他们的低保金送孩子去私立学校上学。可是一年后,贫困的家庭实在难以负担昂贵的学费。史南城得知这一情况后,亲自找到欣歆家,“我非常理解你们对孩子的期望。但是好的教育不一定都在私立学校。请相信我,在我们学校,您的孩子一定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真诚的话语让欣歆的母亲看到了希望。为了坚定他们的信心,史南城还和欣歆的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就这样,欣歆终于转到了古埠中小就读。在新的班上,她的成绩突飞猛进,变得更加阳光和自信。像欣歆这种情况不是个案。


就是凭着一股韧劲、拼劲,史南城让古埠中心小学创造了一年回流1000多名学生,三年回流近3000学生的奇迹,为古埠百姓每年减负1500万元。如今,古埠镇30所村完小均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



追寻教育新高度,学科建设硕果丰



2013年开始,史南城率先在古埠镇中心小学试行了完小校长竞争上岗和教师与学校的双向选择。老师们的工作热情被充分激发,学校的教育质量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随后古埠中心小学又成为全县有效教育课改实验的首个农村学校示范点,并于2015年成功承办了余干县第二届有效教育实验成果现场展示会。在他的指导下,古埠中小的老师参与了100多项市级以上课题,有近70篇论文在省市级刊物发表,有数十人次在各级各类教学技能比赛中荣获奖项。



他自己也撰写了大量论文,还先后主持了三个省级教科研课题并已成功结题。不仅如此,史南城还聚焦核心素养,探索出“1+N”德育课程体系,得到了上级领导、专家的高度认可。史南城校长本人也被省政府授予推进全省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工作积极贡献奖。


史南城扎根乡村教育二十八载,让数千名学生自愿回流,他有的不仅是一双治理乡村学校的妙手,更有一颗倾注教育事业的热血丹心。


点击下方链接

了解更多

第三届“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


来源:江西教育网

单文增:用“心里的双手”找到人生坐标的独臂教师

罗长石:甘当"骑手校长",只为"一个都不能少"

刘小清:守护折翼天使的梦想

刘桂芗:为残疾儿童开启五彩人生的"园长妈妈"

李维正:让每个孩子都有书读,不能让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而辍学

李荣同:将科技转化成农民收益,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农民教授”

赖扬平:在祖国最西端开垦教育“试验田”

赖福英:山村学校留守孩子们的“福英妈妈”

黄恕伯:站在学科教育顶峰的80岁退休教师
方名连:耕耘深山教育、守望农村孩子的90后女教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