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娟家庭:一生只做一件事 三代传承七十载丨全国首批教育世家候选对象
一生只做一件事 三代传承七十载
——来自江西开放大学讲师邱娟家庭的教育故事
邱娟(左一)家庭合影
(前排中间年长者系祖父邱太禄)
一个故事:弃医从教
如果历史能够回转,我想我的家族应该是一个中医世家。曾祖父的医术在当地具有极高名望,在当时,方圆十余个乡镇的百姓都知道曾祖父的名号和医术。
我对曾祖父完全没有了印象,对曾祖父点滴记忆都是从祖父和父亲的口中得到的。父亲说曾祖父在当时是周围乡邻眼中的“仁医”,白天背着行医箱行走乡里,对乡亲们总是有求必应。晚上回家总是在昏暗的灯光下研习医书,整理白天行医记录。祖父说小时候他就比一般人记忆力好,再加上勤奋好学,曾祖父对祖父继承他的医术寄予厚望,创造条件让他学文识字,在祖父十多岁时便让他帮助整理药方并编著成册。可以说在曾祖父眼里祖父的未来一定是一个跟他一样的名中医了。祖父也朝着曾祖父的期盼在努力,白天曾祖父在外行医,他就跟着先生学文化、背诵药方,晚上帮助曾祖父整理书稿,一直持续很多年,祖父整理完成的书稿装了满满一木箱。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国家非常重视乡村教育。尤其是在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全国各地农村掀起了办学热潮。祖父想起儿时玩伴没有办法像他一样接受教育,内心就萌生了当一名“先生”的愿望。正好国家征集知识青年参加农村教师培训,祖父得知消息后瞒着曾祖父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培训,并正式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踏上讲台那年,祖父20岁,从此他一辈子扎根在农村教育事业上直至退休,整整奋斗了30年。
那时的条件非常艰苦,听祖父说,没有教室就在村里的祖堂或者破庙里上课;没有书桌就用破旧的木板撑起,学生自带板凳;从下巢垅到张家垅、屋下嘴……祖父辗转在十余个村教学,哪里需要就去哪里;每天要步行10公里的路程到达学校,天还没有亮就要开始赶路,几十年来祖父从未迟到过。每学期开学教材需要祖父到县城领取再背回学校,往返100多里的山路,祖父需要带上干粮一大早出发,等把沉甸甸的教材背回家时已是半夜,碰上天气不好时更是艰难。纵然这么辛苦,问祖父会不会后悔当初的选择,祖父说从来都没有后悔过,他说“教师,是一份良心工作,教书育人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事情。”
一生信仰:党的恩情大于天
祖父生于旧社会,经历了旧社会的太多苦难,也见证了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复兴历程。祖父总说没有中国共产党哪有现在的幸福生活,历朝历代只有中国共产党把人民装在心里,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要饮水思源,共产党的恩情大于天!
祖父一生没有太多的值得传颂的光辉业绩,只是在平凡的岗位默默做好自己的事业,用一生的精力只做一件事,那就是一直在教学一线做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这一坚持就是30个春秋,我想只有他自己认为是最有意义的事情才可以保持如此恒久的热情与淡泊吧。
小时候最喜欢听祖父讲故事,祖父讲故事内容丰富而生动,很有场景带入感,或许因为祖父是老师的缘故吧,我想祖父的学生一定是跟我一样喜欢听他讲课的。他最喜欢讲党的故事,从旧社会的苦难讲到新中国昌盛、从饱受西方奴役讲到独立解放、从井冈山的斗争讲到土地革命、从长征的雪山草地讲到陕北的窑洞、从西柏坡的进京赶考讲到新中国建设……言语中无不透露出祖父对共产党的崇敬之情。
祖父说我这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也只有能力做好这一件事,那就是教书育人,那就把这一件事情做好。祖父说教书育人是党最需要他做好的事情,也是他最想做好的事情,那就认真工作报答党给予的这个机会。他是这样说的,更是用毕生的精力践行了他的初心和使命。
人生纵有千百回的抉择,依然只坚持听党的话,做党最需要的人,这是一名平凡的人民教师用行动诠释的对党忠诚。在祖父的影响下,一家三代先后有11名成员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他们当中所有人均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我的叔叔邱平元,系广州市南沙第一中学办公室主任、数学教师,中共党员,工作认真负责,勤勤恳恳,曾获优秀党员、区优秀教师、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区党务工作者等荣誉。2021年8月28日,他毅然报名赴新疆支教,立志为新疆教育事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邱平元(第二排左二,戴眼镜、着浅蓝色衬衫者)2021年援疆团队合影
我的姐夫邹俊(邱太禄孙女婿),系江西警察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中共党员,对党忠诚、为人正派、关心关爱学生,曾获学院“十佳”政治指导员、省公安厅机关优秀党员、省公安厅机关最美党员民警等荣誉,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嘉奖一次,2018~2020年连续三年年度考核优秀,他所带班级曾获“江西省先进班集体”称号。
邹俊(右一)带领学员参加G20杭州峰会安保整训
我的表哥(邱太禄外孙)杜为,系南昌航空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中共党员,始终以“四有”好老师为目标,曾获江西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和南昌航空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优秀辅导员、优秀班主任等荣誉。
杜为(左一)指导学生备战课外科技创新竞赛
我的表嫂,杜梅(系杜为妻子,邱太禄外孙媳),系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中共党员,她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为人师表,工作责任心强,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杜梅参加所在学校教学展示活动
杜梅主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课题成果分享会
我的表姐(邱太禄外孙女),杜杏华,系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企业管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多次被评为院优秀教师,主持省级课题六项,发表论文数十篇。曾获江西省“高教杯”管理学课程说课比赛三等奖,曾指导学生参加“踏瑞杯”中部赛区人力资源沙盘对抗赛获二等奖及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创业综合模拟赛获二等奖。
杜杏华(前排左二)参加全国教学比赛合影
一项事业:教师是家族职业的第一选择
祖父一辈子只想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他做到了,但希望他的儿孙后代们能够继续传承,继续做,把这一项事业变成家庭成员的职业选择。他总是乐意分享着他的从教生涯,讲述着他与学生们的点点滴滴,讲述着知识改变命运的生动案例。
父亲邱魁元,从小的志向并不是想当一名教师,他喜欢服装设计,在那个衣着简朴的年代,父亲总能设计出款式新颖的服装,我和弟弟小时候的服装都是父亲亲自设计,让小伙伴们很是羡慕。很长一段时间,父亲也以此为荣并认为找到了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向。但是,祖父却早对父亲的职业有了规划,他希望父亲在他即将退休时能够继承他的事业做一名教师,继续扎根于家乡的教育事业,传播知识、改变乡亲的命运。祖父的言传身教和循循劝导让父亲改变了他的想法,他决定像祖父一样投身农村教育,为党为国家的教育事业默默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邱魁元和他的学生们在户外实践
在祖父的鼓励、奶奶的支持下,1974年,父亲高中毕业后,经过几年刻苦努力的学习,顺利取得小学教师专业资格证,并成为了九江市都昌县三汉港镇中心小学的一名农村小学教师。为了上好一堂课,父亲经常跑到近5公里镇上书店去看书查资料。从梅塘小学、荷塘小学、长红小学、亮星小学到左桥小学,父亲秉承祖父甘愿奉献的精神,哪里需要就去哪里,毫无怨言。父亲改行站在三尺讲台,一站就是35年,在贫困家乡义务教育一线默默耕耘,为贫困农村儿童点亮希望之光,一生无悔。
在祖父和父亲的熏陶下,我从小就有个愿望,就是希望能像祖父和父亲那样,做一名燃烧自己点亮别人的人民教师。2011年,大学毕业后我如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一线教师,先后担任过辅导员、教师和行政工作。工作十余年,从不忘祖父和父亲的教诲,“教师干的是良心活,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学生和家长”,始终坚持对教育的初心,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在各个岗位上传承家风、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邱 娟
我非常热爱辅导员工作,从我上岗的第一天,我就告诉自己,我是一位教育者、是学生的引路人,我也是服务者、要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他们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我认为,辅导员的工作,其实就是做人的工作。心里有学生、接纳学生,才能把工作做好!我特别尊重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认为辅导员应以尊重、欣赏、理解的心态,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相信学生人人都能成功、人人都能出彩、成才。我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每一堂课为载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我很喜欢与学生交朋友,谈心谈话,经常主动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在自然的沟通中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问题的探讨中发现学生的困惑,当我用暖心、贴心、细心、贴近学生的生活时,及时地满足了他们的心理期待,也很好地引导着他们朝着德才兼备、自由全面发展的方向有序迈进。
邱娟(右一)指导学生参赛
我运用所学创造性地将“教导、引导、督导、指导、疏导、训导”等角色融入辅导员的具体工作之中,让学生在品格锤炼、专业学习、思维创新和奉献社会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比赛,以赛促学,提振学生精气神,指导学生获国家级竞赛一等奖1项,省级以上竞赛获奖共16项;积极参与电商扶贫,为乡村振兴助力,先后带领学生以电商专业技术助力当地经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帮扶婺源里官亭贫困村139户469人贫困户增收累计达360万元,实现了里官亭35户123人全部脱贫,村民合作社每年盈利100多万,淘宝、微店、网购早已成为村里流行用语。2018年,我被评为第六届“博导前程杯”全国电子商务运营技能总决赛一等奖优秀指导老师;2019年,我被评为第七届“博导前程杯”全国电子商务运营技能竞赛江西赛区网店运营赛项一等奖和商务数据分析赛项三等奖的优秀指导老师;2021年,我参加全省高校公共安全教育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展示活动获得三等奖。
做老师很辛苦、很清贫,但也很幸福!看到学生因为自己而改变、成长,那是最开心的事情。我也终于能体会祖父经常跟我们说的那句话背后深刻的内涵,“教师是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工作”!在祖父的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熏陶下,书香家风如春雨一般“润物细无声”,教化和滋养着家族每一个人的生命和心灵,也成为家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投身教育事业为国育才,成为家人们的第一职业选择!
三代14人从教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江西省教育厅”微信公众号(微信号:jxsjyt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