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注意啦!这项检测列入中小学体检常规项目!
我国血脂异常现状如何?
最近几十年我国人群的血脂水平、血脂异常患病率都在明显增加,以高胆固醇血症的增加最为明显。2018年全国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成人血脂异常总患病率为35.6%,相当于10个人中有近4个人患有血脂异常。《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2020》中的数据显示,我国血脂异常人口有2亿人,高血脂患者1亿人。
并且血脂异常患者并非只局限于成年人,儿童和青少年的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也不低,血脂水平也呈现升高的趋势。
学生血脂检测有必要吗?
学生血脂检测不仅必要
而且尤为紧迫!
2017年,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检出率为20.3%,高胆固醇血症检出率为5.0%,3.7%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高胆固醇血症检出率较2004年已增加近3倍。
2021年,天津市对7.2万名幼儿园大班儿童和9.1万名小学二年级学生进行慢性病危险因素筛查,幼儿园大班儿童肥胖检出率为11.1%,血脂异常检出率为7.4%;小学二年级学生肥胖检出率为21.4%,血脂异常检出率为13.5%。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22年发布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深圳市某区17所小学一年级部分班级约2900名儿童中,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的检出率分别为23.6%、11.8%。
胖=血脂高吗?
有些家长会问:
我家孩子胖就是血脂高吗?
我家孩子瘦就绝对不会血脂高?
统计显示,我国6-17岁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近20%,6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率超过10%。学生血脂异常的发病率与肥胖率相当,甚至更高。
据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副主任医师姜丽红,有些儿童明明不胖,甚至偏瘦,血脂却明显增高。这是因为孩子和家长可能同时患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据统计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很高,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病率为1/100-1/500 ,家族性混合性高脂血症的发病率为1/200-1/500,这么高的发病率在儿童人群中急需引起家长的关注。
(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儿童期最常见的遗传性高脂血症,也是脂质代谢疾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可导致各种危及生命的心血管疾病并发症出现,是冠状动脉疾病的一种重要危险因素。)
案例:
在家长的陪同下,4岁的安安(化名)来看“皮肤病”。安安出生时皮肤就出现黄色的斑块,且逐渐增多增大,家人一直认为孩子得的是皮肤病,因为不影响孩子生活,也一直没有做进一步检查。图片来源:厦门市第三医院
血生化的化验单结果显示,安安的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指标远高于正常值。厦门市第三医院儿科专家诊断,孩子并非皮肤病,而是“黄色素瘤”,这是一种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皮肤表现。血脂高会导致冠心病,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不仅会伤心(冠心病)、伤脑(神经)、伤肝(脂肪肝),还会影响肌腱、眼睛,需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通过诊断找到了病因,安安才得以进行针对性治疗。血脂异常有什么危害?
在关注总胆固醇数值的同时,也要多关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指标是否正常。
血脂异常人群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往往会升高,它也被称为“坏胆固醇”,容易在冠状动脉以及其他的动脉壁上形成斑块,导致动脉血管狭窄,进而导致血流量降低,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致病性危险因素。
而动脉粥样硬化为主的心血管疾病,比如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等,是我国城乡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占死因构成的40%以上。
所以,这就意味着如果患上了高血脂,那就会比正常人更容易得心脑血管疾病,比如冠心病、脑卒中等。
哪些儿童及青少年
建议进行血脂筛查?
· 一级或二级亲属中女性<65岁或男性<55岁有心肌梗死、心绞痛、脑卒中、冠状动脉搭桥术、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猝死;· 父母TC≥6.2mmol/L或有已知的脂质异常病史;· 有皮肤黄瘤或腱黄瘤或脂性角膜弓;· 有糖尿病、高血压、肥胖(2~8岁)或超重(12~16岁)或有吸烟行为;· 对于怀疑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人,应进行血脂异常基因筛查。
哪些习惯容易引起孩子血脂高?
儿童的不良生活与饮食习惯,还会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脑卒中等“老年病”埋下病根。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含糖乳饮料和饮料消费率在30%和25%以上,远远高于成人。
儿童过多摄入油炸食品、甜食、含糖饮料,因过于依赖电子产品而缺乏运动等,不仅影响当下的健康指标,而且还会对身体造成一些不可逆的影响,比如长期的高血脂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血压增高。
小时候养成的坏习惯还可能伴随一生,到老都要为之付出健康代价。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从小养成,预防“老年病”也应该“从娃娃抓起”。
孩子应该怎么样吃才健康?
这些习惯家长学起来!
👇
1.改变烹调方式
降低烹调油摄入这样能将脂肪的供能比减少5%~8%,多采用蒸煮炖这样的低温烹调方式,少煎炸。烹调油控制在20~25克/天(喝汤的瓷勺1勺约为10克油),用不饱和脂肪酸代替饱和脂肪酸(猪油、棕榈油、椰子油等)。另外,可以将全脂奶换成脱脂奶。
2.增加全谷物的摄入用全谷物代替部分精米白面
比如用1/3~1/2的燕麦米、玉米、糙米、藜麦、荞麦米、红豆绿豆等代替部分白米白面,不仅可以增加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也提高了膳食纤维的摄入量。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增加了0%~5%;同时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增加了2倍,从11克/天增加至30克/天,能更好地达到推荐摄入量。
3.增加蛋白质食物的摄入
增加瘦肉、豆类和牛奶的摄入量,这些也都是优质蛋白质,吸收利用率高,能使蛋白质的能量摄入增加3.5%~5.5%。
做菜时要常搭配牛肉、鸡肉、豆干、豆皮、北豆腐等食物,肉类可多选富含n-3系列脂肪酸的,比如三文鱼、鲭鱼、黄花鱼等。
4.减盐增钾
炒菜时候要少放盐,可放些葱姜蒜调味,并要出锅再放盐,还可以将食盐换成低钠高钾盐。这样可以将总钠摄入量从近6000毫克/天减少到3000毫克/天,钾的摄入量从<1700毫克/天增加到了3700毫克/天。
5.多吃镁含量高的食物
蔬菜、水果、粗粮、坚果都富含镁。
6.增加钙的摄入
多吃乳制品、豆类这些可以补钙的食物,奶每天喝300~500毫升,如果有血脂异常更推荐喝脱脂奶。
7.不饮酒
饮酒是使甘油三酯升高的重要因素,甘油三酯高的人更需要严格限制酒精摄入,儿童请勿饮酒。
8.避免摄入反式脂肪酸
比如蛋糕、小甜点、代可可脂的巧克力、冰淇淋、奶茶、威化饼等。包括配料表含有人造奶油、人造黄油、植脂末、起酥油、代可可脂、奶精、麦淇淋等的食物,都意味着含有反式脂肪酸。
9.降低饮食中的胆固醇
虽然研究显示饮食中的胆固醇摄入显著影响血清胆固醇水平,但关于膳食胆固醇与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关系,由于受多种混杂因素影响,目前尚未有定论。
但毕竟血清胆固醇升高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所以对有血脂异常的人群还是建议控制下胆固醇的摄入,每天膳食胆固醇摄入量应在300毫克以下。
健康的生活习惯要从小养成
希望家长们都能掌握健康生活知识
帮助孩子们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