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道可特特别推出“青春向党:从五四到七一——道可特青年汇”系列活动。该系列活动聚焦道可特青年律师的成长与发展,旨在进一步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为青年律师赋能。
“道可特之星”为“青春向党:从五四到七一——道可特青年汇”系列活动之一,旨在发掘道可特优秀青年律师,并通过分享他们的执业经历、成长故事、职业发展与精彩生活,展示律师风采,彰显榜样力量。
她善于观察分析,保持辩证思考的习惯;她热爱律师行业,敬畏法律;她梦想星辰大海,也享受当下努力带来的喜悦。她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正直自由的精神做一名合格的法律人。
她相信人的价值由他真正的兴趣点决定。成为一名律师既是儿时梦想,也是体验人生必须经历的部分,为了不辜负痛快活过的初衷,放弃高校工作机会只身来到北京成为一名资本市场非诉律师。在此起彼伏的挑战中一次又一次更新自我认知,一步一步走出自己想走的路。他是依旧秉持“可以自主地帮到人,可以不断学习新问题,同时可以赚些钱”梦想的法律人。他有着不同于其他律师的着眼于“非经济的价值判断”的古典与朴素情怀,他有着选择行政法业务领域并坚持下去的笃定并成长起来,他还对行政法这幅精品画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与期待。他们够智慧,能够穿梭在上百条案例中找到有利于当事人的判例观点;他们敢梦想,始终相信极尽每个时刻定会有好事发生;他们勤思考,常以警惕借专业、胜诉而行的“独断论”让自己对所在领域有更透彻地理解。他们是有锋芒的、有梦想的、有未来的明日之星。本期道可特之星,让我们共同走进:“够智慧、敢梦想、勤思考的极致青律:杨洪娟、冯林玉、朱思睿”。
温柔中自带锋芒与智慧
简 介吉林财经大学法学学士,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律师,破产重整与清算全国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业务领域为民商事争议解决、公司业务、破产重整与清算等。自执业以来,代理了大量民商事纠纷案件,在争议解决及企业纾困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及严谨的工作态度,深得客户信赖。毕业初期,面对“未来职业规划”这一人生重要课题,杨洪娟律师表示她也曾经历过犹豫、徘徊,当她不知该如何做选择的时候,她告诉自己“先去做,再回头看值不值得”。就这样,她选择告别家乡独自来到北京,踏上属于自己的梦想之路。初进职场时,面对客户的法律咨询,她总担心因方案考虑不周可能会误导客户的决策;也会因为工作没做好,而自责到整夜无法入睡。为了尽快提高工作能力,她选择多听、多看、多问、多做。遇到新的法律问题,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着手研究。实践经历告诉她,刻意回避问题,那么同样的问题总会在下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出现在你面前,所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跨越沟壑的唯一捷径。她曾穿梭在上百条案例之中,只为能找到有利于当事人的判例观点;她曾工作至凌晨两三点,只为第二天一早为客户提交一份满意的法律意见书。杨洪娟律师说,她一直在做的就是“扎根、沉淀、积累”,她坚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成江河。”经过五年的沉淀,她实现了从一名律师助理到实习律师再到一名执业律师的蜕变,这一蜕变不仅仅体现在身份转变,同时也体现在心态及自我要求转变等各方面。杨洪娟律师为近百家公司提供过法律服务,她发现公司从注册登记到注销登记,上演的是企业的“一生”,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也会“生病”,律师要做的就是准确诊断、对症下药。小到合规性问题,大到生死存亡问题,律师在企业经营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她曾参与一家公司预重整全过程,在企业驻场近一年时间,为企业处理各种诉讼纠纷,解答客户的各种疑难问题,参与同地方政府、债权人、银保监会等各方组成的磋商会议,她看到各方合力只为拯救企业于困境之中。也正是这一次工作经历,让她开始接触“破产重整与清算”这一法律领域。说到企业的“一生”,对于自己会选择怎样的人生,杨洪娟律师说,她很喜欢北野武说的一句话,“虽然很辛苦,我还是要选择那种滚烫的人生”。她说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竞争的时代。既然选择了律师行业,就要开始努力,停止抱怨。她习惯了坚持每天看财经新闻,她也坚持每个月至少读一两本书。做好每一个案件,服务好每一位当事人,是她的初心,同样是她一直坚持在做的事情。面对压力时,她选择的不是退缩,而是迎难而上。杨洪娟律师说,她印象最深的是艾伦·德肖维茨曾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不在二十多岁时承受这种压力,将如何面对今后成为合伙人后日益沉重的责任?”这句话一直激励着她前行,她也想将这句话分享给同样在前进路上的青年律师同仁们。简 介
重庆大学法学博士,擅长私募股权投资、境内并购重组、常年法律顾问等法律事务。为多家央企、国企、民企提供股权收购、资产重组等法律服务,为多家私募基金管理人提供常年法律顾问服务和基金投资、监管合规、诉前争议解决等法律服务,为多家国企提供常年法律顾问法律服务,获得客户认可。
01. 终究只有用心才能让自己安心
作为一名敏感又追求完美的双鱼座女孩,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冯林玉律师都陷于“让每一项工作尽善尽美、让每一位客户满意”的焦虑中。任何一点疏漏,即使客户很包容,她仍旧会陷入自责。后来,经过大大小小各种项目的锤炼,她明白了经验和知识的局限无法让每一项工作尽善尽美,无法让每一位客户满意。而只有用心让每一项工作朝着尽善尽美和让客户满意的方向努力,才能克服焦虑和自责,得以安心。在冯林玉律师看来,用心不同于认真、努力、勤奋,它们可能含有被动的因素,而用心更多是一种自驱,让人能够快速、全身心地投入一桩事务,进入忘我的程度,并由此获得内心安宁时的状态。真正带来满足感的不是结束一桩事务,而是拼尽全力完成一份面面俱到的法律文件,是准确响应客户的需求并及时消除客户顾虑和疑问,是直面挑战克服恐惧获得成长的过程。道可特是冯林玉律师毕业后入职的第一家律所,斗转星移,她已经在道可特完成了从律师助理到律师再到主管律师的蜕变。正如道可特一直倡导的,“我们在一起!”道可特不仅向她提供参与大型央国企、民企、金融机构项目的机会,也充分尊重她的执业规划,让她能够自由探索感兴趣的执业领域并沉淀深耕。除了律所的支持,来自客户的信任也是冯林玉律师持续提升自我的动力。曾经,有一位要求很高的客户,无论是对工作安排还是文件出具,都会反复提出自己的调整意见。刚接手这个项目时,她因为客户的挑剔而想退出项目,在团队负责人的鼓励下,她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用心揣摩客户的工作风格。经过一段时间的艰难磨合,客户指定她负责后续相关项目,并明确表示“冯律师负责我们放心。”在看起来无意义的事情上“浪费”的时间和精力,其实是最好的投入。用心工作,也需用心休息。踏踏实实,平心静气,极尽每个时刻,是她切换状态,积蓄能量的方式。冯林玉律师相信,保持一种“有暇”的状态和能力,一定会有好事发生。
简 介
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长期为众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提供行政合规法律服务,主要业务领域涵盖土地规划、食品安全、药品监管、外汇监管等领域。主要服务的客户包括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国家铁路局、国家外汇局、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通州分局等单位。
01. 古典与朴素
“可以自主地帮到人,可以不断学习新问题,同时可以赚些钱”。多少年后再问起朱思睿律师,他仍会如同20岁时那样用这句在其人生中为数不多的精简论述阐明他的初心。尽管以功利的尺度至今仍无法断言这是最好的选择,但这并不影响他独断地选择法学并成为律师。在走出法学院校之前,朱思睿律师并未进行多少职业规划,近乎一种先验的直观,他坚定或武断地选择了律师之路,而这样就做出选择似乎不大符合律师行业的“气质”。这个行业希望他精致并且精明,最好还能有些商人理性。但朱思睿律师似乎不太愿意接收这样的现代化改造。在法律的经济分析理论已将制度作为交易成本的今天,他仍常常着眼于非经济的价值判断。在法律服务领域划分愈发细致且律师专业方向分化愈发明确的今天,他仍对各个产业及各个群体充满热情。朱思睿律师自诩这是一种古典主义的律师气质。但他忘了,所谓古典,除了少数庙宇,大部分都掩埋在现代分工大生产的高楼之下。但朱思睿律师毕竟幸运,在职业之初遇到了达晓行政法。而行政法,正是既新兴又传统、致广大而尽精微的领域。一些律师执业之初,面对成熟的团队与年轻的自己,会有莫名的疏离感。但朱思睿律师很快就融入了行政法团队,因为那时的团队也同样年轻,甚至整个行政法律服务市场都属年轻。从法学角度看,行政法绝非新兴的部门法。但对于律师服务市场而言,行政法领域从无到有,不过几年光阴。以至于和老同学们交流时,他一度无法解释清楚自己的工作内容。事实上,简单一句“为行政机关提供法律服务”也确实无法概况出实际工作中的付出和收获。在执业的最初几年,大量的派驻事务占据了朱思睿律师工作的重心,重复性工作也时常磨灭其成就感,律师的专业属性更不时地在行政机关科层制和集体意志下被淡化。朱思睿律师也曾有过不为人知的通宵达旦和广为诟病的字词疏漏,但幸运的是,对压力保持一定的钝感、对负面反馈保持理性的自我批判,以及团队的包容,使他保持了一种笃定和成长。四年光阴并不漫长,如仓促行路无暇光顾,但回首,认证监管、铁路工程、食品安全、药品监管、土地规划,已是遍览群胜。行政法律服务的风景,与其他领域大有不同。这种不同并不是体现在具体景致上,而是体现在画幅上。在行政法律服务中,法治政府和实质正义是母体,行政法只是底色,更需要依托各行各业的专业属性为落脚点。因此,行政法实际上是囊括群山万色的大画幅,行政法律师所面对的应该是无所不包的世界。而朱思睿律师对各个产业充满兴趣恰好契合了这一点。此间,各领域的行政机关与各行业受监管的相对人,亦交相辉映。在长期与行政机关对接的过程中,朱思睿律师扬弃了“以专业说服人”的心态。对于大部分实际上存在讨论余地的问题,他选择以沟通而非说服,以理解而非否定。他认为,法律职业不同于纯技术活动,这一职业未被取代,不在于其普适性,而在于其地域性;不在于其稳定性,而在于其演进性。因此,作为行政法律师的他,时常警惕借专业而行的独断论,更警惕借胜诉而行的独断论。“胜诉不等于法治”,对于行政法律师的他来说,今后职业生涯中所需要广大与包容的,亦不仅仅是各种行业和各类领域,更要包容那些并不苦涩的“正确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