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BC独家丨16年后重聚,贾樟柯现场交流记录(上)

2015-11-09 北京百老汇电影中心
《山河故人》映后导演交流(上)
嘉宾:贾樟柯主持:百老汇电影中心杨洋


杨洋:大家晚上好,欢迎来观看《山河故人》这部影片,这部片也是贾樟柯导演9年以来终于再有一部剧情片得以再在大银幕上进行公映。今天也来了很多导演的好朋友,现在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本片导演贾樟柯先生来跟我们进行交流。

贾樟柯:各位亲朋好友,《站台》的兄弟姐妹,谢谢大家来。
杨洋:导演为了《山河故人》的宣传真的是非常非常的辛苦,我都见证了一部分过程。
贾樟柯:对,因为我们路演到长沙的时候突然来了一个主持人长得特别像杨洋,我就在想这个人到底是谁,怎么世界上会有这么像的,因为不敢确认,就真的不敢相信你会出现在长沙。今天还想跟大家介绍一下在座的《站台》主创。
杨洋:今天算是《站台》剧组16年后第一次齐聚,各位老师,录音指导、剪辑指导、大家都很熟悉的“小武”。
贾樟柯:还有制片主任、还有“文工团长老宋”,谢谢大家。
杨洋:片子里我们看到很多故人,刚刚我们也看到很多故人,包括还有赵涛,一路演过来,还有梁子等等,他们都在您的片子里面。
贾樟柯:就像片子里汾阳这个地方,她其实是个文学概念,不一定是真实的地方,韩三明也是文学形象或者电影形象。

1
我和赵涛情逢对手
杨洋:你在跟你这些故人,他们参演了您的电影那么多年,你跟他们再次合作的时候感受是怎么样的?
贾樟柯:我觉得有两个人,一个是赵涛,赵涛是在《站台》开始合作,那个时候基本上我觉得她是在用天性在表演。她是学舞蹈的,她直觉很好,所以完全是在按天性在出演。到了《三峡好人》之后我们就中断了一段时间合作,因为主要我去拍记录片去了,然后她就去了国外跟几位导演合作,特别是在《我是丽》以后,她再回来和我合作已经是2013年的《天注定》,了,那时觉得她的变化很大,觉得她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工作方法,就是很多东西她都会很仔细,包括人物的前世今生都会记下来,还有一个很独特的表演方法是她会把我剧本中每一时间段,好比日景夜景,那她一定会把她的场次弄得很清楚,例如早上8点还是10点还是下午2点?一开始我不太理解她会有这个问题,后来她说因为每个人在每个时间点的身体状态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下午1点钟刚吃完午饭会比较慵懒,如果是下午的5点钟可能会相对兴奋,她要找出人物身上的身体感觉。我觉得这种工作方法非常奇特,而且有帮助她的表演。到了《山河故人》我觉得我们之间会有很多情逢对手的讨论,可以说《三峡好人》之前我说什么她就做什么,比较专制…那么到了《山河故人》她有很多独特的见解我觉得我会吸纳她,比如说片子里面涛的的父亲去世,然后她去医院办理那些事儿,我一开始要求她的表演是克制、镇定,然后她说那我试试。第一遍拍完我觉得不舒服,摄影师也觉得不舒服,演员更不舒服,我们都不知道出现什么问题,然后我就开始跟灯光指导说:你这个灯有问题。去埋怨人家,然后他就说:好,贾导我再给你重打。重打完灯之后还是不舒服,赵涛就跟我说:我演得不舒服,我觉得你这个不对,这是一个单亲的妈妈跟父亲相依为命,这个父亲是突然去世的是飞来横祸,作为一个女性不可能不哭,不可能不感情外露,可能你说的什么克制啊那些是你想要的美学,那个美学实际上会压抑我的表演。她说完之后我觉得她说得特别对,但我还没想清楚,我就说今天不拍了,我们收工回去我想了很久,第二天重拍,我就说那就按你的来发挥吧。等她用她的方法演出来我觉得是对的,有时候特别强调形式的导演,那个强调美学会压抑演员正常的情绪。所以这部戏她也给了我一个情感的角度。


另外一个就是梁景东,我觉得梁子演得真是越来越好。可以说《站台》的时候他的台词并不太好,到了这部影片之后我觉得他的状态、表演到台词真是特别的好。因为这几年他也没有去表演,因为他去做了动画导演,我觉得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生活的体会,还有对拍摄这件事情的接纳,拍《站台》的时候他有点抗拒被拍,而这次他完全进入到这个剧里面,所以他很接纳摄影机,所以他演得很舒服。


幕后也是有很多故人,余力为还是那个样子,现在按时睡觉了。张阳呢,张阳你过来说说你什么感受……张阳跟我合作了我所有的电影,我一直为他鸣不平,因为我们整组人说大家都在得奖就他不得,今届金马奖也是他第一次得到“最佳声效”的提名,要有信心啊…

张阳:最近生病了,感冒得很厉害,得知今天很多老朋友都过来,所以特意过来看一看。这次《山河故人》的声音比起《天注定》来说可能我们从感情角度更重视,非常微妙非常细小能够跟心理情绪和时间年代的流动,有现实的也有抽象的,这是不一样的。
贾樟柯:我觉得他这次就是细节做得特别好,比如说赵涛跟张译学开车,开车撞石碑之前那一段声音我觉得做得特别好,那些刹车声音的细节,碰撞之后反弹的声音,非常细腻,懂行的都知道他做得很好。为什么说这些话呢,是因为我们不会夸张这些东西,不会让椅子震啊这些,它是非常含蓄的,层次是饱满的。
2
贾樟柯变了?
杨洋:很多人觉得《天注定》和《山河故人》一前一后,就喜欢把这两个片子做比较,说导演是双子座,正好这两个片子代表心里的两面。
贾樟柯:我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每次一拍完片子,它肯定有它自己的特点。然后就很多人说:贾樟柯变了。拍《天注定》的时候就说:贾樟柯怎么变得那么暴力啊,他太暴力了,他将会暴力下去。但是那个题材就是个暴力题材,不可能一直拍嘛。然后拍《山河故人》,大家有说:哎哟,贾樟柯变温情了。我就想那我下次再拍一个杀人的片子吧,开玩笑,因为我觉得这种变化是正常的,不同的阶段有感兴趣的事情也会有突然想拍的东西,你肯定要根据题材来改变自己的电影方法。像《山河故人》我就觉得自己刻意有一个配合这个情感题材,我过去的拍摄大部分是有距离的、客观的这种观察性的拍摄,我喜欢这种距离感,那么到了《山河故人》我觉得应该是靠近演员的,情感有些放出来的,不应该完全那么冷静去拍,这个情感波澜,它是有温度有弹性的,应该动起来,也是题材和故事的一个需要。
杨洋:大家形容你的风格就是“现实主义风格”,但你那个“现实主义”跟一般大家看到的那个“现实主义”还是有点不一样的,通常会有一些很纪录片的和一些很科幻感拼贴起来,两者通常有点碰撞有点违和的感觉。我想知道你在做的时候这些东西全部都是事先设计好的还是说哪一些是比较即兴的?

贾樟柯:在拍的时候我不会太考虑“现实主义”这个问题。我最大的注意力在于自然,人的状态的自然,拍摄叙事的自然,因为我一直喜欢自然的东西,一直喜欢演员是处在一个自然的状态而不是一个戏剧性的状态。因为不管你发生的事情有多激烈,人始终是个自然中的人,电视跟戏剧不一样,我现在真的受不了那个扯着脖子喊台词的电影,我看五分钟就不看了,生活中哪有人这么说话:你在干什么!这不是神经病吗对不对。所以人嘛就自自然然,追求的就是自然,正常的状态,哭也是正常的状态,吵架也是正常的状态,走路、吃饭都是正常的状态。


可能正是这种自然让大家觉得我有写实的或者记录的,其实实不实这个东西不重要,重要的还是叙事过程中的情理相通,这个是很重要的。


另外一方面我也喜欢我的电影保持着一直开放,那种随心所欲的东西可以容纳进来突然奇想的东西要容纳进来。比如说这个片子里面有一个撞飞机的,很多人现在在猜谜说那个飞机意味着什么有什么隐喻?其实那个飞机的产生很简单,我写完第一稿剧本,回头读这个剧本发现这个剧本实际上也可以没有剧本。为什么,因为它就是随着人的这种过程恋爱、结婚、生老病死,这个剧本其实是我们每个人的剧本,它是常态,一眼望过去我们每个人都要按这个剧本在生活。年轻一点的可能演到第一幕了,年纪大一点的演到第二幕了,但是看完之后我发现还有一个东西没有,那就是“意外”,我觉得它也是一种常态,所以就突然想起小时候最早感觉到生命的意外无常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有些同学是飞行员的孩子,因为我老家旁边有个空军基地,那个时候好像还在跟越南打仗,每隔一段时间突然会有个同学不来上课,等他再来,胳膊上已经缠着白纱,这个给我造成很大的童年记忆和阴影。想到这个意外我首先就想到这个东西,我没有写它是空军的飞机,写它是一个播种的。因为在山西、陕西、内蒙,八九十年代一到春天就飞机播种,种树,我就突然想到把这两个结合到一起,由这个也带出了14年梁子在经过山口的时候看到一对母子在烧纸在祭拜祭奠,因为这个电影里有出生有去世有婚礼有葬礼也有缅怀和祭奠。他是这样的一个思维模式一个过程,不是设计一个谜语让大家去乱猜。

杨洋:现在观众有问题的现在可以举手提问。
观众:导演您好,一般影片它的片名出现前通常会有一小段,特别短,就几分钟。但是这个片子就是特别长。
贾樟柯:43分钟。
观众:对,结束的时候就有种感觉怎么这么短就结束了,这样处理是有怎么样的考虑吗?
贾樟柯:一开始我剪片的时候也是把片名放在片头,电影一出来,然后出品公司完了就是电影的名字。但是我剪到99年到14年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因为我的剧本是断裂式的,99年到14年之间发生了什么我没有交代,那么我剪到14年的时候突然片名放在这儿特别合适,因为它有前面的时代完全被翻过去,就像我们看书的前言一样,然后又巨大的时间流逝的感觉,所以我觉得发在那儿时间感比较好,所以就把片名放到了43分钟的位置。
3
外星人邻居?

观众:导演您好,我想问一下第三段故事为什么要放在2025年?是你在写剧本的时候考虑到要延续前两段的主题,还是觉得想在故事性上带有一点科幻色彩,还是故事没有写完想把它继续写下去呢,一开始是基于哪种考量?

贾樟柯:一开始写剧本的时候觉得这个故事应该跟两个很重要的东西是关联的,一个是时间,因为我想拍的不是一时一刻的情感,比如说热恋,比如中年、老年,这都不是我想拍的重点。我想拍的重点是人怎么被时间改变,所以它需要很长时间来讲述这个故事,一开始我没有想到要写未来,而是觉得要从过去讲起,从过去讲起我就想到了99年。因为在我生活里面99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界线,或许也是一个巧合,因为第二年就是2000年了,但是那个时候正是互联网有跟没有前后的一个分界线,也是大家普遍使用手机的分界线,内陆地区特别是山西那边开始大量修建高速公路的一个分界线,也是像电影里面有些人开始买私家车的一个分界线,我觉得这些东西其实挺影响我们的,新的科技,包括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价值观,对于情感的影响还是挺大的。


所以从99年开始讲起,一直写到当代的时候到了孩子要移民,然后我就觉得自己停不下笔,我就觉得这个孩子未来会怎么样,特别吸引我。因为他在14年是一个特别被动的人,他好像是上一代人的人质一样,父母要离婚抚养权的问题、移民的问题,他根本没有权力去发表意见,这样一个被上一代决定的人,或者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被上一代决定的人,那么到他长大成人之后有没有他的自由、有没有自我?这是我特别关心的。然后我就想写他,写他长大成人就写到了2025年,那么想到要写2025年就顿时兴奋不已,因为我从来都没有一个未来的角度,所以一想到这次我要写一个未来就很兴奋。但是一兴奋就想得跨越性很大,当时我想写他有个邻居是外星人,然后他喜欢这个人,但是他发现这个外星人没有性别,他很苦恼怎么跟一个没有性别的人谈恋爱。


写完之后我觉得挺好的,但是这种科幻的奇观性把现实里面扎实的情感的脉动会切断,会颠覆,我感兴趣的不是科幻不是奇观,我感兴趣的兴趣的是电影的另一个主题“漂泊”。刚刚说的是“时间”,还有一个主题是“漂泊”,这个漂泊的过程就像张晋生从一个山西煤老板到做风投然后移民,这么一个漂泊的过程的轨迹其实是我们每个人的。我们考大学离开故乡,就业离开故乡,有的人移民,一路上都是这样在漂泊,在这个过程里面其实他失落了很多情感。那么在未来的时候一开是想写这个孩子长大会怎样,一个是想写人能够被抛到多远的地方,澳大利亚那个地方对我来说就很遥远,心理距离很遥远,因为它在南半球,季节正好又跟咱们相反,所以我觉得如果出现那么多科幻它会把这样一个时间的主体跟漂泊的主体削弱了。而且10年后一眼望过去也没有科幻到哪儿去,你今年买个车如果保养的好25年还能开,不可能变成开宇宙飞船,但是电子产品保留了一些超现实未来的科技,其实也是参考了苹果公司的一些概念,所以有很多人说是不是收了苹果公司的钱。我还没收,打算去收……



-未完,敬请期待下部分-


-END-


生活·电影·阅读·格调

官方公众平台:mybcmoma


官网购票请戳
“阅读原文”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