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女心经 | 微信眼中的白莲花“小程序”,或在物联网这里遭嫌弃
作者:物女王
物联网智库 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
------ 【导读】 ------
微信小程序自腾讯提出之后就吸引众多人的关注,因为依靠“微信”这款超级APP足可以对行业进行重大的影响,但是就物联网而言,使用小程序与使用APP没有本质的区别。
物女心经系列文章往期回顾:
《物女心经 | 为什么扎克伯格、贝佐斯、比尔盖茨、老虎伍兹…这些富豪都喜欢“鼓捣”智能家居?》
《物女心经 | “云工厂”是伪命题?区块链解救工业“傻白甜”》
《物女心经 | 新三板创新层竟然“窝藏”了这么多物联网公司》
《物女心经|物联网“泡”区块链,先攻“黄赌毒“再从良当大房》
作为2016踩着年末尾巴的吸睛事件,张小龙和马化腾顺利把“小程序”打造成了年度压轴“网红”。不少物联网圈内人也在琢磨,是否值得在“小程序”身上花些时间?
张小龙在介绍中说:“小程序是一种不需要下载安装即可使用的应用,它实现了应用触手可及的梦想,用户扫一扫或者搜一下,即可打开应用,也体现了用完即走的理念,用户不用关心是否安装了太多的应用,应用将无处不在,随时可用,但是又无需安装。”
如果一个女孩对你说她想要名牌化妆品和各种包包,那么她只想要你的钱。
如果一个女孩对你说她想要你陪着她,时刻和她在一起,那么她只想要你的心。
如果一个女孩对你说她既不要化妆品和包包,也不用随时陪着她,只在你想起她的时候她才会出现。这样的女孩看似白莲花,实则心机婊,并且在战略上秒杀前两位:她想要你的灵魂和全部!
微信“小程序”就是第三个女孩。
“小程序”并不是微信首创,用完即走成为APP新常态
微信的梦想是连接一切,微信消息、微信群、朋友圈的巨型生态完成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度连接,那么,小程序的重要使命就是完成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
通过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中卖力示范,不难看出小程序之于微信的野心在于激活万物互联。他说:“这里的触手可及的意思是,我们看到一盏灯,我们想要去控制它,可能我们只需要用智能手机对着它扫一下,然后控制这盏灯的应用程序就已经启动起来了,在我的手机里,我直接使用它就可以了。在类似博物馆这样的场景里,用户可以在一些不同的内容前面扫一下二维码就可以获知当前物体的背后的信息,这都是触手可及。”
跳出微信来看“小程序”,才是物联网世界观应有的高度,APP已进入以超轻薄为主流的下半场。
无需安装、用完即走、触手可及、无须卸载…这简直是2016年5月谷歌发布AndroidInstant APP的中文解说版本。Instant APP即时应用点击运行,无需软件安装,没有版本号,随时更新,周边即时发现。所有网站、云盘上的APP形成绿色生态,跳出轮回,生生不息。
InstantAPP预计在未来的半年走入市场,对于开发者来说,最具革新性的地方在于精简开发成本和时间。若想增加Instant APP功能,不需要再单独开发一款InstantAPP应用,原先使用的API、源代码都是一样的,根据具体应用的不同,增加InstantAPP功能总体上并不需要花费额外的开发资源,最快的在一天之内便能完成。
姑娘姓名 | 小程序 | 即时应用 Instant APP |
大BOSS | 腾讯 | 谷歌 |
统一入口 | 微信 | Google Play |
无需安装 | 是 | 是 |
无须卸载 | 是 | 是 |
任意终端 (PC、手机、智能硬件) | 否 | 是 |
开发语言 | 小程序语言 | Java语言 |
统一规范 | 设计、审核、运营规范 | 设计、审核、运营规范 |
共赢机制 | 未确定 | 与开发者分成收入 |
触手可及 | 信息流 二维码 LBS 限制搜索 | NFC 二维码 LBS 各种搜索 |
超轻薄、性冷淡的“小程序”、“即时应用Instant APP”、“通用应用 Universal APP”、“应用瘦身APP Thinning”已经是一个很明显的趋势,除了腾讯和谷歌之外,Facebook、微软、苹果…都在沿着这个相同的思路在摸索,只是每个公司给这个“女孩”取的小名各不相同。
当然,微信这次PaaS化、OS化变异全过程赤裸裸暴露在科技圈眼皮子底下,必然会打草惊蛇,触动苹果、谷歌们的APP奶酪。于是苹果首先开始坐不住了,比如,微信“小程序”原名微信“应用号”,因为苹果的压力才最终改名。
巨头们赤身肉搏,大有抢滩新大陆的架势。但作为用户,其实并不关心自己使用的是“小程序”还是“超轻薄APP”这些术语和趋势,只要用户体验更好,操作更简单,更省内存,就行了。
互联网的人口红利已经消失,移动互联网的蛋糕轮廓已经圈定,再去争夺APP下载量、活跃度已经毫无意义,只有用户主动经常使用的APP才有未来,而坐拥APP最后一张船票的,恰恰是物联网。
小程序打通物联网的“最后一公里”?然并卵
在微信的逻辑中,未来每一个实体上都可能部署上二维码,每个二维码背后都藏着一个小程序,甚至是一个小程序的特定界面。不过从现实情况来看,微信这个梦想还只是个梦想。目前40%的小程序开发者从事电商行业,30%集中在O2O,其余部分以工具类为主,物联网玩家寥寥。
B2C智能硬件大部分都开发了相应的APP,有观点迫不及待想给小程序戴一顶“完美替代APP”的高帽,不免对于“小程序”有过度解读之嫌。我认为,指望智能硬件APP彻底转移到微信“小程序”并不现实,必须接受APP与“小程序”共存的可能性,然后,依赖社交和少数“性冷淡”场景才有望为 “小程序”加码。比如吃货群之间共享智能电饭煲食谱,扫描二维码查看智能硬件的电子使用说明书,或者通知各种小哥提供各种服务。
对于物联网来说,“小程序”亦或“超轻薄APP”,只是形式变迁、载体转移,本质并没有变化。通过APP控制智能硬件,尤其是智能家居硬件,已被证明是伪需求,“小程序”的诞生并不能扭转伪需求的空虚本质。
况且,小程序的入口不在微信里,而是在现实的生活场景中,并不是小程序打通物联网的“最后一公里”,而是只有物联网硬件部署数量足够多,接入小程序的智能硬件足够多,微信小程序才能打通人与物、物与物连接的“最后一公里”。这个因果关系不能倒置,不是小程序为物联网赋能,而是物联网为小程序赋能,连接长尾的应用场景。
从目前小程序公布的各项特性上来看,只有生活服务型的物联网应用值得动动手指尝个鲜。点餐、排号、停车、美容、健身、入住、逛街…符合这些场景的物联网企业可以优先试试水,如果和这些场景不沾边,不妨先hold住精力,“小程序”暂时并不值得投入。
对于大多数物联网场景,小程序,只是一名拿着号码牌的小弟,而已。
如果喜欢该栏目,扫码请女王姐姐喝咖啡,小编会把咖啡款如数转给作者!
往期热文(点击文章标题即可直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