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日清明|一春最好是清明

2016-04-04 新疆兵团卫视

很少有一个节日,像清明这样意蕴深厚而含混:风清景明,慎终追远,这是一个悲怆的日子;放歌踏青,追逐春天,这是一个轻盈的日子。在我们慎终追远的时候,它就是节日;在我们放歌逐春的时候,它就是节令。

刷一下这几天的朋友圈,其实大多是家人团聚、踏青赏花的照片。即使是怀念逝去的人,几代人一起上坟扫墓,也让人感觉自己就像是切开的年轮中的某一环,拥挤得那么心安。

今天是假期的最后一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味下这个特殊的节日,感受这个人与自然无比亲近的休闲假日,一个表达对生命的敬畏和关怀的情感节日。


我们为什么要过清明节?

感恩情怀、生命意识与应时精神


古人云:“知恩图报,善莫大焉。”我国至少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十分强烈的知恩图报的思想,此后代代相传,成为中国人的基本伦理道德规范。与清明节有关的介子推传说就是这一思想的产物。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他发现肉是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成为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老母亲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禁火,冷食。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名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寒食节与清明节原本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正确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 



清明节的扫墓祭祀,主要就是对有功之人的感恩。随着时代的变迁,清明时节不仅要祭祀自己的父母,还要祭祀列祖列宗,这是对于血缘祖先的共同感恩。“生身不忘宗,千里赶上坟。”在千里赶上坟的路途中,在先人的坟墓前,一个人总会重新回想起所受到的恩惠,并由此激发、强化了报答之心。


纵观中国文学史上,与清明节有关的古代诗词丰富多彩。中国历代著名诗人几乎都有“清明诗词”留世,大多数描述了古人欢欢喜喜度清明节的景象。

|清明·诗词|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

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

遥听弦管暗看花。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

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

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

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清明习俗


|祭祀扫墓|


扫墓始于后汉建武十年(公元34年),由光武帝刘秀倡始,至今两千年。最早,古人是“墓葬庙祭”,死后自然地归于黄土,藏而不封不树,只在宗庙留一个牌位以供祭祀。到秦始皇才在墓侧加盖陵寝,汉代承袭之。

扫墓在秦以前就流传,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而皇帝真正下诏扫墓则已是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唐玄宗诏令,寒食上墓,随以为俗。

 

|插柳|


插柳,相传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

此外,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

清明节男女头上戴柳、车马轿上插柳还有一说,是为了踏青迎春,象征吉利,“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说的就是这回事。

 

|踏青游园|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踏青,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习俗的一项重要内容。

《武林旧事》有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浓饰,金翠琛缡,接踵联肩,翻翻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

 

|放纸鸢|


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清明养生



暮春,饮食应疏肝健脾、少酸、多甘多汁。此时气候多风、干燥,因此应多吃时令多汁蔬果,多饮水。

清明取意“天清地明”,清明前后多东风,风越刮天气就会越热,正是“桃红柳绿”、“草长莺飞”的季节。但空气中会漂浮大量花粉,有过敏性疾病者须提防。


清明节能不能祝福节日快乐?


清明快乐!听到这句话,你的第一反应是默默翻白眼,还是吐槽“你才快乐”?


前几年曾有媒体报道,10086发短信“祝您清明节快乐”惹怒用户,清明节到底能不能祝福节日快乐?作为祭祀先人节日,清明节我们可以互相说祝福吗?

北京民俗协会秘书长高巍认为,在清明节,除了扫墓,其他场合说清明节快乐没问题。清明节是节气和节日的结合,它的特点是把春天的勃勃生机充分地表现出来,扫墓祭祖让我们获得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撑,踏青、荡秋千、放风筝则让人们动起来。这些东西加在一起,都是为了要让我们快乐度过清明节,所以说清明节快乐没有问题。



来源/综合于网络 编辑/范学燕

责编/贺孜孜 监制/王志明



❤猜你喜欢❤

让民族团结理念根植心灵深处

各地清明“寒食”味道盘点:油炸馓子、清明团子

【访惠聚·说说 】夏河的春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