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冬奥,再次把世界连在了一起
好快啊。
纷繁绚烂的开幕式仿佛就在昨天,今天冬奥会已行程过半。
可能是老了,哥对赛况、成绩,已经提不起往日的激情了。
但我还是能看就看。
因为在赛场内外,有着我最喜欢的东西。
世界上的所有人,抛开差异友好地汇聚到一起。
奥林匹克精神。
既是对手,更是惺惺相惜的朋友。
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公平竞争。
输了又何妨?
在清朗阳光的竞技里,我们的欢笑和泪水可以无怨无憾。
在舆论中,体育承载的东西过多,以致于很多人陷入划线纷争的怪圈中,忽视了体育的本质。
就像谷爱凌说的:
“我能在七米高的U型雪场里做后空翻,那不是政治,而是在挑战人类极限,将人类连结起来。”
冬奥会中的归化运动员,一直都充满着争议。
谷爱凌在其中占了最大的板块,万幸凭着过硬的成绩,受到的非议相对较小。
但哥也会用阴暗的偏见想一想,如果谷爱凌和朱易一样失误,连奖牌也没有得到。
那么她的舆论场恐怕就要逆转,技术评价中夹杂对她个人与其他方面的攻击。
虽然她本人对此并不在意。
可能正是这份松弛的心态,让她无往不利。
比赛紧张的间隙,也能悠闲地吃两口韭菜盒子。
天下之才为我用之,才是一个包容的社会。
冬奥的口号,也不断告诉世人要更团结,一个大国,更应该对外展现海纳百川的胸怀。
奥林匹克精神亦是如此。
更快更高更强之外,也为别人的更高更快更强而欣慰。
这是瑞士运动员Nicolas Huber,他正在庆祝队友获得北京冬奥男子U型场地技巧铜牌。
这个症状,寻常医生肯定治不了的。
老哥在冬奥会上寸功未立,却是哥最喜欢的运动员之一。
每次看到他,我都忍不住开心起来。
从神奇的上飞机方式开始。
兴冲冲冲向北京。
下飞机就被检出核酸阳性。
哥代入一下自己,一个运动员,运动生涯能有几个四年?
为冬奥倾注无数汗水,结果大概率无法参赛,这是梦想破碎的声音。
正在我为他难受的时候。
他比平常还快乐。
看者无不惊叹:做核酸的时候是不是捅深了,到脑子了?
在核酸转阴解除隔离后,他更是如一匹脱缰的野马…啊不,野虎。
中国虎年所以要扮老虎,这该死的仪式感。
只是他整活功力愈加精进,可这滑雪🏂🏻技术,大概是退步了。
虽然他最后参赛仍没有过突围赛。
但他这次北京冬奥之旅,绝对不虚此行。
哥也很感谢他,纠正了我的固有成见。
之前每次提到没有获得名次的运动员,我就是唉声叹气,就是苦大仇深,哀其不幸感叹命运悲凉。
即使籍籍无名,他们就失败了吗?
真正享受比赛的人,不会把名次看的太重。
奖牌之外,奥运还有些东西一样重要。
18岁的美国单板滑雪运动员Tessa Maud,一直忘不掉北京冬奥开幕式上的一幕。
那天,她和其他美国运动员一起入场。
刚走出来,就受到志愿者的热情欢迎。
其中一名志愿者对她大喊:“Welcome to China!”
她说:“那一瞬间感觉很特别,我热泪盈眶。”
她回到奥运村后,坐在床上反反复复看当天的视频,看一次哭一次。
“所有志愿者们都太友好了,他们是真的为我们的到来而高兴,我感受到了那股热忱。”
视频发出后,评论之下,大家都在欢迎她来到中国。
在网友的接力寻人下,向她喊“Welcome to China”的粉衣小哥找到了,一名来自清华大学大三学生。
“2008年北京奥运有一首很棒的歌,叫《北京欢迎你》,我想用它的歌词来祝福你:让我们在这片黄土地刷新成绩!”
这是小哥回信的结尾,Tessa也做了回应:“感激不尽,我爱孙同学和所有新朋友们,谢谢你们支持我,你们友爱而好客。”
小姐姐在北京的日子肯定是快乐的,不然也不会每日分享吃播。
2月12日,Tessa将要踏上回美国的飞机,她分享了自己在北京的最后一天,她先是介绍了下自己今天的穿着,紧接她突然说:“我很难过”。
沉默了几秒后,她又说:“我会在飞机上哭的,我要哽咽了,爱你们。”
表达善意,回馈善意。
感谢冬奥会,让我感觉到人类一直是这么美丽。
嗨呀,写了这么多,回头发现,哥一直在说不要强加给冬奥除了体育外的其他东西,结果自己给它加了一堆期冀。
可能这就是人的本性吧,无聊地喜欢赋予意义。
但我想,赋予奥运快乐、友善、团结、宽容,总比赋予诋毁、谩骂和偏见好。
至少我在这次冬奥会中,看到了这偏见日渐加深的世界中,一丝和解的曙光。
希望大家都不要忘记,人们举办奥运会的初衷:
竞技代替争斗,用体育增进理解。
adalineyang@tencent.com
来呀 一起搞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