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战争叫好的人,不拉黑等着过年?

知春路吴彦祖 新闻哥 2022-03-23


我被骂了。


起因是这篇文章。



直面恶评是码字工的基本素养,所以这里先跟大家品品。


有人说别国战争不能调侃吗?那里出美女才说收留美女。


俨然很给乌克兰面子的样子。




有人说,幻想都不能了,谁还不想怀拥美女,是人就有欲望。


试图将个体行为泛化——都这样。



有人说这也值得较真?你看他,急了急了。



于是哥成了装×、道貌岸然的人。


品性下流的反而成了我。




更猛的结论是这个,他成了中华男儿的代表。



这也配代表红日初升其道大光的中华男儿?


因为有了这样那样的理由,连性骚扰都讲得大义凛然了,连战争都是粉粉的香艳气。


该怎么说呢?


哥的文章标题真没错。


那边战火纷飞,这边大论坛小社区乌泱泱喊着“抄底”人家姑娘,是个正常人都该知道,街坊四邻遇遭殃,你可以相助鼓励安慰,就是不能墙头蹦迪幸灾乐祸。


一场眼下进行态的战争,匪夷所思拥有众多叫好者,并对战火下的女性说着下流话,将心比心,你说这是开玩笑?



讲真,关于战争的起因、影响,每个人因为经历、见闻、偏好等等塑造的价值观不同,各有各的好恶,就连我的几个读者群也吵得不可开交,忧思与亢奋交织成难以调和的对立。


人的悲悯并不相通,犹如人的兴奋点并不相通。


你要问战争爆发了咋还这么兴奋,太多人开着闪现技能秒摆一盘大棋,蹭蹭上价值,就是看不到交战双方都是我们重要的伙伴,也看不到无法把国货出口过去的同胞商人以及工人们。


当然,更看不到惶惶度日盼和平的当地人,一个个鲜活的人。


跟他们说,你家有姑娘们,送我这里来?



前几天还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就要拎着大包小包寻避难,跟他们聊谁说战争不能调侃了?


 

可能是丈夫、兄弟、儿子的人,被亲人寻到枯枝堆里的尸体,收割人命的战争,哪里值得半毛钱的色彩。



尊重一下人命,以人的身份,标准不能再低了。


今天哥看了太多的离别,人命至重的标准,在宏大博弈下的洪流中轻如鸿毛,再次将心比心,那是一场赤裸裸的悲剧。


一位奶奶带着2个月的孙子晚上躲进避难所,白天再回家,因为避难所没有没电没暖,孩子怎么办?

 


昨天身在乌克兰的中国留学生发来信息,楼上楼下的邻居忙着避难。



尚有栖身之所已经难能可贵,毕竟总有人逃出家门,放眼望去没有一席落脚之地。



还有丈夫送母亲妻女避难,却独自返回市区,等着他的,是分发下来的武器。



一位父亲送别女儿,举手投足的动作满满都是宠溺。

 


想起了电影《美丽人生》,即便战火将至,也要维护孩子的童真。


哥在大学宿舍看这部电影时,哭得稀里哗啦,甚至希冀平行世界交叉,心怀善良的人能活在和平的当下,好好宠爱一个儿子,早起时亲吻他,玩闹时欺负他。


电影呈现历史,历史一次次冲进现实。


一段视频哥看破防了。


小男孩对着镜头说,自己不想死。


他不明白,为什么学不能上,家不能住,身边会有人死。


死,真可怕。



老生常谈,战争中受害的只有普通人。


为什么会有人为战争叫好呢?


哥也奇怪,朋友圈里几位平日里岁月静好peacelove的人,见到临近的战争,高潮成了另一副样子。


看过这几天林林总总的观念,哥突然意识到,战争离我们真的很远吗?


并没有。


那一场场毁天灭地的灾难,要说只有少数几个人催动,多少有些天方夜谭。


我们明明成长在和平年代,明明从小接受的是和平教育,知道近代历史被人欺负深陷战争的苦难,也明明看过那么多反战电影。


至今记得第一次看《紫日》的震撼,中国、苏联、日本三国的底层人物,经历磨难努力跳出战争,但战争并没有忘记他们。


日本女孩秋叶子被日军射杀,扬起受众的鲜花,满屏都是对战争的追问。


我宁愿相信没人喜欢战争,可总有人说,难道被欺负到家门口怎样怎样……


厌恶战争,并不意味着躺平,更不是束手待毙。


战争,向来是最后的被动选择,并不值得拥抱。



战火不是烟花。


依旧是老生常谈——所有的战争宣传,所有的叫嚣、谎言和仇恨,都来自那些不上战场的人。






adalineyang@tencent.com

来呀 一起搞事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