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全网吹爆的浙江特产,让人想去落户
讲真,自从浦东机场限制网约车那事之后,哥就觉着没有哪个地方值得地域吹,但浙江的“兜底窗口”还是第一次听说,确实让哥有迁户口过去的好感。
这服务有用吗?
徒有其表还是贴心棉袄?
浙江的同学说,兜底窗口他没用过,因为用“浙里办”就够了,有需求基本线上能解决,没必要大老远往市政大厅跑。
有外地人在杭州呆了一年三个月,所有东西都能用小程序搞定,一次都没跑过。
“浙里办”是当地官方推出的政务服务APP,主打一个便民服务、公开透明。
以前浙江政务给自己的定位还是“最多跑一次”,没多久改成了“让你一次都不跑”。
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在上面反应一下,基本不出三天会有专人打电话来回访。
比如回家必经路没有路灯,晚上黢黑贼吓人,在浙里办提诉求,很快收到了回访电话,第二天回家已经有临时路灯了。
看1818黄金眼的同学都知道,在杭州美容美发一旦耳根子软,就容易办卡,钞票哗哗往外流。
办了医美卡用不完想退费,自己催了3个月没用,在浙里办上投诉,周六晚上投诉,周一卫健委受理,周二上午退费,周二下午收到卫健委的回访。
有市民给孩子办户口登记,五分钟线上提交,第二天出生医学声明、户口登记、新生儿参保、社保卡申领就办好了。
说来也不夸张,从生到死的大小事,在app上都能办。
市民不用抬着已经失去行动能力的老人给办事员亲自过目,或者跑三四趟办事窗口只为了证明老人确实不在了。
高效又方便。
一位在省外的浙江打工人说,公司需要原户籍调档复印件,他在浙里办申请就行,工作人员给直接复印好寄过来。
还免邮费。
别的同事都要自己回户籍地办理。
外地人往浙江迁户口搞不定,被老家的部门要求必须回去办证件,费了老劲跟欠了办事员钱似的,好话说尽对方才爱搭不理的给你办业务。
浙江户籍办直接打电话异地办户籍。
你不仅能在浙里办下载户籍中心拍的所有证件照,还免费换底色。
社会新人本科毕业来杭州工作,交了社保1个月,申请人才补贴10分钟到账2万。
在私立医院被坑了检查费,在浙里办投诉后,医院院长亲自打电话来道歉。
不像很多城市,每个医院各有自己的预约APP或者小程序,在浙江想看病可以统一在“浙里办”预约,整个医疗系统任你选。
办理暂住证,如果没有时间,警察甚至直接到公司帮你办。
北师大的学生甚至通过“浙里办”找到了论文研究对象。
如果在“浙里办”搞不定,非得去市政大厅,同一个业务短时间内取两次号会有人专门打电话问你为什么跑两次。
一位网友去办理转社保,打印机有问题,于是他说下午来办,却被工作人员拦着死活不让走,还想请他吃工作餐,因为按要求市民只能跑一次。
“浙里办”中不仅有政务信息,还有更多生活服务。
比如你能在上面拍自己舌苔,看赛博中医,顺便得到从养生茶、食谱、运动以及音疗等方面调理身体的建议。
能投诉,能挂号,提取公积金,支付物业费,APP上还有云上老年大学,养老金测算,甚至能看到宝宝的B超图片。
最让哥破防的是,浙江人能在上面查到自己当年的高考各科分数。
那种没被遗忘的感觉。
你的努力在某个角落被记录了下来,不会因为难以避免的遗忘不复存在。
难怪都说浙江的营商环境好,体验过“浙里办”就知道,市民提需求,政府提供细致服务,两者的关系就这么简单。
生活便利,营商环境好,大家都有的赚。
讲真,与其送钱送房拉拢人口,不如搞好普遍的公共服务更有吸引力。
从2016年开始,浙江就有了“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的改革,只要你的身份合法,资料齐全,从提出申请到收到办理结果全程只需一次上门或者零上门。
可如果业务员非要甩你脸色,咋办?
毕竟少干活是天性,而敷衍则为让目标沦为口号。
一旦沦为口号,也就只是一个口号了。
为了保证工作人员一次给市民办好业务,浙江也是拼。
相关部门会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监督检查人员,还有跨部门检查,要求把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工作人员如果随意增加审核事项,随心所欲折腾人,没在承诺期限办完事,不把自己的业务系统进行共享,或者不按法规随意限定申请人的选择,要求申请人重复提供申请材料等等,要么受警告,要么被罚款。
导致怎样的后果会被罚五千,有什么过错会被罚三万,最高能罚到30万。
条理清晰白纸黑字,所有人都有据可依,心中有数。
活该浙江的经济在全国有名头。
于是有了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
很简单,你看,富裕的地方不一定都讲道理以及服务意识强,但能讲道理且服务意识强的地方,普遍很富裕。
onlineliu@tencent.com
来呀 一起搞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