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产业边缘的创新民营医疗,如何继续走下去?
4月8日,动脉网等媒体在广州发起举办了一场以“创新民营医疗——边缘力量的合力模式”为主题的行业交流活动,来自和睦家广州诊所、七乐康、都安全诊所和联合医生集团高管或创始人,分别围绕医生多点执业、互联网医院等热点话题,分享了他们在创新型民营医疗创业过程的思考。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很多单纯的互联网医疗公司遇到蜕变瓶颈之后不久,不管是资本、还是有现金储备的创业公司,转而纷纷布局线下医疗机构。
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大家发现情况并非那么理想,有的甚至很快退出,而很多大三甲医院的主任专家出来开诊所,出乎意料地缺少病人,不懂营销、缺少资本支持都令专家们很不适应;而有资本支持的新办医疗机构,招专家又极为困难。
而且,由于医疗机构属于特殊的管制行业,导致政策带来的正向刺激和反向抑制作用,往往均会被加倍地放大,导致从业者心态在兴奋和失落间频繁切换。
总之,现在做创新医疗,本来已罩在公立医院阴影下,还要与时下主流的民营医疗寻找差异化定位,确实很不容易。
正如出席活动的深圳都安全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将广州三九脑科医院从倒闭边沿挽救回来的于继武所言:“考虑到现在已有的一万多家民营医疗机构,我们现在做创新型医疗,简直是边缘之外的边缘。”
现行体制下,医生多点执业意味着自我边缘化?
夏凯莉教授是儿科主任医生,曾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儿科教授和主任医师,在加入和睦家之后,一边做医生出诊,同时还做了管理者。当天,她就从一个民营医疗的管理者和公立医院下海者的双重视角谈了医生多点执业的前景和困惑。
在夏凯莉教授看来,医生多点执业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还只是看上去很美。她列举了一组数据,广东是2009年开始的允许多点执业的试点省份,但直到2016年,据不完全统计,有4000多名医师登记多点执业,其中多数医生还是服务于医联体或定点帮扶单位,真正意义上的备案多点执业的医生并不多。很多医生即使多点执业,也不去备案,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从走穴到多点执业是一大进步,但这些都是过渡,医生们梦想的是真正的自由执业。但是,这一天究竟何时到来,也许还很难讲。
比如像飞刀走穴的这些医生,如果有机会很近距离地碰到一些外科大咖,他们也会非常推心置腹的跟你讲,他们还是有点心虚的。主要不是他不愿意做这个手术,而是手术之后,当地医院没有能力提供专业连续的术后服务,导致潜在医疗风险。
此外,关于第一执业地点的管理理念、劳务合约、本职工作的界定等方面,也存在诸多困惑。比如科研教学的量化分配、如何界定医生的私人时间,如何避免变相加班和保证医生健康保障的平衡。
夏凯莉教授也特别提到晋升和隐性壁垒。晋升更多是年轻医生受限制,但是,对于一些现在有能力又考虑多点执业的医生,多数已经在这个专业领域有一定成就。
它不仅指医学专业技术方面的成就,还有业界地位,比如参加会议坐哪个位置,是主讲嘉宾呢还是被邀嘉宾?而他在这个学术团体里边所任职的这个位置,是依靠原来所在医院去支撑的,如果它脱离了或者公开宣布要脱离这个医院的时候,它怎么来处理理顺这些关系?
这些关系,其实是除了薪金之外非常重要的一个社会地位的界定,以及一些临床和科研实验平台,因为大家都知道每天都被这个这个基金压垮是吧?
夏凯莉教授特别讲到了她自己的亲身经历,说她从公立医院出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被边缘化,原来跟一起玩的那些小伙伴不跟她玩了,把她“踢”出来了。
有一次,在省卫生厅的一位副厅长做研讨交流的时候,她直接就站起来说自己被边缘化了,政府要扶持民营医疗,为什么不去扶持像自己这样民营医疗机构的医生呢?医生从公立医院跳到这个民营医院,政府就把这道门关上去了。
当时,那位副厅长直接站起来对夏教授说会为她打开门的。但是,为一个专家打开很容易,要为所有民营医院的医生打开这个门这个就难了。
而对一些公立三甲医院的院长和副院长来说,表面坚决拥护多点执业,但实际上自己医院的医生能制止就制止,不能制止就装作看不见。为什么呢?
因为它不知道怎么去管理这些正在出去多点执业的医生,至于说如果这些医生真出去了,院长们会不会觉得可惜?也并不会太可惜,因为这些医生离开这个平台,一般并不会像他自己想象的这么好。
这一点,也正是夏教授所提到的西医是“认庙不认菩萨。”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多点执业的医生甚至主任专家们的个人价值,并不能够充分地体现出来。
“你穿上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生的白大褂你坐在那里,自然会有病人来,因为它相信的不是你、是医院,所以我们医院也好、医生个人也好,这个品牌定位其实现在还是相当的模糊的。如果真要出来,我们自己真要想一想自己的品牌定位是什么?你能做多少东西?这不仅是指年轻医生,我们看到很多非常有资历的这些老教授出来,一样有品牌问题。”夏凯莉教授说到。
医生品牌,对于在其他执业点吸引病人至关重要。很多医生非常自信,认为自己都成为网红了,难道没有自带病人?但是,网红不一定是医生在其他执业点的追随者。
因为脱离那个原来的平台上,你到了第二次执业地点,你的自带病人会缓慢地耗竭掉,如果在这个过渡期间你没有建立自己的品牌的话,肯定会呈现一个自然耗竭的状况,甚至连自然耗竭都没有,因为这个数据被医生自己严重高估了——比如这个医生原来认为他一天能带来20个病人,结果两个病人可能都没有,这个是自带病人的数据的严重高估。
创新都是被逼无奈,品质医疗一定有春天
2017年2月,“都安全”旗下第一家诊所正式营业,而在北京、深圳、南京、青岛和西安等地也是同步筹建,并将紧随广州诊所脚步陆续正式开业。
深圳都安全医疗健康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于继武堪称行业老兵,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曾任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华润三九医药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和三九脑科医院董事长。
于继武表示,超过一万五千家的民营医院,乐观一点估计,真正称得上提供品质医疗服务的比例很少。并表示,都安全大股东大族控股的高科技、先进制造业的产业背景以及资本实力,令医生专家更加相信投资方确实是有决心长期耕耘,而不是赚快钱,这也是吸引专家方面的独特竞争优势。
都安全推出的长期激励工具,将诊所50%的股权按照设定的业绩指标分批授予核心管理团队和医生专家。激励特点包括:约定等待期、业绩门槛等条件,被授予者以零现金成本获得,被授予者达到行权条件的股票期权,上市前可内部交易。
都安全广州诊所总经理曹双权也表达了对“品质医疗”的追求。比如说,公司很忌讳对外宣传中被描述为“高端医疗”、“高端诊所”,而是强调要在保证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为中产阶级提供更便捷、更精准、更隐私的创新型医疗服务。
曹双权也特别讲到服务模式的创新和与国际接轨,比如为了让患者享受到更为便捷、隐私的服务,都安全支持产品邮寄、护士上门采样服务,全程采用唯一条码身份识别,就医环节设置严密隐私保护,其独立的采样与治疗空间设计保证了温馨舒适的诊所环境,并严格执行一对一接诊服务。
由生殖健康领域的特殊性,曹双权也特别讲到,他们更倾向于也正在尝试与专家团队进行合作,比如不孕不育,就希望由男科、妇科、产科三个主方面都有专家参与并组成团队来服务患者,这样的团队市场号召力也会比较好,也就是说更加有助于诊所的引流。
这家互联网医院流水已过5千万!
七乐康副总经理瞰在活动上介绍了其所负责人互联网医院业务的最新情况。目前,对于互联网医院这种新业态,肯定者有之,观望质疑者亦有之。
林瞰坦言,七乐康所做的一些事情,会有一些行业人士说:你们这样是否合乎行业规范?而他们自己的想法是,在互联网思维的这个角度,七乐康作为一个年轻的企业可能做不到面面俱到,只能说在某一个点、某一个场景下的细分领域,做到最大,然后再去叠加其他服务。
谈到如何怎么评价互联网医院,林瞰表示对于这个很新的事物,现在还没一个标准定义和监管制度。微医之前曾提出定义一个互联网医院的方案,并提交到卫计委,不过最终并没有定下来。
七乐康做了一年多的互联网医院,最开始的期望就是定位在建立一个全新的医疗生态,未来能够涵盖医院、医生、患者、药品、支付方等,将大家连接在一起,发挥平台的作用,最大限制地盘活和利用好医生资源。
林瞰表示,七乐康已经建成了全国首个医患药的闭环平台。七乐康医生平台目前已经覆盖了34个省300个城市,拥有40万名医生。
而互联网医疗最主要是服务慢病和复诊,主要需求就是药,而七乐康SKU已达三万多种,堪称最全国最全的药品库之一,而且其医药电商业务连续多年为全网销售冠军。
七乐康已经实现挂号、健康档案、检查报告的查询和药品服务的整个流程的互联网化,这套系统也在无偿地提供给民营医院使用。
七乐康互联网医院目前月流水已经达到5000万,其中药品贡献占比6成以上,还有部分问诊业务,随着京东、美年大健康等战略投资者的进入,七乐康今年也开始加大叠加其他服务,从而优化提升营收结构。
比如一些复诊病人的检查项目,在县二级以上医院,互联网医院的医生就会认可,没有特别大的问题,可以实现远程复诊和开药。而在检查之外,商业保险、甚至医保,以及医疗级的一些可穿戴设备等也是跨界合作的重要对像。
天网地网交织:线上线下求整合
在联合医生集团及威尔医院创始人林子洪看来,多点执业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政策更加开放将是趋势,这将是医生集团和新型医疗机构发展的有利契机。
对于新型医疗机构的定位,林子洪表示一定要与公立特别是三甲医院形成差异化,最好是做公立医疗体系的补充。而且,在服务项目上有所取舍,一是避免一些医疗风险,但是出于打造特色专科的理念,在某些细分病种或需求方面,提供相比公立医院更具竞争优势的服务。
作为医生,同时也是医生集团的管理者,林子洪对互联网医院给创新医疗带来的利好表示了期待。比如对保险在线报销等服务的支持,就相当有吸引力。
但是关于医疗保险,林子洪表示,目前针对医生多点执业的医疗责任险已经有了一些相对成熟的解决方案,但是,对于创新的民营医疗机构而言,为了长远的发展考虑,也要两条腿走路,加快发展患者端的保险。
但是,对于互联网医院究竟能从多大程度上,对涉及整个诊疗全流程的各项服务都融汇贯通,是否真能承接医院、药、硬件、软件等各个合作方,仍然存在疑问。
而林瞰也对林子洪表示,七乐康的互联网业务可以称作“天网”,但同时也正积极布局“地网”,也就是希望接下来与更多的线下医疗机构,比如都安全、和睦家、联合医疗集团、威尔医院等线下医疗机构合作,并且考虑让医生从单次的问诊收益,转向更高层次的分享整个七乐康平台衍生业务的收益。
而谈到线上服务,夏凯莉表示和睦家今年也在尝试,但是非常谨慎,她甚至自谦地表示自我感觉落后于时代。不过,这一表态却被现场同行视为饱汉不知饿汉饥,因为和睦家线下业务已经具备相当规模,对于通过线下服务引流可能动力不足。
不过,总体而言,在具有线上流量优势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和线下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空间,还是被比较看好的。
后台发送关键词即可获得相关好文!
网站、公众号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tg@vcbeat.net
中国医疗人工智能产业数据图谱:55家医疗人工智能企业完全扫描
万达仅在成都投资高端医疗就已超850亿,王健林背后的商业逻辑是什么?
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