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家卫计委”正式更名“国家卫健委”,行业迎来体制改革,专家、企业家如何看?

2018-03-28 罗美 动脉网

2018年,医疗行业发生了大变化。


2月28日,党的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在医疗领域,新组建成立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简称“国家卫健委”)和国家医疗保障局。


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3月1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七次全体会议决定国务院其他组成人员,经过投票表决,马晓伟当选国家卫健委主任。


3月21日深夜,医疗圈被一张照片刷屏。一群工作人员将原来印有“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牌子换成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3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计生委“官方网站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从“卫计委”到“卫健委”,一字之差,从政府职能上更符合“健康中国”的理念,也体现了全民健康管理上升到基本国策。健康不能只靠药物,非药物治疗的时代已到来。


对于新组建的两大部委职能有哪些?专家们如何评价?医疗企业家又如何看待?


动脉网记者带着疑问,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朱恒鹏、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苗艳青、和美医疗董事局主席林玉明、重庆佳杏医疗创始人李长江,希望解答疑惑。


从左到右依次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朱恒鹏、

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苗艳青、

和美医疗董事局主席林玉明、

重庆佳杏医疗创始人李长江


“卫计委”到“卫健委”,职能重新定位,期待“管办分离”


对于新组建的“国家卫健委”,是把人民健康作为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其主要职责是,拟订国民健康政策,协调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组织制定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监督管理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卫生应急,负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拟订应对人口老龄化、医养结合政策措施等。 


保留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日常工作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承担。民政部代管的中国老龄协会改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代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管理。不再保留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不再设立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朱恒鹏告诉动脉网记者,“此次机构改革方案,第一步走得非常好,期待下一步也做好,即医疗行业‘管办分离’。实现了管办分离,就破解了中国医改这一中国特有难题,此后再无深水区。”


他认为,此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重新定义了政府—社会—市场三者的关系,重新界定了政府的职权边界。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次积极探索。


具体操作原则有两个:第一个是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提出的“坚持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避免政出多门、责任不明、推诿扯皮”。


第二个原则没有给出专门的文字表述,但在方案中明确界定的各机构职责中,均没有赋予部委制定改革方案和主导改革的职责。对于所在行业的改革,若有表述,则为“协调推进”或“统筹推进”。


这意味着,此次机构改革方案致力于改变此前部门自行设计本部门本系统改革方案并领导改革的弊病,而是让超越部门利益的权威机构深改办设计改革方案,领导推进改革。


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苗艳青则认为,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养老和医疗的负担加重,那么哪一个层级的医疗机构更适合落实以健康中国为中心?


毫无疑问是基层医疗机构。一方面,它离老百姓距离近,更容易时时刻刻关注老百姓的健康;另一方面,在医疗人才培养体系中,全科医生的学科体系、问诊模式、理念均是大健康的思维。


当居民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时,全科医生会更加关注居民产生疾病的影响因素,甚至从多维度去寻找原因。


是家庭成员之间闹矛盾,还是因孩子工作不顺心导致了身体上的一些反应?进而给居民制定合理的服务方案,这与以疾病为中心的诊疗模式不同。


同时,“国家卫健委”的职能定位也把医养结合着重提出来,证明这是国家从宏观角度的大战略。


因为老年人患病多为慢性病,医疗费用中70%是药品,单纯做养老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没有办法融合,所以统一由卫健委管理将更好地整合资源,尤其是把医养结合放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这是一个比较好的策略,也更契合中国国情。


因此,该部委的成立对于基层医疗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和美医疗董事局主席林玉明认为,本次国家卫生机构调整以健康中国为战略目标,体现了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要求。


该战略作为综合目标涉及方方面面,多部门协同合作会存在很大困难,通过本次机构调整,把多部门健康管理和监督等职责整合,有利于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顺利推进和早日实现。


从事社区连锁医疗服务的重庆佳杏医疗创始人李长江认为:这次新组建的卫健委对于医疗行业来说既是福音,又是希望,集中管理,统一方向,统一行动,这对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带来了便利。体现了中央对国民健康高度重视和改善医疗现状的决心。


从本质上来说,对于医疗行业还是有积极影响。


一是对于整个医疗行业统筹规划,医疗体质改革都有积极影响。


二是减少了多部门的交叉管理,提升办事效率。


三是能够有效的推进分级诊疗和强基层的政策实施,真正意义上落实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具体体现。


图片来自新华网


医疗保障局:三保合一,责权分明,简化流程,提高效率


其次是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其主要职责是,拟订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医疗救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政策、规划、标准并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相关医疗保障基金,完善国家异地就医管理和费用结算平台,组织制定和调整药品、医疗服务价格和收费标准,制定药品和医用耗材的招标采购政策并监督实施,监督管理纳入医保支出范围内的医疗服务行为和医疗费用等。


对新成立的国家医疗保障局,朱恒鹏期待其以机构和职能整合为契机,切实推进社会医保社会治理,有希望成为突破多年医改僵局的关键抓手。


按照方案建议,医保局归并了两大职能:首先是将三大政府医疗保险管理职能和医疗救助职能整合到一个部门,结束了有关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管理权归属长达五年的部门之争。

三大社会医疗保险归并一个机构管理,同时实现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工作的相互衔接,三大医疗保险加医疗救助形成合力,为有效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奠定了基础,也为未来建立统一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奠定了基础。

其次是整合此前分别归属发改委的医疗医药定价职能、归属于卫计委的药品集中招标职能,以及医保自己拥有的确定医保支付方式(标准)的职能,统一为一个职能:组织制定和调整药品、医疗服务价格和收费标准。

此前这三个业务高度重叠的职能分散在三个部委,有其历史原因,但不可避免地导致扯皮和冲突,也导致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的严重行为扭曲。


随着全民医保体制的建立,医保支付成为医疗服务和药品及耗材的主要收入来源,医保支付方式事实上已经成为医疗医药定价机制,将此前日益重叠的定价职能合并到医保支付方式的确定中来,是大势所趋。由新成立的医疗保障局统一这一事权,体现的正是这一趋势,符合“优化协同高效”的原则。

这一改革,为最终实现“社会医疗保险社会经办和治理”奠定了基础。也向“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靠近了一步。


在苗艳青看来,从国家的职能划分来看,三保合一有两个好处:


其一是确保医保资金合理使用、安全可控,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更好保障病有所医,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和使用效率,为患者服务。


其二是在医保支付方面,资金统一管理,权责分明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扯皮,提高效率。以前分散的医疗支付流程繁琐,导致我们每年的医疗费用逐年增加,投入资金也水涨船高,而老百姓能享受的服务却越来越少。


李长江认为,医疗保障局的诞生是利国利民的举措。可能未来老百姓实现异地就医更加容易。此前多部门管理医保支付,现在统一管理,中国人口流动性大,很多人生病了会选择回当地治疗,因为医保可以报销。


其次是医保支付对于分级诊疗是有利的引导。通过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加强费用控制等手段,引导二级以上医院向下转诊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主动承担疑难复杂疾病患者诊疗服务。


未来趋势:基层医疗迎来新机遇,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医保助力


随着国家卫健委和国家医疗保障局的组建,我国的大健康产业链正逐步完善,新兴业态正在不断出现,大健康产业是中国经济新亮点,中国将成为全球健康产业的最大市场。


民营医疗机构要抓住新的发展机遇,依靠自身优势,加强能力建设,积极寻求与相关领域大企业合作,延伸上下游产业链,以“大健康”为契机开启健康领域大格局。


“目前,我们也正在积极布局,打造从优生优育、试管婴儿到产后康复、月子中心、医疗美容的产业链闭环。疾病靠诊疗,健康靠管理。民营医院要针对健康和“亚健康”人群的需求做好新一轮发展战略,布局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健康项目,为健康管理各个层面的需求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林玉明说到。


另一个迎来快速发展的领域——基层医疗。据苗艳青介绍,可能接下来将会有一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能力、全科医生培养等规范化的文件出台。


在基层全科医生的培养方面,围绕以健康为中心,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从原来的医防分离到医防融合,达到有病治病,没病提升健康的状态。


这样一来,基层医疗机构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被诟病的签而不约的情况也就不存在了。因为老百姓关注的是签约的内容,若是签约内容有了保证,那人们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问题迎刃而解。


后端有医保支付为保障,以结果为导向,为基层医疗的综合服务买单。对于基层医疗服务的全科医生团队也有了激励机制,居民在用药、看病、饮食等方面也享受到了服务。用支付方来促使医疗行为的改变,最终提升居民的身体健康。


在医保资金的使用途径上,李长江认为有两点需要特别关注,第一个重点还是要以大病和重病支付为主,给老百姓更好的保障,不会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虽然它提倡的是保障基本医疗,但是这却是一种伪概念。


比如,某个患者生了大病花了30万,结果医保只报了5万元,自己花了25万元;生了小病,花了5000块,报了4000块,自己花了1000元,哪一种患者需要承担更大的压力?


第二是合理使用医保资金,加强健康管理这个版块的支持。现在很多家庭医生签而不约,一是因为薪酬待遇太低,二是没有买单方。


朱恒鹏表示,职能事权合并有希望减少冲突、扯皮和掣肘,三大医保和医疗救助职能归并医保管理局,医疗医药定价职能归并到医保局,为我们提供了这种可能。


只是我们依然需要有个清醒的认识,那就是只能说是“有希望”解决,尚不敢说一定会解决。因为事权合并要求减少行政管理部门和行政管理人员,但并不意味着部门及其人员会自动减少,裁撤部门和人员历来是最为艰难的改革工作。


发改委的医疗医药定价部门有一支公务员队伍以及配合其工作的价格管理队伍,省卫计委下属一个专职的、有固定事业编制人员的招标办,医保局则有专门负责确定医保支付方式的处室和人员,尽管医保支付方式(支付标准)制定工作完全可以也应该囊括这三个职能,但是此前负责行政定价的员工和负责招标的员工如何安置?显然不能简单一裁了之。

简言之,行政职能和事权合并精简能否成功,是要以公职人员队伍能否精简为前提的。人在,就需要存在的理由;人在,就会找事干以彰显存在的理由。

当然,这些人员并不一定成为冗员,事实上目前的医保经办存在着明显的人员不足问题。如果顺势改革医保经办体制,让医保经办机构成为独立的社会化运营的公法人机构,前述长期从事医疗医药定价和招标工作的这支队伍相当部分可以转型为医保经办人员。当然,需要摈弃“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那就是对公务员身份或者事业编制身份的迷恋。

换言之,如果不能同步推进医保经办体制的转型,仅将分散在多个部委的职能集中到一个部门并不能解决“九龙治水”问题,并不能解决扯皮和推诿问题,也无从实现社会医疗保险管理和经办的现代化。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有些行业早已物转星移,有些行业也已脱胎换骨。医疗卫生,是观念和体制始终未有大的变化的少数行业之一,表明自我革故鼎新异常艰难。改革操盘者需要强力推行“管办分离”改革,方能让医改破局。

此次国务院的机构改革方案,作为计划经济最大壁垒的发改委,职权被大大缩减,可见改革方案设计者的魄力和决心。


所以,医改破局值得期待!


*头图来源:www.nhfpc.gov.cn


文|罗美

微信|qwe2012520

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后台发送关键词即可获得相关好文

网站、公众号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近期推荐

 2018德国iF设计奖全榜单,迈瑞、华大、东软对决GPS,谁是赢家?

 盘点中国医疗 “独角兽”,这些公司或驶入IPO快车道

 医疗区块链报告:医疗保险企业落地最快,基因组学在国内还是空白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现的采访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