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姜天骄解读互联网医疗编年史,如何预判行业终局?

姜天骄 动脉网 2021-04-20


今天是牛年春节,动脉网全员在此恭贺大家新春快乐、万事安康,祝愿各位读者在新的一年里生活平安顺遂、甜蜜美满,事业蒸蒸日上、牛气冲天!


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互联网医疗是动脉网持续跟踪和研究时间最长的领域。过去的一年里,互联网医疗在疫情催化下加速发展,也再次被各方寄予厚望。此时,若复盘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史,能够全面了解过往充分试错,深度理解产业发展逻辑;能够站在当时当刻,具象感知产业玩家的战略演变心路历程,还能够避免“幸存者偏差”带来认知扭曲,以便站在更全面的视角洞察行业趋势。


在一个“经常爆发”的行业,更需要坚持“长期主义”,去做“时间的朋友”。


由此,动脉网整理出蛋壳研究院院长姜天骄的公开演讲《互联网医疗编年史》,为业内人士提供参考。


姜天骄

现任动脉网蛋壳研究院院长


曾任方正证券研究所互联网及医疗行业高级分析师,获《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第一名团队、《水晶球》最佳分析师第一名团队及分析师奖项,在互联网医疗及医疗服务领域有深入研究;


曾任方正证券产业金融部董事,负责医疗健康产业投资并购及市值管理业务;


兼任国家互联网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


著有书籍《重构大健康》《互联网转型-解码中国管理模式》以及《互联网+医疗》。


互联网医疗编年史2013-2020

雄关漫道真如铁,八年矢志终化蝶


弹指一挥间,互联网医疗已经走过8个年头。8是个饱含寓意的数字,8既是艰苦抗战走向胜利的年头,又象征着“发”,在互联网医疗行业的语境里,我们更愿意称之为“厚积薄发”。


回顾互联网医疗走过的这8年,可以说,整个行业都是在不断探索与试错中过来的,行业所收获的教训与血泪远远大于经验与果实。2020年的疫情再次激发了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热情,资本、企业再次涌入,而此时此刻,复盘至关重要。


时至今日,纵使资本市场已经涌现出如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等行业巨头,我们仍不能确定地认为,互联网医疗的模式已经定型。行业正在走向“深水区”,不论从创业者的专业背景、监管层的理解能力与支持力度、资本方的投入方向来看,2021年之后的互联网医疗行业,极有可能产生新的机会,新一代行业巨头还将不断浮出水面。


以下,就带着大家一同经历互联网医疗行业雄关漫道真如铁,八年矢志终化蝶的精彩旅程:


2013——风口将至:两条逻辑主线、玩家格局清晰


2013年,是一个言必称“颠覆”的年代。互联网思维已经基本占领了中国创业者和投资人的心智。“专注极致口碑快”成为中关村创业大街的“接头暗号”。彼时,互联网正在“颠覆一切”的路上高歌猛进,而创业的核心思路,就是要找到互联网还能进入什么行业?医疗行业这片“蓝海”便进入了资本与创业者的视野。


现在来回顾,互联网医疗风起2013年,确实有其必然性,主要有两个宏观逻辑。


第一个逻辑:从互联网视角看,互联网化是各个传统产业演进的必然趋势。2012年开始,移动互联网疯狂渗透至各个领域,媒体、通讯、零售、金融、教育等都先后“遭遇”互联网。医疗行业能够独善其身吗?当时行业普遍认知的宏观逻辑是,互联网产业既然能够渗透这些领域,那么在其演进过程中,也必然会渗透医疗领域。


医疗行业市场空间极大,又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长期以来还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而互联网,不就是专门解决效率低下,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吗?一旦互联网进入医疗领域,既能帮助各方实现信息匹配、效率提升,还能为自身带来巨大的盈利空间,简直是难得的良机!


第二个逻辑:从医疗行业本身看,医疗领域长期存在供需失衡。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现代生活方式改变、环境饮食变化,大众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激增,而供给是极其有限的,我国每年培养医学生60万人,从医者不到六分之一,而且还在减少。医疗服务不是实体商品,其短缺并不能通过“进口”实现,而只能依赖于供给效率的提升。谁来提高二者之间匹配效率?互联网医疗自然成为了这项重任的承担者。


在两大宏观逻辑的推动下,互联网医疗迎来了资本市场的投资热潮。不过,此时业内参与者并不多,格局非常清晰。


 2013年互联网医疗部分参与者


例如,好大夫在线以三甲医院医生为特色,春雨医生以轻问诊为特色,丁香园以医生工具、患者工具为特色,杏树林也以医生工具为主,39健康网、寻医问药则以资讯为主。


整体上看,2013年两条逻辑主线和玩家格局清晰,资本对行业极为看好,但优质项目稀缺,单个标的估值高,行业呈现出“风口将至”的状态,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


2014年:百家争鸣,“单细胞生物”不断涌现、物种爆发、思想迭出


从2021年的后视镜看2014,会发现2014年是个神奇的年份。目前互联网医疗的领先企业(或其前身)基本都诞生于2014年。


2014年互联网医疗行业蓬勃发展,各类切入点层出不穷,各类企业都进行了大量试错。但比较有趣的特征是,受到互联网“专注极致口碑快”思潮的影响,彼时大多数的互联网医疗企业大多都以单一业务模式切入,我把它比作“单细胞生物”涌现。


2014年互联网医疗的主要切入点和参与企业


例如,传统在线问诊领域,当时风头正盛的是好大夫在线、寻医问药、有问必答和39健康网这传统问诊四大家。而围绕挂号这样的“超级刚需”则产生了多个平台,全国性的大块头、区域性的“地头蛇”都茁壮成长。刚需、高频那时仍是业内对互联网认知的一种标准范式,挂号也成为互联网医疗最常见的切入点。除此之外,春雨医生举起轻问诊的大旗,“轻问诊”这个精妙的表述方式,一定程度缓解了“在线问诊”非医疗的尴尬境地。


不仅仅是西医互联网医疗蓬勃发展,中医互联网医疗也出现大量企业,远程脉诊仪、热成像仪等也与中医互联网医疗交相呼应。


不仅仅是纯线上,“O2O”的大势互联网医疗也不能错过,O2O陪诊、O2O送药、护士上门等多种模式先后出现并均实成功实现融资。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行业还出现一个重要趋势:重度垂直。当时我在方正证券写过一篇互联网医疗的深度研究报告《重度垂直,闭环为王》。所谓重度垂直,就是在专一病种或专科领域,提供诊前、诊中、诊后全链条的服务。在这个方向上,出现了女性健康管理、医美整形、癌症肿瘤、糖尿病管理等等方向,糖尿病领域由于身兼“空间大、粘性强、频次高、需求刚、消费多”等特征,深得资本青睐,一度还上演过“百糖大战”的行业剧情(意指糖尿病管理APP达到数百个)。


2014年,称之为“百家争鸣”并不仅仅是指创业企业多达百家,这期间,甚至呈现出“商业思想迭出”的特征,全行业激烈竞争与试错的大背景下,涌现出丰富的商业思想,集中体现为行业方向选择的“四大争论点”。


一是“内外之争”,即互联网模式(院外)与信息化模式(院内)之争。到底是抛开实体医院做院外业务,还是进入院内提供信息化服务?这几乎是一个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问题,因为两个方向的基因完全不同。行业内曾有一家互联网企业为某三甲医院做完信息化系统后,再也没能下决心去做第二家。而信息化厂商做互联网化的产品尝试往往也是“貌合神离”。


二是“全垂之争”,即到底选择大而全的平台,还是选择深耕垂直病种的路径。重度垂直是指围绕某种疾病构建全病程的服务链条,在单个病种领域内进行重度布局;大而全的平台则是覆盖尽可能多的疾病。在当时的商业认知层面,前者能够覆盖更多病种,也会因此获得更多用户;而后者往往专注解决患者真正的问题,从而带来更高“粘性”。各有道理,但也难以兼得。


全垂之争其实并非没有缘由。2014年,当当和京东的图书市场之争令人触目惊心。当当在图书市场已有高占有率的情况下,遭遇京东从3C向包括图书在内的全品类扩张,京东以更低的价格销售读书,快速带走流量。因此,当当面临一个尴尬局面:降价-亏损,不降价-流失用户,显然,博弈陷入困境。这件事给互联网医疗的创业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便产生了“全垂之争”。有趣的是,当时经历全垂之争后选择“重度垂直”模式的企业,成为当前了互联网医疗“专科专病”思路践行者,2020年这类企业的融资也异常顺利。


三是“医患之争”,即医生端服务与患者端服务之争。到底是切入医生端还是患者端?医生和患者,哪个是核心资源?这在当时也备受争议。直到现在,可能很多企业也没有搞清楚自己产品的“用户”到底是谁。


四是“软硬之争”,即APP产品与可穿戴设备之争。2014年,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火爆,参与者认为这会成为下一代智能交互平台,甚至可能颠覆手机;但也有人认为,以APP切入才是正确的模式,因为硬件开模成本等原因,不可能实现“快速迭代”,而“快速迭代”俨然是互联网领域坚信的制胜法则。显然,站在当前去看,这两种观点都有片面性。可穿戴设备在经历了当时的如日中天之后,目前已经退化为单独模块。


2014年是互联网医疗百家争鸣的阶段,出现了多元化的声音和思想,并快速付诸行动。


2015年:步入疯狂,百度加入、平安好医生上线


2015年,行业步入“疯狂”。从三个迹象可以看出,其火热程度已经让互联网医疗这个曾经蓝海进入沸腾:


第一,许多企业在巨额融资的同时,也开始了“战略投资”。当时头部互联网医疗企业虽然都获得了巨额融资,但客观上仍处于起步发展期,其融资应该用于壮大业务和试错探索。但有趣的是,这些企业在获得了大额融资之后,基本都开始建立自己的战略投资部,并对外投资。创业企业一边融资,一边投资,是行业陷入疯狂的一个经典迹象。


第二,资本市场掌声响起来,行业更澎湃。美国互联网医疗健康企业Teladoc与Fitbit相继IPO,不偏不倚,“软硬”兼施。Teladoc于2015年7月上市,Fitbit于2015年6月上市,这两个事件给了资本市场极大的刺激,认为无论软件还是硬件均有优秀的发展前景。


第三,要用互联网颠覆一切的“线上”企业却在悄悄谋求“线下”。彼时,扛着互联网大旗的企业像是约好了暗号一样,在做同一件事情——往线下探索;2015年12月,微医、春雨和丁香园都开始往线下诊所探索。显然,一个正常而合理的推测是,大部分互联网医疗企业遇到了线上流量的瓶颈,这也是行业疯狂竞争产生流量耗散的一个体现。


此外,2015年还有两家巨头入局。一是平安好医生正式上线APP,二是百度带着巨大的流量、以刚需挂号为切口布局互联网医疗。巨头加入,给行业带来更多想象与活力。


2016年:行业“混战”,单一模块结合进化、政策转冷


2016年,行业内的单一模块进行了结合与进化。这期间,有32家互联网医疗企业宣布成立互联网医院。彼时,业内对互联网医疗和互联网互联网医院的区别并不明确,但经过反复探讨后明确了一点,互联网医院可以开处方,而互联网医疗不一定能开,这是二者最大的区别。


当时的互联网医院也有两种思路,一种是诸如阿里健康这样给各个医院建互联网医院,阿里健康成为类似天猫的平台,让所有互联网医院在平台上以“开店”的方式存在;另一种是微医围绕浙江桐乡三院建立的互联网医院。


然而,这一年,一系列黑天鹅事件相继出现,政策开始转冷。2016年3月,北京卫健部门发文,禁止医生与商业公司合作加号,而当时不少互联网医疗公司以加号的方式进行合作,以便吸引患者,这样的政策直接切断了许多企业的主动脉;2016年4月起,互联网医疗广告业务因不良事件受到重创,行业收入的主要模式遭遇挑战。


另一方面,行业内开始出现密集的停业:2016年5月,O2O企业药给力停止运营;2016年7月,O2O企业E陪诊停止运营,几家互联网医疗企业在相近的时间段内裁员……


因此,互联网医疗在2016年产生了盛极而衰的迹象。

 

2017年:行业进入冰河时期,互联网医疗最不被看好


2017年,互联网医疗仅在局部有所进展。例如,2017年3月,银川市政府与15家企业签约,这些企业先后获得互联网医院牌照,入驻银川;银川由此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互联网医院产业聚集地。


这一年是公认的行业冰点。网络上流传的一份《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指出,此前设置审批的互联网医院、云医院、网络医院等,设置审批的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在办法发布后15日内予以撤销,让刚刚兴起的互联网医院陷入了沉寂,行业的发展进入了寒冬。

2017年,一家咨询机构曾在一场会议上做了统计,让现场投资人投票,选出最看好和最不看好的方向。其中,互联网医疗、在线问诊等被评为最不看好的方向,业内评价降至最低点。


那时,“时间的朋友”以及“长期主义”这样的热词尚未出现。但如果坚定“长期主义”,去做“时间的朋友”,应该会发现,2017年是互联网医疗行业获取业内资源成本最低的一年(患者用户、医生争夺都已经冷却下来),其实恰是互联网医疗进击的最好时刻。


 2017年最不被投资人看好的领域


2018年-2019年:行业回暖,资本市场与政策双利好、地基已经夯实


2018-2019年,互联网医疗行业逐渐回暖。


在此期间,互联网医疗健康企业迎来上市潮,智能可穿戴设备华米科技上市,平安好医生上市,1药网母公司111集团上市。重度垂直平台宝宝树、新氧科技也成功上市。这些好消息都给资本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同时,互联网医疗相关政策受国家高度重视。2018年4月,市场迎来重磅政策利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首次认可了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医院的存在。2018年9月,《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则明确了互联网医院的管理办法。


这些政策出台,正式对线上诊疗进行定义,明确线上诊疗属于医疗服务范畴,而医疗服务是对接医保的前提。很快,2019年8月,国家医保局又印发《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宣布可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可以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成为最具重量级的政策。

 

2020年:疫情催生互联网医疗井喷


2020年,疫情促使互联网医疗再次爆发。一级市场全年融资16起(以自建了互联网医院的平台计算),总融资额168亿元,其中5起融资在10亿元以上。12月,京东健康上市,若以公开发售价70.58港元计算,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约为264.57亿港元(约220亿人民币)。照此统计,2020年行业总共融资387亿元。


然而,这一轮的火爆明显与2014年、2015年不同。


一是互联网医疗频繁出现在央视、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等媒体的报道中,行业有了强大的权威性背书。微医、丁香园、平安好医生等品牌直接和这些权威背书联系在一起,解决了互联网医疗一直以来存在信任度问题。


二是公立医院被要求开展互联网医院业务,院长们普遍接受了一场有关新模式的教育,逐渐意识到互联网医疗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疫情给互联网医疗带来的变化,可以从短期和长期两个层面进行解读。


从短期看,需求流量激增,疫情全面激发了用户对线上医疗的需求;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6月,我国在线医疗用户规模达2.76亿,占网民整体的29.4%。


受需求激增的影响,线上多平台合作渠道与线下渠道合作更加顺畅,互联网医疗还获得了自上而下的全面认可。


此时,互联网医院成为主流形态,互联网医院与在线问诊不同,对于慢病可复诊、可处方,是医疗行为;品牌联合背书提升了互联网医疗的权威性;这期间,行业集中度也显著提升,虽然平台仍较多,但资源、资金雄厚的公司明显能获得更多公众认知。互联网医疗纳入了医保支付,但覆盖范围不大。


从长期看,互联网医疗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市场教育,有助于大众形成新的就医习惯,不接触、不面对面也可获得医生意见或处方。同时,卫健委等部门对信息化建设及远程医疗重视程度提升,带来增量机会;医院对互联网医院平台的认可度大幅提升,互联网医疗公司产品迭代加快,体现需求特征,有助于通过数据优化产品。医院渠道推广力度增大。未来,互联网医疗必然能够得到大范围的医保覆盖,为形成成熟盈利模式奠定坚实基础。


互联网医疗演变启示


纵观互联网医疗编年史不难看出,其演变过程为我们带来诸多启示。


首先,试错探索已完成,单细胞生物演变到多细胞全能巨头。曾经的物种爆发经过一系列演变之后,进入繁衍杂交、进化淘汰,从而形成由标配模块组合而成的全能巨头。当前仍存活的互联网医疗在均进行链条式布局,不存在单点布局的可行模式。


 互联网医疗演变过程总览


例如,在线问诊与医药电商合作,医药电商反过来也涉足在线问诊服务,慢病管理逐渐从2C向2D2C转变,巨头从盲目试错到聚焦资源禀赋等等。由此,业内产生了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微医等多个全能型巨头,互联网医院、医药渠道成为标配。


其次,产业史也是政策史。实际上,互联网医疗所有模式在2017年之前都已经完成探索,但是,只有挺过2017年、迎接2018年政策利好的企业,才有机会享受此后的政策红利。政策中对在线医疗行为的定义,对在线医疗是否可由医保支付的定论,也是行业或企业能否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最后,行业进化过程中的争议与探索产生了巨大价值。值得庆幸的是,上述一系列演变史中,产生了诸多争议和探索,企业充分试错。


例如,在切入方式上,从医生端切入、患者端切入、医院端切入、渠道端切入等都已有过尝试;在患者服务链条上,单环节和全链条也已有过尝试;在载体上,软件、硬件或全覆盖,也已有过尝试;在覆盖病种上,大而全或小而专同样已有过尝试。


争议和探索产生的最大价值,就是产生了能够坚持到政策释放点的企业,以及现在的全能巨头。


终局预判


那么,我们对互联网医疗的终局预判是怎样的?可以基于2-3模型来分析。

无论从需求端、供给端还是支付端,都要形成这样的思路:从变化中寻找机会,从不变中寻找定力。


 预判终局趋势的2-3模型


由此,我们认为判断互联网医疗终局模式的核心逻辑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线上驱动平台与线下驱动平台很可能将长期共存。前者基本盘是原有大互联网平台业务的“流量红利”,其切入点以常见病+OTC为主,患者在线就医,购药+互联网医院诊断/处方成为主力业务收入,受心智认知和规模效应的作用,线上平台将有望呈现寡头垄断。后者的基本盘是“医生资源”储备,呈现专病专科平台,主要以慢病续方+新特药为模式,医生管理患者,互联网医院+购药模式为主力收入。受属地化管理的作用,线下平台大概率长期地区割据,单病种平台不一定会持续存在,多病种整合平台将成为主流。


第二,由于医保控费将成为未来长期的行业笼罩性因素,挤出效应会导致商业保险蓬勃发展,而商业险从营销、产品、控费、核保、理赔等多方面均将与互联网医疗深度融合,传统商业险企业具备线下销售基因,可以弥补线上转化不足;而线上的服务交付与产品设计又将大幅节约成本,可以预见,国内的支付结构特征未来将与美国更为接近,商保与互联网医疗的紧密结合程度也将不断提升。


第三,行业从“商业模式”探索,逐步转向“专业主义”与“临床循证”。行业讨论的话题不再局限于“羊毛”究竟出在谁身上,而是开始探讨,如何才能真正从Digital Health进一步深入做成Digital Therapeutics,让APP真正在临床角度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国外的Pear Therapeutics与Livongo实际上都已经做了很好的表率。

 

总之,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互联网医疗具备了医疗行业的整体属性,需坚持长期经营,铸造医患口碑。2020年疫情期间的考验也证明了这一点,几家积累多年的大平台向第三方大量开放问诊入口,以缓解紧急需求。那么,行业经此一役,未来必然可期。


在一个“经常爆发”的行业,更需要坚持“长期主义”,去做“时间的朋友”。


*封面图片来源:123frf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现的采访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