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完成10亿营收,和宇健康开启互联网医疗新征程

赵泓维 动脉网 2021-04-20


一生之中,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能觉察几缕隐藏于纷乱信息中的细丝。遗憾的是,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对这些线索做出反应,他们只是等待着,见证想象变为现实。但某些人,却能牵动这些细丝从而收获另一个截然不同人生!


一、两个机遇

 

我国现代医药发展史上有个三个重要阶段:1978年的改革开放,邓小平同志“九二南巡”,以及新世纪后中国进入WTO。第二阶段尤为重要,进一步改革开放下,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建厂,拜耳、默沙东、阿斯特拉(阿斯利康前身)、罗氏制药、诺和诺德、勃林格殷格翰、武田、雅培等等耳熟能详的药企巨擘均属其列。

 

与资本同行的是医药市场结构变革与新特药供需爆发。新医药时代飞速增长的需求摒弃了当年的计划生产模式,高需求高利润下,一大批善战的中小医药经销公司在全民所有制企业眼皮底下疯长。

 

走出大学的周赞和恰逢新医药发展史中第二阶段初期。虽出身医药世家,但他大学时的理想却是在圈地时代的深圳拿下一方土地。

 

跨国药企的蜂拥而至并不寻常,强势的供应端具备颠覆医药产业结构的能力,而重构意味着无穷的机遇。捕捉到了这一细丝后,周赞和很快从建筑业跳回到了医药业,并借助小时耳濡目染的经历,做起了新特药、医疗器械的经销生意。这是他做出的第一个关键抉择,1995年,他的医疗梦想正式启航,随后数年,乘着东风,初期资本积累迅速完成。

 

简单的利润累加没有给予周赞和太多事业上的成就感,他追求意义,追求改变带来的满足,而医疗药械的流通经营事业显然不足以撑起他的精神需求。

 

1998年,周赞和意外认识了从事医疗信息化系统研发的软件专家罗工。在大小医疗机构间摸爬滚打了多年,聊起医院的需求、弊病与发展方向时,两人有一种浑然的默契。在罗工看来,医院现在的低效率源于低效的信息记录与无法复用的患者信息,医院未来必将高度互通、高度标准化,而这种互通与标准化,需要以独立设计的信息系统作为支持。换言之,医院的缺失便是需求,而新的医疗信息化技术能够实现这样的需求。

 

彼时,周赞和自然看到了信息传递变革为各行各业带来的颠覆式效率提升,相当认可罗工的洞见,但当罗工提出合作开拓信息化产业时,他有一些迟疑。美、日等发达医疗体纵有先例,但98年的国内医院信息化建设还在初期,大家仍停留在以财务为核心的基础管理上,如何说服他们拿出几百几千万投资未来,进行信息化升级呢?

 

“定个十年吧,这将成为我人生之中最大的事业。”



二、十年之约


谈到这里,周赞和将故事暂停了下来,重新烧上一壶水,为每一位听者细细沏好茶。他是潮汕人,没有江浙一带商贾的圆滑,也不似北上创业者的分秒必争,对他而言,工作也如手中的茶,需要掌握火候,细细品味。

 

“医疗信息化也是如此,太早进场,没有方向;太晚进场,丢了市场。”此后十年,他一方面继续药械研究,将经销业务向医疗产品物流供应链建设转移,为企业互联网发展奠定基础,一方面默默关注着信息化行业发展,伺机入局。

 

在他看来,21世纪初的信息化市场仅是混沌初开,虽有大量信息化公司成立,做出了各异的LIS、PACS、电子病历等产品为医院谋求便利,但整个市场找不到一个统一标准对信息化产品进行评估。这意味着,入局者可以做出任何一款信息化产品,但任何一款产品都没有稳定的前景,这里缺乏一个标准。

 

无序的大背景下,即便是天天出入于医院的周赞和,也难以肯定的给出一个时机。“每次与信息科主任聊完之后,我都有立马创业的冲动,但晚上冷静下来一想,方向明晰了吗?没有。标准确定了吗?没有。那么,一切不也还是如此吗?”

 

直到2009年。

 

2009年有两件大事。一是3月的新医改,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后,将为医疗领域每年投入1200亿元的资金;二是《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进入尾声,新的规划即将开始,医疗信息化市场从混沌走向秩序初立,医院的需求划分开始明晰。

 

“国务院起头之后,医疗领域的各个赛道、医院经营的各个环节都将出现大量试图为医院降成本、提效率的企业,而这些所有赛道最终将汇聚于一点——数据。换言之,只有做好信息化基础,汇集起医院的数据,并打破野蛮发展形成的信息孤岛问题,真正的降本提效才有可能变为现实。”这一判断即便是放置今日也仍成立。

 

严格意义上来说,周赞和没有遵守十年之约。但等到这个时机,他再度找到罗工时,已是某知名信息化企业技术总监的罗工依然立马接受了他的邀请。

 

随后的两年,两人进入到了风风火火的筹备工作之中,招募研发团队、分析市场需求、确认研发路径……2011年8月,和宇健康正式成立,周赞和任董事长。长达十一年的信息化之梦,他终于找到起点。

 

三、第二个关键点


周赞和是个实在人,即便构思了远大前程,但盈利仍是他关注的第一步。因此,和宇第一阶段的业务以HIS、PACS等传统医疗IT项目为利润点,短短2年时间便实现自负盈亏。

 

然而,由于医疗信息化市场高度的区域分散性,想要在某一城市活下来很简单,但要做出名堂,却需要洞见与运气。

 

2013年是周赞和抓住的第二个关键节点。7月,广东省发展改革委投资4.43亿元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建设范围包括珠海、韶关、河源、梅州、惠州、汕尾、东莞、阳江、湛江、茂名、肇庆、清远、潮州、揭阳和云浮等15个地级市的1967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意欲打造包括省、市两级共16个数据中心;一套一体化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并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统一配备电脑、打印机等终端设备。

 

凭借着在广东信息化市场的深厚积累,周赞和带领着团队拿下了这个项目。这是他在信息化中拿下的最硬一仗,结果公布后,周赞和与团队一起纵情庆贺,热闹之后休息了两天,随后开始了为期数月的调研与规划。织一张网将1967个基层医疗机构连接起来,要解决的不仅仅是丝的品质,更关键的,是打通每一个节点。

 

打拼信息化项目的这些年,医疗系统信息孤岛问题已经从信息科的私语转变为公开讨论的重点,每个人都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却又因为各企业系统间利益纠葛止步不前。如今自己面临节点互通,周赞和意识到,必须要建立一套通用的标准,并以官方渠道推而用之,双管齐下,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如今已有政府支持,和宇健康迅速打造了一套信息化标准,并将其用于每一个介入建设的基层医疗机构。

 

“15年这个时候,三甲医院已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信息化,但很多二三线城市的基层医疗机构只有手机连上了互联网。”周赞和回忆时难得笑了笑,“这对我们而言是件好事,没有基础设施,便意味着可以直接安装我们的系统,使用我们的标准,省去了与已有系统对接的麻烦。简单来说分三步,一是硬件安装;二是软件安装;三是接入市级数据交换平台。标准支持下,15个月,我们完成整个省基层医疗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的建设。”

 

这个系统有多厉害?看看这组数据:

 

  • 1. 该系统建成全国最大,覆盖近1.2亿人口的“健康档案库”及“电子病历库”,并与“全员人口库”三库融合。

  • 2. 就诊流程优化与效率提升,就诊平均节约约30%的时间;

  • 3. 合理用药及药物使用监控,居民的药品费用支出与治疗支出平均下降10%;

  • 4. 实现上级医院远程会诊,基层医疗就诊错误平均降低40%;

  • 5.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档时间缩短60%,且居民健康档案可自动更新,不再需要重复录入;

  • 6. 通过调用信息系统自带的知识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整体节约30%工作时间;

  • 7. 按照广东省各个乡镇卫生院分散采购软件时,在达到本项目建设功能及技术要求的条件下,平均每机构成交价为20万元计算,完成部署共需7.3亿元。在采用全省统一开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的模式下,上述费用仅需不足6000万元。

 

在和宇健康的展示厅里,我们简单体验了一下这个平台的能力。由于汇聚了“全员人口库”、“健康档案库”及“电子病历库”三大库数据,卫健委客户端可以从系统调取广东省任意一名患者的身份信息、就诊信息与药品信息,并能保持整个广东省患者数据的实时同步。A、B、C医院都能分享到实时的医疗数据,这为医改、分级诊疗及医共体平台建设奠定基础。

 

广东省基层医疗综合数据分析

 

“再看这个地级市的药物使用统计信息,通过基层医疗信息的上报,系统可以迅速对各省市的疾病情况进行分析。这个区域出现了红点,系统解释说因为匹多莫德片用量很高,结合实际信息,我们会发现这里有几个钢铁厂,很多工人都会出现呼吸道问题;再看这个村同样红得很明显,数据显示医生开出了大量退烧药,那么这里就存在传染病发生的可能。”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热力图

 

上述的两个功能不过是沧海一粟,所谓医疗大数据,首先是要大,其次是要标准。到目前为止,仅有广东省和某省的一个市建成了如此规模如此效果的信息系统,和宇健康创造了一个典例。

 

四、成功的可复制性


那么,这套系统可复制吗?这里涉及一个标准问题。

 

在设计广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项目解决方案时,和宇健康设计了一个标准,但由于企业的成本规划问题,这个标准存在局限性,仅能用于标准化该项目所涉及的条目。周赞和意识到,如果将标准化的范围扩大,那么现有的诊疗不互认、数据质量低的问题,都存在解决的可能。

 

说干就干,2017年5月,由和宇健康牵头,联合广东省医院协会医院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李小华、周毅等53位专家团队,对《广东省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标准体系》,进行了长达18个月的编制。这一体系建立了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基本数据集、基本数据集编制规范、信息系统技术指南、卫生信息基本信息管理规范等12个标准文档,对广东省基层医疗的信息系统、数据采集、管理监控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界定。该标准通过了北京专家的评审,也得到了国家卫计委领导的高度认可;该标准的成功制订代表广东成为全国第一个制订标准的省份。

 

“做成了这套标准后,最为重要的是解决了诊疗互认的问题,将有实力的民营医疗机构接入了系统之中。过去老百姓去第三方体检中心做个体检,体检数据有效,但很多医院不认这个结果,不作为入档的参考,必须要求患者重新检查。如果我们有了一套标准的系统,那么每一个经过资质审核的机构都有能力上传数据,在通用一个健康档案的背景之下,接手患者的医院没有理由再去否定患者过去就诊的信息。”周赞和解释道。

 

其次是药物流通。周赞和认为:“未来,处方外流肯定是大势所趋,但怎样建立监管体系?如何监管?不能回答这两个问题,就不能实现普惠意义的处方外流。”因此,和宇在推动基层医疗的标准化过程中,同样将目光落足于药房。目前,已经有不少药房接入广东基层医疗系统,处方外流的有序监管正在广东一步一步推进。

 

五、“+互联网”而非“互联网+”


做好了基层医疗信息化平台,做好了药械供应链管理,但这两块业务并没有融合非常紧密,中间缺了一个连接枢纽,将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如今看来,这个枢纽的最佳载体,是To C的互联网医院。

 

2020年,周赞和成立了广州君有私人医生互联网医院,标志着和宇健康从开展线下研发圈地计划转向互联网医院。

 

 和宇健康完整业务体系

 

疫情之下,许多互联网企业纷纷驶入互联网医院赛道,平安、微医、阿斯利康……整个医疗圈都在尝试借着智慧医院进行资源整合。和宇的切入并非蹭热点,事实上,它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互联网企业做互联网医院靠的是广大的C端用户积累,靠的是流量优势。但互联网医院并没有解决我国医生资源短缺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需求缺失一方的医生资源显得更为关键。”周赞和说。

 

通常而言,企业开拓医生资源是一件高投入的事,医生需要填写各种资料才能入驻,这是一个隐形的门槛。和宇的优势便在于此,在建设广东基层医疗的信息平台的同时,和宇也将各家医院医生的信息纳入库中,这意味着,借助于这一平台,医生在注册时只需要返回一个验证码,整个过程便能完成,而平台全面的患者信息,将解决互联网医院后端的获客问题。

 

“人这一生能够熟识的医生不会超过5个,你跟一个外科医生建立好了联系,当你出现内科疾病的时候,你也一定会找这个医生寻求解答。因此,成熟的互联网医疗绝非单次的问诊,我们希望借助平台的力量,将医生与患者深刻的连接起来。因此,业内常说的‘互联网+医疗’在我看来其实说法并不完全正确,我认为医疗一定是‘医疗+互联网’,因为医疗自始至终是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行业,而互联网技术只是作为一种赋能医疗改革的手段。这是我们驶入互联网医疗的根本理念。”

 

尾声:一次冒险


一路走来,和宇健康的成长实在耐人寻味,一家药械流通出身的信息化企业,短短数年,便已做成信息化上市公司级别的营收。

 

领袖无疑是企业正向成长的关键原因之一。销售出身的周赞和明白“需求”的本质——明白用户的需求,并向其提供完美契合于需求的产品。

 

25年的医疗生涯之中,周赞和及其团队一直尝试厘清医院运行的逻辑,自然了解各个阶段之下,医院到底需要怎样的产品,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医疗逻辑”。

 

其次便是核心技术。知道了需求,还要能提供对应需求的产品。信息化是个专业的学科,人才决定了信息化公司的发展潜力。

 

最后是服务保障,很多企业在交付之后便不再与医院保持密切沟通,医生遇到系统问题时,常常难以解决。在过去的药械经销之中,周赞和常常为医院安装、修理各种故障设备,深知沟通的重要性,为此,和宇健康专门成立了一个团队解决这类问题。

 

走到今天,和宇健康早已跨出广东,在上海、四川、贵州、湖南等8省21个城市进行布局。今时不同往日,周赞和正面临第三个关键选择。

 

在成熟的医疗信息化市场下,做出了好的产品,还需要有力的铺设速度。一直以来,周赞和都秉承有多少资源做多少事的原则,但要复制广东模式时,他必须再次审视自己的“稳健”,决定是否上市,冒一次险。

 

或许,“稳健”二字仅是周赞和的标签。这个时代靠的不是标签,靠的是抓住隐藏于纷乱信息中的细丝的决断。对于“冒险”这个话题,他的过去或许早已给出了答案。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现的采访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动脉网,未来医疗服务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